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概要]:着力探讨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分析了一些错误做法的原因,以及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教学的要求。本文认为在文言教学中“文”与“言”这两者可以并重。同时,又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文言文 “文”与“言”的关系 教师
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历来为广大教师所关注,不少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所谓“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而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学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重“言”轻“文”,一是重“文”轻“言”。前者“死于章句”:老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学生忙着做笔记,课堂气氛沉闷。后者“废于清议”:教师积极关注文本蕴涵的情感、价值,关注人文精神的浸染,大量拓展,无度挖掘,课堂教学虽激情飞扬,但语言根基不牢,学生收效甚微。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分析。
一重“言”轻“文”的原因
理由之一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最大困难在语言,因此语言本身应该成为教学重点;文本理解题也是建立在对“言”的理解基础上的。理由之二是,考试决定的。考试中涉及文言文时只考言,不考文,或多考言,少考文,抓言是实,分数见增,讲文是虚,功夫白费。二重文轻言的原因
理由一是只讲言,不讲文,必定是枯燥乏味的,引不起学生兴趣,而兴趣问题事关重大;再者,文言文辅导书比比皆是,学生们辅导书手中拿,字词句不用怕,字词句的意义只要记住就行了,教师讲解毫无意义。
那么,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到底是什么呢?
一、从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看: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二、从培养学生的能力来看:没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没有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学生阅读文言文就会有障碍。难以接触和理解更多的祖先留下的文学遗产,更谈不上传承优秀文化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是既重“言”又重“文”的。两者不可偏废。
那么,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既不感到发闷,又能让他们接受前人思想、精神、崇高品质的熏陶?针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一些探讨。
一、在“言”的教学中,用“言”来带动“文”。
在文言的教学中,“言”是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才能够谈得上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试想一下,如果连文章的基本内容都读不懂,不明白文章在讲什么,又怎么谈得上赏析呢?但如果单纯的去讲解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沉闷,缺乏活力。因此,我主张在文言疏通过程中带入“文”的分析。具体做法为:
首先,在疏通课文中,引导学生去朗读文章。众所周知,诵读在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可以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就是通过读来完成的。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在读中体会文言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语句精炼的典雅之美,起承转合的贯通之气。 ‘诵读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面到深层再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能陶冶情操,启迪心灵。’①所以,在文言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诵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气势和语言的情味。
其次,在疏通课文时,对词语释义的处理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手段,准确把握“言”的意义,从而体会作者在文中的含义、情感等“文”方面特征。笔者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一些探讨:
1、古今对照。即用现代的词语去联系古时的词 ,从而掌握文言中的词语意思,体悟作者的用意。而“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是由古代汉语的语言系统发展变化而来的。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犹如一条墨写的黄河,蜿蜒至今,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两个常用字表进行了研究(前者是现代汉语3755个一级字,后者是1086个古代汉语常用字)。通过比较发现,有1001个古汉语常用字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占到古汉语常用字的92%;另外84个古汉语常用字中也有82个可以在现代汉语4500个常用字表和6196个《印刷通用汉字字行表》中找到。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③
