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课堂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有时还有孩子们的真知拙见,让人欣喜不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就如何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需求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意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
在一堂“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练习课上,我让学生任意选一个三位数,将它乘以9,再将结果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直到加得一位数为止。当学生发现最后结果都是9时,感到十分惊讶,继而纷纷质疑:这是巧合吗?是不是所有的三位数乘以9后,将其结果的各位上数字加起来,最后结果都是9呢?如果换成一位数、两位数、四位数……是否也行呢?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在新问题面前个个凝神思索。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参与的需求,举例、计算、探索、验证,乐此不疲,兴致盎然。当他们为自己找出“一个数乘9后,其积的各位上数字之和的最后结果都是9”的规律而欢呼雀跃时,又有学生质疑:“是不是不乘9,就一定没有这个规律呢?”再一次燃起了他们探求的欲望……其实,我只是利用了“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知识点,设置了一个悬念情境,不仅克服了练习课的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整个过程来看,学生能提出各种新的问题,猜测新的可能性,能够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创造性想象力的最好表现。
二、增强学生自信,创设学生自主参与的情境
教学任务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实现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的局面。
1.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在21世纪教材的使用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还学生主人的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在讲“两位数的乘法”这一课时,我注重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如:学生在以前学习“一位数乘法”这一课时,已经明白了用第二个因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各个位上的数字相乘的算理。针对这一情况,先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温故知新,并让学生口述算理,再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两位数的乘法,从多种算法中启发学生用笔算,从而使同学们感悟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思想教育,达到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2.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之上,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概括——应用去发现并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21世纪教材教学中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我在讲“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这一节课时,首先通过动手实践摸一摸、描一描让学生体会周长是求各边长度的总和。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长方形的特征入手找寻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多种算法,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我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三、创设“空白”情境,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空间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行为上的“空白”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养成创造的倾向和意识;同时,更要为他们创设思维上的“空白”情境,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搜索丰富的资料,进行深邃的思索,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课时,我出示一个包,问:“我要是想请大家分这个包内的东西,你有什么想法?”提问结束,留下内容与形式的空白,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此时产生“发散”思维,搜索所需的材料:包里是什么东西?有多少?分给哪些人?几个人?怎么分……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处于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再通过讨论,总结到分配的实质上:要分配必须知道所分东西与对象的数量以及何种分配方式。通过“空白”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有充分主动参与的空间,彼此触发,积极推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四、创设“成功”情境,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体验
教师要努力创设“成功”情境,让每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验欢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那么学生学习就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感情经历,使学生拥有主动参与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一次“最佳工程师”的数学活动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市政局准备在一块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园。空地是一个长方形,长40米,宽24米,建造的花园面积要是空地面积的一半,设计的花园力求经济美观。同时,我制定了评选方案:1.设计出3个以下方案的同学,可被评为初级工程师。2.设计出3个以上,6个以下方案并有一定欣赏价值的,可被评为高级工程师。3.能设计出6个以上,并有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可被评为特级工程师。所有的同学都投入到紧张的设计中,对他们的每一种设计,我都给予肯定与赞赏,并鼓励他们设计出更好的方案来。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体验到了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
五、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舞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我们要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去激活学生创新的思维,播撒创新的种子,点燃创新的火花,开发创新的才能。在自主探究的课堂中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把课本中的既成结论转化成学生探究的素材,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探究的思路新颖化,解题的方式独特化,收到异曲同工之妙。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的展示自己,不断的有所创造。
在“数学广角”这课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三个小朋友握手,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同学们激烈的争论起来,有的说6次,有的说3次。究竟握几次呢?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舞台: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其中三个人分别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头饰,另外一个同学仔细观察,看他们每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同学们便兴高采烈地分组活动起来。这种探究的学习方式,能让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我也作为一个学习伙伴参与学生之中,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整堂课都融入活动之中,学生们在活动的开展中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舞台上,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创设主动参与的空间,学生才能愿学,乐学。让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和着教育发展的节拍,使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活动化、探究化,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精彩的生命活力。
