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开始寻求提高自己人文素养的途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便把目光投向了市面上的历史畅销书,像《易中天品三国》、《明朝那些事儿》、《历史是个什么玩意》等。
然而,我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的教师,却发现这些书里包含着过多的作者个人的价值观和主观判断,会对读者有误导,甚至会歪曲历史。同时,我也发现,初中的学生对于这些书也是很热衷的,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细细品读。有学生跟我说,“书上说蔡伦人品不好,他发明造纸术,别人也会发明,丧尽天良的人发明的纸再好也写不出锦绣文章。一句话,蔡伦根本不配发明造纸术!”也有学生说,“我在网上读到沈括是一个出卖朋友的小人,为什么课本上对他评价这么高?”“林肯曾经与女仆有过私生子”等等之类的“非主流”疑问有很多。看到我的学生对历史有兴趣,能够主动地阅读历史,我一方面感到很高兴,同时,也有些许担忧。
我一直在思考: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怎样帮助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呢?
首先,评价历史人物要“三省其身”。
历史人物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不是能促进社会进步?是不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举一个中国史例子:
蔡伦曾在他二十来岁当小黄门时,竟然依附权倾一时的窦皇后,利用主审贵人宋氏姐妹的机会,严刑逼供,致使二人狱中服毒自杀,太子被废除,成为这起冤案的帮凶。真相大白,激起了某些人的义愤。
那么,在了解了这段历史之后,我们就真的应该像柏杨先生说的那样,“中国人宁可不用纸,也不要有这种丧尽天良,被阉割过的酷吏”吗?显然不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潮流。只要他做出过重要贡献,我们就应该肯定他、纪念他。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和人格的种种因素,使这些人物也有缺点、弱点,甚至污点。对此,我们既不可为之隐瞒,更不能为之粉饰和狡辩,应当实事求是地正视并引以为戒。但是,肯定这类历史人物的贡献和正视他们的负面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既不能因他们的贡献而掩盖其丑陋的一面,也不能因有了丑的一面而把他们的贡献也一笔勾销。如果这样给学生解释的话,相信学生就能对蔡伦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因此,我们看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要“三省其身”。
其次,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两分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讲“两点论”“两分法”,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以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给事物定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也应遵循这一科学的评价方法。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一座纪念碑包含着对麦哲伦的两方面的评价,那么麦哲伦到底是“罪恶的殖民者”还是“环球航行第一人”?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是世界航史上的壮举,也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因此,我们说他是一个伟大的航海家。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以麦哲伦为代表的航海家对殖民地人民确实有着罪恶的血腥残害。但是,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历史都有其特定的局限性,在阶段历史的局限性下,历史人物难免也会有很多不足,例如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却实行暴政;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却任用酷吏,迫害忠良;郑成功抗击荷兰、收复台湾,却坚持“反清复明”等等。但是,不能因为历史人物的瑕疵,而扼杀其伟大的历史功绩,应把他(们)放到大历史中去看待,其对历史进步的贡献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逝者已去,任由后人评说,虽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促进思想繁荣、社会进步,但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悖历史潮流而驰。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的认识历史人物,只有这样才能使崇尚“非主流”的“90后”们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归于“主流”。
然而,我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的教师,却发现这些书里包含着过多的作者个人的价值观和主观判断,会对读者有误导,甚至会歪曲历史。同时,我也发现,初中的学生对于这些书也是很热衷的,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细细品读。有学生跟我说,“书上说蔡伦人品不好,他发明造纸术,别人也会发明,丧尽天良的人发明的纸再好也写不出锦绣文章。一句话,蔡伦根本不配发明造纸术!”也有学生说,“我在网上读到沈括是一个出卖朋友的小人,为什么课本上对他评价这么高?”“林肯曾经与女仆有过私生子”等等之类的“非主流”疑问有很多。看到我的学生对历史有兴趣,能够主动地阅读历史,我一方面感到很高兴,同时,也有些许担忧。
我一直在思考: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怎样帮助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呢?
首先,评价历史人物要“三省其身”。
历史人物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不是能促进社会进步?是不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举一个中国史例子:
蔡伦曾在他二十来岁当小黄门时,竟然依附权倾一时的窦皇后,利用主审贵人宋氏姐妹的机会,严刑逼供,致使二人狱中服毒自杀,太子被废除,成为这起冤案的帮凶。真相大白,激起了某些人的义愤。
那么,在了解了这段历史之后,我们就真的应该像柏杨先生说的那样,“中国人宁可不用纸,也不要有这种丧尽天良,被阉割过的酷吏”吗?显然不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潮流。只要他做出过重要贡献,我们就应该肯定他、纪念他。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和人格的种种因素,使这些人物也有缺点、弱点,甚至污点。对此,我们既不可为之隐瞒,更不能为之粉饰和狡辩,应当实事求是地正视并引以为戒。但是,肯定这类历史人物的贡献和正视他们的负面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既不能因他们的贡献而掩盖其丑陋的一面,也不能因有了丑的一面而把他们的贡献也一笔勾销。如果这样给学生解释的话,相信学生就能对蔡伦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因此,我们看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要“三省其身”。
其次,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两分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讲“两点论”“两分法”,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以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给事物定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也应遵循这一科学的评价方法。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一座纪念碑包含着对麦哲伦的两方面的评价,那么麦哲伦到底是“罪恶的殖民者”还是“环球航行第一人”?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是世界航史上的壮举,也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因此,我们说他是一个伟大的航海家。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以麦哲伦为代表的航海家对殖民地人民确实有着罪恶的血腥残害。但是,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历史都有其特定的局限性,在阶段历史的局限性下,历史人物难免也会有很多不足,例如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却实行暴政;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却任用酷吏,迫害忠良;郑成功抗击荷兰、收复台湾,却坚持“反清复明”等等。但是,不能因为历史人物的瑕疵,而扼杀其伟大的历史功绩,应把他(们)放到大历史中去看待,其对历史进步的贡献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逝者已去,任由后人评说,虽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促进思想繁荣、社会进步,但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悖历史潮流而驰。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的认识历史人物,只有这样才能使崇尚“非主流”的“90后”们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归于“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