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大举措。理性对待幼儿园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对于把握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真实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幼儿 素质教育 误区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教育对象的基本品质与素养为宗旨的教育,其实质是要促进每个教育对象的真实发展。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由于缺少或没有直接的“应试”,使幼儿园在课程设置及教育实施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幼儿园由此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态度最为坚决的阵地。但是,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在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还是明显地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过分强调认知性发展,忽视教育对象的人本意义。
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及意识形态所制约,但同时教育本身又是一种前瞻性的工作,具有发展的能动性。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应服从于教学主体,即拓展、提升、完善幼儿的整体素质,包括知识、能力、习惯以及精神品格,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是素质教育生存及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生命质量”。幼儿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教育不仅应注重学生现在的发展,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重视学生现在的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
但是,目前的教育模式往往偏重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较多地考虑幼儿学会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过分强调“学以致用”,至于与幼儿个性心理品质休戚相关的人文素养,如人性的陶冶、身心的平衡等,却所提甚少。毋庸置疑,认知性目标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浅者要讲清知识,深者要发展能力,但并非是唯一目的。教学活动的目标应该涵盖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内的全部人生体验,包括情感、意志、行为习惯、自我意识、交往技能等等。当然,这些目标不可能希冀在一次教学或一组教学中全部完成,但至少应该贯彻始终。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在人与社会的交互过程中起着平衡与协调的作用。素质化的教育教学目标只有统合具有社会价值的科学素养和具有个性意义的人文素养两个方面,这样的教育才是全面的教育。
误区之二:过分突出教师的干预功能,忽视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
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赖于教法的改革与更新。时至今日,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具有探索意义的学习氛围已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共识,启发式和“情境”教学的方法也为教学任务完成的效率和幼儿素质培养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另一方面,不少教师在具体实施时却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为追求形式而“启发”,单纯地创设情境,过分突出了教师的干预功能,忽视了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例如角色游戏,有“责任心”的教师往往设计了多个场景,准备了足够的材料。幼儿在教师精心准备和策划的“舞台”上兴致勃发,场面则热闹非凡。但不能不思考的是,幼儿在这种任何材料均能随手拈来的游戏环境中究竟能迸发出多少创造的火花?又如教学活动,有些教师尽管准备了充足的材料,但操作活动草草了事,匆匆收场,不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有些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地让幼儿一遍一遍地操作(尽管每遍操作的内容及程度不一),幼儿成了教师发送指令的“接受器”,这种程式化的操作无疑背离了素质教育“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要求。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素质教育要真正得到落实,教师就必须将创造还给孩子。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讲: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教师过多的“创造”实际上是对幼儿创造潜能的一种剥夺。
误区之三:过分强调现代技术的教育功能,忽视教学活动的生命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被不断引入课堂。不少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较多考虑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对教学活动本身的生命意义却日渐忽视。
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内容充实形象,符合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其辅助作用在于调动各种感官,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功效。正是其无与伦比的优点,使得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频频,似乎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便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便体现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该承认,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不只表现为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更新,更体现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但不管教学的手段如何先进,它的宗旨是还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忽视幼儿的主体活动,应该是积极而有度的。
教学活动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和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活动的生命意义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认识上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而且要在情感上善于与学生进行不断的心与心的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振奋的心理状态中。“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而不应仅凭一两种先进的教育手段来教学质量的提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也是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希望不仅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素质教育,还希望全社会对幼儿园素质教育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幼儿们健康活泼地茁壮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幼儿 素质教育 误区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教育对象的基本品质与素养为宗旨的教育,其实质是要促进每个教育对象的真实发展。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由于缺少或没有直接的“应试”,使幼儿园在课程设置及教育实施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幼儿园由此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态度最为坚决的阵地。但是,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在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还是明显地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过分强调认知性发展,忽视教育对象的人本意义。
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及意识形态所制约,但同时教育本身又是一种前瞻性的工作,具有发展的能动性。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应服从于教学主体,即拓展、提升、完善幼儿的整体素质,包括知识、能力、习惯以及精神品格,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是素质教育生存及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生命质量”。幼儿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教育不仅应注重学生现在的发展,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重视学生现在的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
但是,目前的教育模式往往偏重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较多地考虑幼儿学会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过分强调“学以致用”,至于与幼儿个性心理品质休戚相关的人文素养,如人性的陶冶、身心的平衡等,却所提甚少。毋庸置疑,认知性目标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浅者要讲清知识,深者要发展能力,但并非是唯一目的。教学活动的目标应该涵盖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内的全部人生体验,包括情感、意志、行为习惯、自我意识、交往技能等等。当然,这些目标不可能希冀在一次教学或一组教学中全部完成,但至少应该贯彻始终。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在人与社会的交互过程中起着平衡与协调的作用。素质化的教育教学目标只有统合具有社会价值的科学素养和具有个性意义的人文素养两个方面,这样的教育才是全面的教育。
误区之二:过分突出教师的干预功能,忽视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
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赖于教法的改革与更新。时至今日,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具有探索意义的学习氛围已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共识,启发式和“情境”教学的方法也为教学任务完成的效率和幼儿素质培养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另一方面,不少教师在具体实施时却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为追求形式而“启发”,单纯地创设情境,过分突出了教师的干预功能,忽视了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例如角色游戏,有“责任心”的教师往往设计了多个场景,准备了足够的材料。幼儿在教师精心准备和策划的“舞台”上兴致勃发,场面则热闹非凡。但不能不思考的是,幼儿在这种任何材料均能随手拈来的游戏环境中究竟能迸发出多少创造的火花?又如教学活动,有些教师尽管准备了充足的材料,但操作活动草草了事,匆匆收场,不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有些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地让幼儿一遍一遍地操作(尽管每遍操作的内容及程度不一),幼儿成了教师发送指令的“接受器”,这种程式化的操作无疑背离了素质教育“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要求。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素质教育要真正得到落实,教师就必须将创造还给孩子。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讲: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教师过多的“创造”实际上是对幼儿创造潜能的一种剥夺。
误区之三:过分强调现代技术的教育功能,忽视教学活动的生命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被不断引入课堂。不少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较多考虑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对教学活动本身的生命意义却日渐忽视。
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内容充实形象,符合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其辅助作用在于调动各种感官,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功效。正是其无与伦比的优点,使得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频频,似乎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便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便体现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该承认,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不只表现为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更新,更体现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但不管教学的手段如何先进,它的宗旨是还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忽视幼儿的主体活动,应该是积极而有度的。
教学活动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和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活动的生命意义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认识上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而且要在情感上善于与学生进行不断的心与心的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振奋的心理状态中。“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而不应仅凭一两种先进的教育手段来教学质量的提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也是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希望不仅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素质教育,还希望全社会对幼儿园素质教育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幼儿们健康活泼地茁壮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