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出来”就是“有效”吗?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6432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新教材的编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如何理解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是不是把教材里的所有内容都在教学中展现出来,就是一堂有效的课呢?下面,结合自己上的一堂公开课,再谈一谈对“有效教学”的一些新的想法。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课间都要喝牛奶,工人师傅现在已经把牛奶搬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中有什么数学问题。
  师(课件呈现5箱牛奶):从图中你得到什么数学信息呢?
  生1:我看到有5箱牛奶,每箱12瓶。
  师:那三年级有117人,每人1瓶牛奶,搬5箱够不够?你是怎么想的?
  生2:应该先算出5箱牛奶的瓶数,12×5=60(瓶),因为60<117,所以不够。
  师:很好,那同学们能不能估计一下,至少再搬几箱就够了呢?
  生3:6箱。
  生4:5箱。
  生5:4箱。
  师(课件在5箱牛奶旁边再显示4箱牛奶):我们来看看,又搬了几箱?
  生(齐声):又搬来了4箱。
  师:这时够了吗?同学们拿出草稿本来算一算。
  生6:9箱一共有12×9=108(瓶)牛奶,因为108<117,所以仍然不够。
  师:再搬几箱就够了呢?
  生(齐声):1箱。
  师(课件出示搬来最后一箱牛奶):三年级有117人,每人1瓶牛奶,搬来10箱够不够?先算出什么?怎么列式?
  生7:先算出10箱有多少瓶牛奶,列式为12×10。
  师:12乘10怎样算?自己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小组中的同学要认真听别人的算法,看看他讲得有没有道理。
  生8:12先乘1等于12,12再乘10等于120。
  生9:可以先算9箱有多少瓶牛奶,再加上另外1箱的12瓶,列式为12×9=108(瓶)、108 12=120(瓶)。
  生10:先算5箱有多少瓶牛奶,再算10箱一共有多少瓶,列式为12×5=60(瓶)、60×2=120(瓶)。
  师:还有吗?
  生11:可以把每箱的12瓶分成10瓶和2瓶,因为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所以一共是120瓶。
  ……
  课后反思:
  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看似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从教学内容来看,教材中的四种口算算法全在课堂中“出来”了。那么,是不是把课本里的内容上“出来”就是一堂好课?课后,笔者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者、著名特级教师孙丽谷进行了交流,现将对教材编写意图的认识以及对“有效教学”的理解与同行探讨。
  1.有效课堂,我们应该给学生的是什么?
  以往教师教学本课,发现如果直接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讨论12×10的算法,课本上的四种算法无法全部在课堂中“出来”。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原因在于从直观的静态情景图中,三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图式只能产生最容易辨别的计算方法,无法生成复杂的多样化的思维方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只出现12×1=12、12×10=120和12×9=109、108 12=120两种基本算法,难以出现其他的算法。
  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说过:“简单的问答式教学,表面上是一问一答的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输教师预设的思想。”因此,在创设情境时,笔者刻意安排了动态情境图,每一步设计直接为出现课本中的一种算法做好前期工作。其实,对于本课情境图的处理完全可以直接引入,让学生充分探究,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许学生汇报算法时,可能无法达成全部算法出现的目标,但只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构建出正确的算法就算达到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目的,而不是教师为了算法的生成,运用各种方式去灌输算法。
  有效的课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探究问题的时间,充分相信学生能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语言、运算经验去获得新知。
  2.有效课堂,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放在情境创设中,并把不同的算法全部“出来”看做是本堂课的“亮点”。以本课为例,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算理。为什么学生会得出答案,却不理解结果是如何得来的呢?问题在于学生没有理解口算算理。本课教学应该在关注多样化算法的基础上,对12×1=12、12×10=120这种最简便的算法进行优化,从数的组成的角度引导学生讲明算理,让学生真正从知识的本质去理解、去内化,而不是仅仅追求浅层次的答案。
  总之,先有算理,再有算法,算法应该是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生成的。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能从知识本质的基础上,理解并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数(量)时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测量,或为了先大概地判断、检验计算、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在精确计算、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它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推断,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策略,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学生掌握了科学的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对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培养数感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师
有幸听了两位数学教师执教“倒推策略”一课,他们对教材中例1的不同处理,引起了我的思考。  案例A:  师:昨天,老师家来了两位客人,我女儿给他们倒了两杯果汁。(出示图片)大家看,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那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将果汁多的甲杯倒一些给乙杯。  师:这是个好办法。其实,这里面还隐藏着一个数学问题呢!(课件出示:两杯果汁共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你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介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了他们获取抽象数学知识的难度。但媒体演示最终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罢了,终究代替不了学生必不可少的操作。最近,笔者聆听了本校某教师执教“圆柱的体积”一课,感触颇深,现将教学过程概述如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吗?  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
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人教版第十册“分数与除法”一课。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重点,教材通过分蛋糕、分饼两道例题,让学生经历分的过程,从而揭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初次看这节课的内容,感觉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并不困难,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非常理想。  初次教学:课堂陷入僵局  按照自己的教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变活跃、热闹了,学生用智慧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与感动,课堂因此成为师生、生生间智慧碰撞与心灵交融的舞台。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遭遇一些“不和谐”的提问,对此,教师该如何介入和应对?  声音一:“我已经会了!”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出示“8×44 8×56”后提问:“观察这道题,相同的因数是什么?”“有没有另外的算法?”“可以怎样计算简便,简便在哪里?”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喜欢上公开课,并努力在公开课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但我发现,个别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在公开课教学中作“秀”,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公开课实效性不容乐观。那么,怎样上公开课才能既“秀外”又“慧中”呢?我通过近几年自己上公开课的经历和听课的感受,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一、教学起点既要课前预设,更应适时调整  案例(一):“时、分的认识”  教师出示钟面模
很多人都认为小学语文课、英语课上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小学数学课则是无关紧要的。其实,这正是数学课的“软肋”。正是缺少了这些训练,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尤其是“家常”的数学课总给人以抽象甚至呆板的感觉。因此,在数学课上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是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数学学习中的“读”   1.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
数学课堂中,一般都是教师引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很少考虑情趣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导致学生不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当然也就显现不出生动活泼的局面,更别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我认为,数学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情趣,既不利于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下面,结合自己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谈一些关于学生情趣形成的问题。  如这样一道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
一、初步感知规律    听写:圆、三角形、圆、三角形、圆、三角形。  师:这里有几个圆、几个三角形?圆与三角形的个数怎么样?接下去会画吗?(学生接着画)  师:怎么不画了?能画完吗?怎么办?  生:用“……”表示。  师:谁来解释一下“……”的意思?  生1:“……”表示有很多很多,画不完。  师:圆有多少个?三角形有多少个?  生:圆有无数个,三角形有无数个。  师:圆和三角形哪个多?  生:一
本学期每周三下午我们教师都聚在一起共议下一星期所讲授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本周教学中的相关热点问题。每次的活动大家可以说是“思的深入、辩得精彩、研的扎实”,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中“争吵”是在所难免,而正是这样的争吵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争吵一:“在家庭教育中把孩子推上讲台”——教师烦吗?  教完连乘连除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后围绕如何让学生的应用思路更清晰的问题,教研组内8位数学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做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