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体育教学快乐起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处于尴尬境地,要么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数理化学科常常挤占体育教学时间,甚至有的学校课表上的体育就是一个摆设;要么学生对体育学习态度不积极,将体育课当作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与消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前一种现象已经基本消除,后一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广大体育教师要在自身教学中寻找原因,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巧设情境;有效提问;激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09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体育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体育的动力,从而开展更加有意义的体育学习活动。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相比,具有很强的活动性,应该是很受学生喜爱的。但是,现在许多初中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体育技能的讲解与传授,过于强调标准地掌握某一体育动作,而忽视了要切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是实施新课程以来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增强体育学习的快乐因素,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巧设情境——快乐体育的“助力器”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学情境的创设成了中小学各科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学习环境。正是因为教学情境具有模拟性和现场性,所以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体育课是一门活动课程,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体育学习内容的特点,并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体育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直线跑,立定三级跳,爬越障碍物”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快乐地学习,笔者把这三项体育活动设计成了一个游戏情境,组织学生在游戏中开展相关的体育技能训练。笔者把直线跑设计成“跑过小桥”,“立定三级跳”设计成“跳过小河”,“爬越障碍物”设计成“翻过小山”,这样,原本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有了游戏情境的依托,变得有了生动性和趣味性。课堂上,学生都是按照“跑过小桥→跳过小河→翻过小山”这一游戏程序进行学习,并且,笔者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了接力赛,这样,就更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快乐地游戏着、激烈地比赛着、快乐地学习着,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单纯地引导学生对“直线跑,立定三级跳,爬越障碍物”进行枯燥的训练,学生一定觉得没有趣味,自然会在一段时间后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有了游戏情境的支撑,自然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实践证明,在初中体育课的教学中,竞赛情境、活动情境等都有利于趣味体育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把握、合理运用。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热爱体育学习
  在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开展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在学习中会因为对这位教师的尊敬与爱戴而增强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充分注重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以温和的语气和学生讲话,遇到学生动作做错了也不大声训斥,而是采用和蔼的态度指出来进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初中生大多处于13-17岁年龄段,对教师已经具有了独立的评价取向,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对待这门学科的态度。例如,笔者经常和学生进行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发挥自己兼任心理辅导教师的优势,帮助学生化解青春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惑,赢得了学生的尊敬。还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难,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三、丰富活化教学方式,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有的教师认为体育教学不需要讲究什么教学方法,只要将教学内容完成就可以了。这种观點是非常错误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体育知识,形成体育技能,还要培养体育情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趣味性,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一些内容后,为了巩固学生技能,没有采取以往的重复机械训练的方式,而是活化训练方式,采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开展训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篮球、跳绳等内容教学后,为了巩固学生技能,笔者采取分组比赛等形式开展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体育技能。
  四、有机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形成
  在体育教学中,也蕴含着许多思想教育的因素,教师只要合理运用,将会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跑步教学与训练时,笔者鼓励学生要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培养顽强的毅力,坚决不要做中途退场的失败者,学生在笔者的鼓励下,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场,培养了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笔者在教学中还经常向学生讲述奥运冠军为国争光、中国女排五连冠等故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增强体育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目标,要把快乐体育作为体育课堂的永恒价值追求。其实,快乐体育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解读,在教学中也会有不同的实践。教师要准确把握其有效落点,从而让体育课堂教学更有效。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富林中学 527300)
其他文献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高质量课堂.  纵观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情况,很多同学对物理存在恐惧心理,物理成绩差,对物理不感兴趣等问题十分严重.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不够,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实施题海战
摘要:在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的今天,人类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社会各界人士都开始践行环保行动,保护环境也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本文主要是从三方面分析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环保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34  “保护地球”这个口号已经响彻全球,人类的环保意识也逐
10月31日是万圣节的前夕,当晚,在青岛地铁2号线上,两名过万圣节的年轻人打扮怪异, 一中年男子因看不惯,大骂对方“人不人鬼不鬼的,是中国人的耻辱.”视频一出,便引起网友热议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的情感教学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初中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语文教师的要求更加多元化,通过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积极引导,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初中语文;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的第一、二章主要讲运动学的概念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经常告诫学生:只要掌握了v-t图象就可以解决一切运动学问题.而事实上对于新
摘要: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近年来各科教学讨论的热点问题,笔者在多年的科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学生在科学课中的学习热情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动态变化,试着从“有趣”“成功”“有用”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积极情感;科学;催化剂;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
1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创新动因  1.1创新教育形势的必然要求  我国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出了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既重视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的形成,重视科学态度、情感态度的培养.突出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意味着必须建立新的教学体系.首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即由原来重视学科知识、技能向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转变;再优
1问题提出  伽利略在《两个新科学的对话》中借莎尔瓦蒂之口谈到如图1所示的摆:摆悬于A点,DC为水平线,将摆球置于C而后释放,认为若无空气阻力可摆至D.在绳左侧A点正下方置一钉E或F,则球可摆至G或I.反之,自D、G或I开始,若无空气阻力可摆至C.此摆常作为机械能守恒或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之用.但在正常操作的物理实验过程中,却出现了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的“异常”现象,从而成为极好的动态生成教学资源.通过
中学生写议论文,在说理分析时的常见表现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空泛议论、空洞说理、无病呻吟,很多时候是在四平八稳地说正确的“废话”。究其根本,缺乏分析说理的内在动力是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不妨用一用“设置‘假想敌’”这一招。  所谓“设置‘假想敌’”,是指作者在议论某一个问题时,假定自己存在一个论辩对手,引出与自己对立的观点,树立论争的“靶子”,并据理与对方辨析的一种论证方法。苏洵在《六国论》中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阅读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单词,更重要的是学习英语语法和培养英语语感。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常常把英语阅读作为重要环节来讲解,而忽视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也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4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