2、比较对照。比较对照,就是将文章中的某一些词于其他的词进行比较,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的意思,从而在准确把握“言”的基础上,也能理解“文”。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对照比较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也更好的理解作者在其间的所要表达的意思、所要表露的情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卷”,“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和“洒”,能不能换成“刮”“飘”“落”?不能,因为“卷”写出风势之猛,“飞”写出风吹茅草的速度之快,“洒”写出茅草散落之广。再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句“率尔而对”,作者为什么用“率尔”这个词,可否去掉。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作者这样是为了表现子路 “鲁莽草率”性格;引导学生去思考:《论语》中凡提到子路的地方也是其挨批评的时候多,受表扬的时候少,为什么?进而引导学生如果换个视角,子路的身上是不是有很多今天看来都称得上优秀的品质,直率,自信,豪爽,孔子的弟子中敢于批评孔子的也只有子路一人。这样学生就会理解,孔子不喜欢子路,只是因为子路的为人处世不太符合孔子做人要“温良恭俭让”的“内敛”的要求而已,孔子看子路多少是有些成见的。如果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能够有类似的收获,我想,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踩到了教学的鼓点上了吧。 因而,如果我们教师在“言”的讲解中能带入“文”的分析,那学生的兴趣就会得到提高,课堂的气氛就会活跃,学生掌握也就更为容易,那么学生就会认为文言文也并不难。就可以直接与圣人对话了。就能从分体悟到前人的精神,理解他们的志向,感受他们的情怀,进而学习他们将之变成人生的一笔精神财富。
二、在“文”的领悟中,以“文”巩固“言”。
从文化和思想的层面去解读文本,从文言文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这是文言教学中的关键一环。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教的时候要教会学生用“泡”的方法去丰富还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心理上的愉悦。这是文言教学中对“文”的要求。但如单一的谈“文”,又容易流于清谈,从而无法让学生真正的从前人的文章中得到收获。为了让两者统一起来,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作一些尝试:
1、学“文”中捎带教“言”。就是说,教师在引导学生解文过程中,对有些重要文言词句有意识地结合文本理解进行提示、指导或解释。比如学习《种树郭橐驼传》,课文下注释比较详尽,可是文中“勿动勿虑,去不复顾”中的“顾”字,课文下注释“回顾”,从现代汉语来讲,似乎不够确切,用“回头看望”来解释可能更准确。但不必以逐个“串讲”到此的方式来讲,完全可以把这个词放在把握郭橐驼对待已种之树的态度中顺便加以解决。教师可以要学生思考:“顾”本意是“回头看”,大家看怎样解释更符合文意?我想,结合上下文,学生对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再如在《阿房宫赋》中,引导学生分析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时,指导学生思考这从文章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自然会找到第二节中作者的一连串的排比和夸张的句子,而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摸、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同时由“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一句中可以看出宫中美人的生活遭际,从美人的生活遭际反衬秦始皇的荒淫无度。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幸”的意思。
2、学“文”后集中归纳“言”。对于一些词句浅显的文章(相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先解决“文”这一层面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集中归纳一些有价值的较常见的语言现象。比如《桐叶封弟辩》中,在分析作者写此文的真正用意并是在于辩一个古老的传说的真伪,而在于对自古以来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天子不可戏”提出异议的后,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是从何处看出来的。学生自然就会想到第一节中的“戏”字,也就更容易记住它的意思。再如《鸿门宴》一文,尽管读来不是很难,但其中有很多典型的语言现象,如“范增数目项王”、“吾得兄事之”、“头发上指”等句中词语活用。这些词语不影响对“文”的理解,可以在处理好“文”的问题之后,再有选择地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这些语言现象,以便以后触类旁通。另外,这样处理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醒悟心理——这些词读来大意理解,或者不太在意,原来这里还暗藏“玄机”——容易激起兴奋点。
由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言”与“文”的关系。言是形式,是工具,是渡船;文是内容,是收获,是彼岸。二者不可偏废,不能厚此薄彼。认识到这种关系,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① 楼红《让学生真正走进文言世界》《语文建设》2007年第二期)
② 李亚英《叶圣陶论语感》
③ 《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六期
[关键词]:文言文 “文”与“言”的关系 教师
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历来为广大教师所关注,不少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所谓“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而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学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重“言”轻“文”,一是重“文”轻“言”。前者“死于章句”:老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学生忙着做笔记,课堂气氛沉闷。后者“废于清议”:教师积极关注文本蕴涵的情感、价值,关注人文精神的浸染,大量拓展,无度挖掘,课堂教学虽激情飞扬,但语言根基不牢,学生收效甚微。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分析。
一重“言”轻“文”的原因
理由之一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最大困难在语言,因此语言本身应该成为教学重点;文本理解题也是建立在对“言”的理解基础上的。理由之二是,考试决定的。考试中涉及文言文时只考言,不考文,或多考言,少考文,抓言是实,分数见增,讲文是虚,功夫白费。二重文轻言的原因
理由一是只讲言,不讲文,必定是枯燥乏味的,引不起学生兴趣,而兴趣问题事关重大;再者,文言文辅导书比比皆是,学生们辅导书手中拿,字词句不用怕,字词句的意义只要记住就行了,教师讲解毫无意义。
那么,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到底是什么呢?
