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文科综合”,这个反映中国社会学科变化的最末端的感知器,正在传递和记录着中国政治文化点点滴滴的嬗变,其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就是它直接有力的导向标。这一变化我们可从《考试大纲》的变化中得到一些领会,比如考纲将“中国共产党是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调整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将“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调整为“一五计划的完成”,将“资源问题”修改为“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等,所有这些与其说是反映了学术界的一些新成果,还不如说是在坚持事物客观性基础上,深入地探究社会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趋势。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延续了2006年的内容,在考试内容、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考试结构方面基本上没有变化,这在近几年高考中还是首次出现,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育部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2010年以前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开。国家要推进新课程改革,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高考命题加大向新课程靠拢的力度,本文主要从这个角度探寻高考文综规律。
一
关注新课程标准。有不少人认为,2005年,甚至更早的高考卷就反映了新课标理念,本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2006年高考才真正有意识地反映了新课标理念。不妨看一看近5年的高考卷,2002年全国卷33、34、35题就是以中国文学明月描写为背景的组合题,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2003年的12、13、14、15一组“长三角”组合题,2004年全国卷I的24、25、26、27、28题是有关“奥运”组合题,这都与现实社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005年全国卷Ⅲ24、25、26题是“货币”组合题并直接取自日常生活,但是这些与2006年全国卷相比,旨趣迥异。这些试题表面上都是关注现实问题,其实这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这正是高考科学性和人文性内在的必然要求所导致的相似点(目前,这也正是新课标地区与全国大部分地区高考基本要求的相似点)。为什么说2006年高考才有意识反映新课标,06年全国卷I 24、25题有关汽水瓶的趣味智力题,就刻意地引导考生深入生活,最后在考生逻辑推理的帮助下,找到了正确答案。特别是34、35这一组合题以我国个人所得税修改为载体,不惜篇幅,将2005年9月26日至2005年12月19日四次修改过程搬至试卷,这在以往的高考试卷是从未有过的(据我所知,这种试题最早出现在上海和北京文综试卷中,且是主观题)。其目的在于突出国家政治生活一种程序性,意给考生提供真实可感的生活情景,这就是要表达“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新课标理念.这种题型较好地体现探究性特点。同样2005年国家考试中心所命制的3套文综卷地理试题选题措辞上较多使用了“假设”或“假定”一词,比如2005全国卷一8、9题和卷二的9、10、11题就是纯粹的一种科学假设。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但“研究”不是生活,与生活还是有距离的。2006年考试中心所命用的两套试卷作风大变,使用的全部是实际的现实问题情景。06年全国卷的1、2题显示的是我国山西、安徽、广东和甘肃2004年谷物种植面积;3、4、5题表示的是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6、7、8题反映的是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9、10、11题是在哈尔滨和阿拉斯加两个不同的地点看到日偏食情况;地理学科内综合36题,政史地大综合39(1)题都是真实的历史和现实情景。06卷二有同样情况。从06年两套文综卷地理题所涉及的“三农问题”、“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沙尘暴、全球变暖)、“城市化问题”(缅甸迁都)、“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等都有着很明确的学科导向,欲表达学以致用、提高素质的新课标理念,即必须要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关注全人类所关注的地理问题,并用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意在提醒考生关注现实生活,这也体现了学习“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2006年文综政治中的公民的政治参与、服务型政府和全球观等试题,同样是对“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
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2006年文综卷具有明显的导向,因此2007年乃至今后,我们必须要关注新课程所倡导的“生活基础”,“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现实中历史”、“历史中现实”,要关注历史问题在现实中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历史状况,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中提升人文素质。
二
关注与新课程教材的接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10年新课程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高考作为强有力的指挥棒,与新课改结合起来是自然的事。依据2007年的《考试大纲》,2007年高考命题与政史地课程会有不同程度实现与新课程、新高考的过渡和接轨,尤其是政治。这一点在一些省份的考试说明中已经有明确的要求。比如2007年江苏《考试说明》中提到“适当体现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并在促进学生主体性、积极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创新意识的提高方面作积极的探索”。这表明今年的命题思路风格开始向新教材靠拢。
这一特点将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知识点的选择上,新老教材共同关注的内容、一些老教材中有并在新课程中被强化的内容、生活化的知识将被重点关注。知识的组合方式也会向新课程靠拢。比如06全国卷一39(6)的评分答案“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我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题见下文)。其中“引进来”和“走出去”在《经济常识》中一带而过,但在《经济生活》中是目下的重要知识点,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是与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并列的知识内容。2007年新课标《考试大纲》也被列入考点。在《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对《经济常识》相呼应的回答,即“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回答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又如《历史》必修①增加了大量的民主政治内容,或者说这个模块就是一部政治文明史,政治民主就是这一历史的具体表现。这一点在《思想政治》必修②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民主政治的建设就是开启中国政治文明的一把钥匙!这也是近几年或今后文综关注的热点,2007年高考自不待多说。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大家可自行认真梳理。第二,在题目的设计上,将注重实践能力,关注活动探究。我想多说一句,什么是探究?首先是发现问题。然后又能进一步思考或着手解决,这意味着探究能力的提高。新课程可以说充满着探究两字,新教材的情景导人的安排用意就是想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比起来似乎更难些,比如说,政
