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和做法。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
实践活动关注“过程”的教育价值。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培养大多是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实现了智力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实践操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二、钻研教材,科学地设计活动内容和方法
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类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
游戏竞赛实践活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开展“小小商店”课内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
实际测量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量与量的计量”。我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但在实际运用这些单位时,如妈妈体重52(
),一个苹果重100( ),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单位建立的表象是模糊的。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实际称一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质量、同学的体重等,帮助同学进一步建立重量单位的表象。
三、融入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实践活动的素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企业参观、调查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例如,到水上乐园游玩,教师先发给每个学生游乐券20元,让学生自由选择游乐项目(游乐项目和价格为:过山车5元/2人次,碰碰船3元/2人次,小火车2元/人次,宇宙飞船5元/人次,参观水族馆6元/人次。)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有多少种游玩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游玩项目最多?在学生探究出上述这些问题以后,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延伸,提出下一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四年级4个班180名同学乘车去游玩,包车有两种选择方式:大车有42座,每辆200元,小车有18座,每辆90元,180人可以包用几辆车?用几辆大车,几辆小车比较合适?哪种包车方式最经济合算?这一活动内容,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后,一定会得出多种不同的包车方案,然后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到最佳方案,同时在学生的头脑中渗透合理安排和最优化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是最佳方案,还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商业、科技,交通、工农业生产等行业的应用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责任编校:蓉莞)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
实践活动关注“过程”的教育价值。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培养大多是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实现了智力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实践操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二、钻研教材,科学地设计活动内容和方法
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类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
游戏竞赛实践活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开展“小小商店”课内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
实际测量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量与量的计量”。我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但在实际运用这些单位时,如妈妈体重52(
),一个苹果重100( ),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单位建立的表象是模糊的。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实际称一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质量、同学的体重等,帮助同学进一步建立重量单位的表象。
三、融入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实践活动的素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企业参观、调查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例如,到水上乐园游玩,教师先发给每个学生游乐券20元,让学生自由选择游乐项目(游乐项目和价格为:过山车5元/2人次,碰碰船3元/2人次,小火车2元/人次,宇宙飞船5元/人次,参观水族馆6元/人次。)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有多少种游玩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游玩项目最多?在学生探究出上述这些问题以后,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延伸,提出下一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四年级4个班180名同学乘车去游玩,包车有两种选择方式:大车有42座,每辆200元,小车有18座,每辆90元,180人可以包用几辆车?用几辆大车,几辆小车比较合适?哪种包车方式最经济合算?这一活动内容,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后,一定会得出多种不同的包车方案,然后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到最佳方案,同时在学生的头脑中渗透合理安排和最优化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是最佳方案,还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商业、科技,交通、工农业生产等行业的应用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责任编校:蓉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