一、从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看: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二、从培养学生的能力来看:没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没有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学生阅读文言文就会有障碍。难以接触和理解更多的祖先留下的文学遗产,更谈不上传承优秀文化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是既重“言”又重“文”的。两者不可偏废。
那么,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既不感到发闷,又能让他们接受前人思想、精神、崇高品质的熏陶?针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一些探讨。
一、在“言”的教学中,用“言”来带动“文”。
在文言的教学中,“言”是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才能够谈得上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试想一下,如果连文章的基本内容都读不懂,不明白文章在讲什么,又怎么谈得上赏析呢?但如果单纯的去讲解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沉闷,缺乏活力。因此,我主张在文言疏通过程中带入“文”的分析。具体做法为:
首先,在疏通课文中,引导学生去朗读文章。众所周知,诵读在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可以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就是通过读来完成的。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在读中体会文言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语句精炼的典雅之美,起承转合的贯通之气。 ‘诵读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面到深层再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能陶冶情操,启迪心灵。’①所以,在文言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诵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气势和语言的情味。
其次,在疏通课文时,对词语释义的处理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手段,准确把握“言”的意义,从而体会作者在文中的含义、情感等“文”方面特征。笔者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一些探讨:
1、古今对照。即用现代的词语去联系古时的词 ,从而掌握文言中的词语意思,体悟作者的用意。而“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是由古代汉语的语言系统发展变化而来的。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犹如一条墨写的黄河,蜿蜒至今,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两个常用字表进行了研究(前者是现代汉语3755个一级字,后者是1086个古代汉语常用字)。通过比较发现,有1001个古汉语常用字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占到古汉语常用字的92%;另外84个古汉语常用字中也有82个可以在现代汉语4500个常用字表和6196个《印刷通用汉字字行表》中找到。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③
2、比较对照。比较对照,就是将文章中的某一些词于其他的词进行比较,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的意思,从而在准确把握“言”的基础上,也能理解“文”。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对照比较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也更好的理解作者在其间的所要表达的意思、所要表露的情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卷”,“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和“洒”,能不能换成“刮”“飘”“落”?不能,因为“卷”写出风势之猛,“飞”写出风吹茅草的速度之快,“洒”写出茅草散落之广。再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句“率尔而对”,作者为什么用“率尔”这个词,可否去掉。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作者这样是为了表现子路 “鲁莽草率”性格;引导学生去思考:《论语》中凡提到子路的地方也是其挨批评的时候多,受表扬的时候少,为什么?进而引导学生如果换个视角,子路的身上是不是有很多今天看来都称得上优秀的品质,直率,自信,豪爽,孔子的弟子中敢于批评孔子的也只有子路一人。这样学生就会理解,孔子不喜欢子路,只是因为子路的为人处世不太符合孔子做人要“温良恭俭让”的“内敛”的要求而已,孔子看子路多少是有些成见的。如果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能够有类似的收获,我想,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踩到了教学的鼓点上了吧。 因而,如果我们教师在“言”的讲解中能带入“文”的分析,那学生的兴趣就会得到提高,课堂的气氛就会活跃,学生掌握也就更为容易,那么学生就会认为文言文也并不难。就可以直接与圣人对话了。就能从分体悟到前人的精神,理解他们的志向,感受他们的情怀,进而学习他们将之变成人生的一笔精神财富。
二、在“文”的领悟中,以“文”巩固“言”。
从文化和思想的层面去解读文本,从文言文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这是文言教学中的关键一环。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教的时候要教会学生用“泡”的方法去丰富还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心理上的愉悦。这是文言教学中对“文”的要求。但如单一的谈“文”,又容易流于清谈,从而无法让学生真正的从前人的文章中得到收获。为了让两者统一起来,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作一些尝试:
1、学“文”中捎带教“言”。就是说,教师在引导学生解文过程中,对有些重要文言词句有意识地结合文本理解进行提示、指导或解释。比如学习《种树郭橐驼传》,课文下注释比较详尽,可是文中“勿动勿虑,去不复顾”中的“顾”字,课文下注释“回顾”,从现代汉语来讲,似乎不够确切,用“回头看望”来解释可能更准确。但不必以逐个“串讲”到此的方式来讲,完全可以把这个词放在把握郭橐驼对待已种之树的态度中顺便加以解决。教师可以要学生思考:“顾”本意是“回头看”,大家看怎样解释更符合文意?我想,结合上下文,学生对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再如在《阿房宫赋》中,引导学生分析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时,指导学生思考这从文章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自然会找到第二节中作者的一连串的排比和夸张的句子,而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摸、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同时由“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一句中可以看出宫中美人的生活遭际,从美人的生活遭际反衬秦始皇的荒淫无度。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幸”的意思。
2、学“文”后集中归纳“言”。对于一些词句浅显的文章(相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先解决“文”这一层面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集中归纳一些有价值的较常见的语言现象。比如《桐叶封弟辩》中,在分析作者写此文的真正用意并是在于辩一个古老的传说的真伪,而在于对自古以来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天子不可戏”提出异议的后,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是从何处看出来的。学生自然就会想到第一节中的“戏”字,也就更容易记住它的意思。再如《鸿门宴》一文,尽管读来不是很难,但其中有很多典型的语言现象,如“范增数目项王”、“吾得兄事之”、“头发上指”等句中词语活用。这些词语不影响对“文”的理解,可以在处理好“文”的问题之后,再有选择地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这些语言现象,以便以后触类旁通。另外,这样处理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醒悟心理——这些词读来大意理解,或者不太在意,原来这里还暗藏“玄机”——容易激起兴奋点。
由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言”与“文”的关系。言是形式,是工具,是渡船;文是内容,是收获,是彼岸。二者不可偏废,不能厚此薄彼。认识到这种关系,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① 楼红《让学生真正走进文言世界》《语文建设》2007年第二期)
② 李亚英《叶圣陶论语感》
③ 《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