一
关注新课程标准。有不少人认为,2005年,甚至更早的高考卷就反映了新课标理念,本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2006年高考才真正有意识地反映了新课标理念。不妨看一看近5年的高考卷,2002年全国卷33、34、35题就是以中国文学明月描写为背景的组合题,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2003年的12、13、14、15一组“长三角”组合题,2004年全国卷I的24、25、26、27、28题是有关“奥运”组合题,这都与现实社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005年全国卷Ⅲ24、25、26题是“货币”组合题并直接取自日常生活,但是这些与2006年全国卷相比,旨趣迥异。这些试题表面上都是关注现实问题,其实这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这正是高考科学性和人文性内在的必然要求所导致的相似点(目前,这也正是新课标地区与全国大部分地区高考基本要求的相似点)。为什么说2006年高考才有意识反映新课标,06年全国卷I 24、25题有关汽水瓶的趣味智力题,就刻意地引导考生深入生活,最后在考生逻辑推理的帮助下,找到了正确答案。特别是34、35这一组合题以我国个人所得税修改为载体,不惜篇幅,将2005年9月26日至2005年12月19日四次修改过程搬至试卷,这在以往的高考试卷是从未有过的(据我所知,这种试题最早出现在上海和北京文综试卷中,且是主观题)。其目的在于突出国家政治生活一种程序性,意给考生提供真实可感的生活情景,这就是要表达“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新课标理念.这种题型较好地体现探究性特点。同样2005年国家考试中心所命制的3套文综卷地理试题选题措辞上较多使用了“假设”或“假定”一词,比如2005全国卷一8、9题和卷二的9、10、11题就是纯粹的一种科学假设。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但“研究”不是生活,与生活还是有距离的。2006年考试中心所命用的两套试卷作风大变,使用的全部是实际的现实问题情景。06年全国卷的1、2题显示的是我国山西、安徽、广东和甘肃2004年谷物种植面积;3、4、5题表示的是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6、7、8题反映的是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9、10、11题是在哈尔滨和阿拉斯加两个不同的地点看到日偏食情况;地理学科内综合36题,政史地大综合39(1)题都是真实的历史和现实情景。06卷二有同样情况。从06年两套文综卷地理题所涉及的“三农问题”、“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沙尘暴、全球变暖)、“城市化问题”(缅甸迁都)、“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等都有着很明确的学科导向,欲表达学以致用、提高素质的新课标理念,即必须要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关注全人类所关注的地理问题,并用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意在提醒考生关注现实生活,这也体现了学习“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2006年文综政治中的公民的政治参与、服务型政府和全球观等试题,同样是对“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
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2006年文综卷具有明显的导向,因此2007年乃至今后,我们必须要关注新课程所倡导的“生活基础”,“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现实中历史”、“历史中现实”,要关注历史问题在现实中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历史状况,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中提升人文素质。
二
关注与新课程教材的接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10年新课程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高考作为强有力的指挥棒,与新课改结合起来是自然的事。依据2007年的《考试大纲》,2007年高考命题与政史地课程会有不同程度实现与新课程、新高考的过渡和接轨,尤其是政治。这一点在一些省份的考试说明中已经有明确的要求。比如2007年江苏《考试说明》中提到“适当体现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并在促进学生主体性、积极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创新意识的提高方面作积极的探索”。这表明今年的命题思路风格开始向新教材靠拢。
这一特点将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知识点的选择上,新老教材共同关注的内容、一些老教材中有并在新课程中被强化的内容、生活化的知识将被重点关注。知识的组合方式也会向新课程靠拢。比如06全国卷一39(6)的评分答案“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我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题见下文)。其中“引进来”和“走出去”在《经济常识》中一带而过,但在《经济生活》中是目下的重要知识点,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是与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并列的知识内容。2007年新课标《考试大纲》也被列入考点。在《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对《经济常识》相呼应的回答,即“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回答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又如《历史》必修①增加了大量的民主政治内容,或者说这个模块就是一部政治文明史,政治民主就是这一历史的具体表现。这一点在《思想政治》必修②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民主政治的建设就是开启中国政治文明的一把钥匙!这也是近几年或今后文综关注的热点,2007年高考自不待多说。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大家可自行认真梳理。第二,在题目的设计上,将注重实践能力,关注活动探究。我想多说一句,什么是探究?首先是发现问题。然后又能进一步思考或着手解决,这意味着探究能力的提高。新课程可以说充满着探究两字,新教材的情景导人的安排用意就是想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比起来似乎更难些,比如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