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我国目前的九年义务教育主要以“六三”分段为主,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小学生升入初中,有一段适应过程,正是在这段时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而影响了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结合本人所教学科,来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断乳效应 衔接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孩子的成长过程大都要经历过一段非常痛苦的时期:断乳期,在这段时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我们称之为“断乳效应”。孩子能否顺利度过断乳期,将直接影响他以后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因而非常需要父母的加倍呵护。同样,学生有小学升入中学,除生理上的发展变化外,在心理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趋势。学生能否顺利渡过这段时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将直接关系到目前的学习兴趣以及未来对数学学科的情感,关系到将来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与否。因此,教师能否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如何搞好中小学教育衔接呢?下面就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关注学生心理的衔接
新生入校后,面对新学校、新教师、新同学、新教材无不产生浓厚的新奇感,正是这浓厚的新奇感,学生在心理上已形成新的追求、新的需要、新的动机、新的学习情感。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而动机又直接影响着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发展,关系到学习的成败。新生在过渡期间,十分珍重教师对他们的积极的情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动之以情,以情育情,满足新生的情感需求,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另外,进入中学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身体发育进入第二高峰期,新陈代谢快,性心理开始萌芽,心理发育呈半成熟、半幼稚状态,接受社会上的新事物快,易躁、易变。因而加强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同时还应对个别同学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注意与家长配合,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心理断乳期”。
二、关注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数学到中学数学从知识发展上有四大“飞跃”:一是“算术数”→“ 有理数”;二是“数”→“式”;三是“列算式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四是“试验几何”→“论证几何”。这些“飞跃”给学生认知带来了困难,迟迟内化不了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实际上,小学教材已不同程度地为这些“飞跃”作了一些孕伏和铺垫。如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教材中就孕伏了数轴的知识;在揭示整数概念时,叙述成:“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就为数的发展留下了余地;“简易方程”的编排也为中学里研究方程及方程的应用打好了基础。这些孕伏和铺垫,就是中小学数学的衔接点,因此,在教学中做好旧知识的复习,对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注教学方法的衔接
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的脱节也比较严重,中学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不大注意,对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大了解,。学生一跨入中学的课堂,见到的不仅是教师的面孔、风度、与小学教师不同,连教法也不一样,感到很不适应。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常用有趣的事物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法也较灵活多样,练习形式也较多变。而我们中学教师则强调“有意注意”,而又要求过急,但从“无意注意” 到“有意注意”不是突然产生的,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多加引导,逐步培养、形成。,这就需要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不断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把课上的生动活泼,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妥善完成教学方法方面的衔接。
四、关注思维方式的衔接
由于小学的记忆是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进入中学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随着小学进入中学的变化而产生的,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活动培养起来的,要有个过程,要借助直观形象实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因而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运用从具体到形象,从特殊到一般,从确定到不确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思维向着抽象化、概括化、严密化、复杂化发展,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关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
大多数同学在小学具有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坐式端正,书写端正,答题踊跃,声音洪亮,一口不错的普通话。这些都是小学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果,需要在我们的指导下继续发扬。另外,小学教师教态亲切,讲解富有感染力,这些方面中学教师就有所欠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搞好这一衔接,不要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而丧失学习信心。小学的学习科目少,学习内容浅,只要用功,大都能取得好成绩,但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倍增,内容也有所加深。这段时期的学生,记忆力较强,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一些,对教师的依赖性还比较强,学习方法成为突出矛盾。所以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预习、复习、小结,认真掌握好每章节的概念。同时要求学生适当选读数学课外读物,培养兴趣,开阔视野。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对批改后的作业,有错一定要加以改正。