一、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需求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意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
在一堂“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练习课上,我让学生任意选一个三位数,将它乘以9,再将结果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直到加得一位数为止。当学生发现最后结果都是9时,感到十分惊讶,继而纷纷质疑:这是巧合吗?是不是所有的三位数乘以9后,将其结果的各位上数字加起来,最后结果都是9呢?如果换成一位数、两位数、四位数……是否也行呢?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在新问题面前个个凝神思索。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参与的需求,举例、计算、探索、验证,乐此不疲,兴致盎然。当他们为自己找出“一个数乘9后,其积的各位上数字之和的最后结果都是9”的规律而欢呼雀跃时,又有学生质疑:“是不是不乘9,就一定没有这个规律呢?”再一次燃起了他们探求的欲望……其实,我只是利用了“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知识点,设置了一个悬念情境,不仅克服了练习课的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整个过程来看,学生能提出各种新的问题,猜测新的可能性,能够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创造性想象力的最好表现。
二、增强学生自信,创设学生自主参与的情境
教学任务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实现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的局面。
1.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在21世纪教材的使用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还学生主人的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在讲“两位数的乘法”这一课时,我注重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如:学生在以前学习“一位数乘法”这一课时,已经明白了用第二个因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各个位上的数字相乘的算理。针对这一情况,先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温故知新,并让学生口述算理,再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两位数的乘法,从多种算法中启发学生用笔算,从而使同学们感悟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思想教育,达到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2.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之上,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概括——应用去发现并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21世纪教材教学中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我在讲“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这一节课时,首先通过动手实践摸一摸、描一描让学生体会周长是求各边长度的总和。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长方形的特征入手找寻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多种算法,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我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三、创设“空白”情境,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空间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行为上的“空白”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养成创造的倾向和意识;同时,更要为他们创设思维上的“空白”情境,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搜索丰富的资料,进行深邃的思索,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课时,我出示一个包,问:“我要是想请大家分这个包内的东西,你有什么想法?”提问结束,留下内容与形式的空白,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此时产生“发散”思维,搜索所需的材料:包里是什么东西?有多少?分给哪些人?几个人?怎么分……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处于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再通过讨论,总结到分配的实质上:要分配必须知道所分东西与对象的数量以及何种分配方式。通过“空白”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有充分主动参与的空间,彼此触发,积极推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四、创设“成功”情境,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体验
教师要努力创设“成功”情境,让每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验欢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那么学生学习就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感情经历,使学生拥有主动参与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一次“最佳工程师”的数学活动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市政局准备在一块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园。空地是一个长方形,长40米,宽24米,建造的花园面积要是空地面积的一半,设计的花园力求经济美观。同时,我制定了评选方案:1.设计出3个以下方案的同学,可被评为初级工程师。2.设计出3个以上,6个以下方案并有一定欣赏价值的,可被评为高级工程师。3.能设计出6个以上,并有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可被评为特级工程师。所有的同学都投入到紧张的设计中,对他们的每一种设计,我都给予肯定与赞赏,并鼓励他们设计出更好的方案来。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体验到了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
五、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舞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我们要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去激活学生创新的思维,播撒创新的种子,点燃创新的火花,开发创新的才能。在自主探究的课堂中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把课本中的既成结论转化成学生探究的素材,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探究的思路新颖化,解题的方式独特化,收到异曲同工之妙。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的展示自己,不断的有所创造。
在“数学广角”这课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三个小朋友握手,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同学们激烈的争论起来,有的说6次,有的说3次。究竟握几次呢?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舞台: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其中三个人分别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头饰,另外一个同学仔细观察,看他们每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同学们便兴高采烈地分组活动起来。这种探究的学习方式,能让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我也作为一个学习伙伴参与学生之中,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整堂课都融入活动之中,学生们在活动的开展中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舞台上,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创设主动参与的空间,学生才能愿学,乐学。让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和着教育发展的节拍,使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活动化、探究化,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精彩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