应该说,中小学数学本来就是一个衔接得很好的整体,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中学数学是小学数学的引申和发展,但是,由于中小学各自为政,相互了解研究太少,尤其中学对小学了解研究太少,造成了目前中小学数学的严重脱节,因而出现了今天我们所谈论的衔接问题。但“衔接”是相互的,中小学应该各自主动向对方靠拢,缩短脱节间隙,多搞一些教学上的交流,比如相互听课,座谈对话,研讨会等。有了相互了解,“衔接”问题就自然而然解决了。
关键词:断乳效应 衔接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孩子的成长过程大都要经历过一段非常痛苦的时期:断乳期,在这段时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我们称之为“断乳效应”。孩子能否顺利度过断乳期,将直接影响他以后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因而非常需要父母的加倍呵护。同样,学生有小学升入中学,除生理上的发展变化外,在心理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趋势。学生能否顺利渡过这段时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将直接关系到目前的学习兴趣以及未来对数学学科的情感,关系到将来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与否。因此,教师能否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如何搞好中小学教育衔接呢?下面就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关注学生心理的衔接
新生入校后,面对新学校、新教师、新同学、新教材无不产生浓厚的新奇感,正是这浓厚的新奇感,学生在心理上已形成新的追求、新的需要、新的动机、新的学习情感。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而动机又直接影响着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发展,关系到学习的成败。新生在过渡期间,十分珍重教师对他们的积极的情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动之以情,以情育情,满足新生的情感需求,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另外,进入中学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身体发育进入第二高峰期,新陈代谢快,性心理开始萌芽,心理发育呈半成熟、半幼稚状态,接受社会上的新事物快,易躁、易变。因而加强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同时还应对个别同学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注意与家长配合,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心理断乳期”。
二、关注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数学到中学数学从知识发展上有四大“飞跃”:一是“算术数”→“ 有理数”;二是“数”→“式”;三是“列算式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四是“试验几何”→“论证几何”。这些“飞跃”给学生认知带来了困难,迟迟内化不了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实际上,小学教材已不同程度地为这些“飞跃”作了一些孕伏和铺垫。如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教材中就孕伏了数轴的知识;在揭示整数概念时,叙述成:“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就为数的发展留下了余地;“简易方程”的编排也为中学里研究方程及方程的应用打好了基础。这些孕伏和铺垫,就是中小学数学的衔接点,因此,在教学中做好旧知识的复习,对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注教学方法的衔接
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的脱节也比较严重,中学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不大注意,对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大了解,。学生一跨入中学的课堂,见到的不仅是教师的面孔、风度、与小学教师不同,连教法也不一样,感到很不适应。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常用有趣的事物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法也较灵活多样,练习形式也较多变。而我们中学教师则强调“有意注意”,而又要求过急,但从“无意注意” 到“有意注意”不是突然产生的,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多加引导,逐步培养、形成。,这就需要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不断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把课上的生动活泼,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妥善完成教学方法方面的衔接。
四、关注思维方式的衔接
由于小学的记忆是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进入中学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随着小学进入中学的变化而产生的,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活动培养起来的,要有个过程,要借助直观形象实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因而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运用从具体到形象,从特殊到一般,从确定到不确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思维向着抽象化、概括化、严密化、复杂化发展,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关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
大多数同学在小学具有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坐式端正,书写端正,答题踊跃,声音洪亮,一口不错的普通话。这些都是小学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果,需要在我们的指导下继续发扬。另外,小学教师教态亲切,讲解富有感染力,这些方面中学教师就有所欠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搞好这一衔接,不要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而丧失学习信心。小学的学习科目少,学习内容浅,只要用功,大都能取得好成绩,但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倍增,内容也有所加深。这段时期的学生,记忆力较强,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一些,对教师的依赖性还比较强,学习方法成为突出矛盾。所以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预习、复习、小结,认真掌握好每章节的概念。同时要求学生适当选读数学课外读物,培养兴趣,开阔视野。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对批改后的作业,有错一定要加以改正。
应该说,中小学数学本来就是一个衔接得很好的整体,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中学数学是小学数学的引申和发展,但是,由于中小学各自为政,相互了解研究太少,尤其中学对小学了解研究太少,造成了目前中小学数学的严重脱节,因而出现了今天我们所谈论的衔接问题。但“衔接”是相互的,中小学应该各自主动向对方靠拢,缩短脱节间隙,多搞一些教学上的交流,比如相互听课,座谈对话,研讨会等。有了相互了解,“衔接”问题就自然而然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