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则立,不预则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w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课堂教学亦如此。“问题为串,练习为线” 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极强的自主能动意识,能主动参与到目标的确定、问题的探究、练习的展开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足课前功课,让学生通过有效预习与课本产生共鸣,从而得到有价值的“问题串”,为自主探究树立“路标”。
  [关键词]预习;问题;实践;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0005-02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中提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课堂教学亦如此。“问题为串,练习为线”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极强的自主能动意识,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目标的确定、问题的探究、练习的展开中,它使“随时质疑”“不断思考”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如何能让学生课始就能发现、概括、提取有价值的“问题串”?这需要学生在课前做足准备,通过有效预习与课本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课堂探究的“问题串”,后续的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有效预习,为模式教学定好“基调”呢?
  一、问题引导预习,预习产生问题
  让学生自己提问时,学生往往不善于抓住主題,提出的问题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甚至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关联不大或背道而驰,结果造成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过程松散。怎样让学生的问题直指知识核心,紧扣核心内容和知识的前后联系呢?其实,在安排学生预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相关问题的引导,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成一些浅显易懂、一目了然、不需要探讨的内容,只留下有探究价值的、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例如,在“认识圆”的预习中,我给学生布置了几道预习题:①阅读课本,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②用尽可能多的方式画圆,并说出怎么认定你画的就是圆。③找一找生活中的圆,你怎么看待圆这个图形?有了这些问题的引领,学生的预习不再盲目,在课堂“提出问题,梳理目标”的环节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诸如:“什么是圆心?”“什么是半径?”等,学生就不会再提及。学生提出了自己在预习中产生的新问题:“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半径和直径,我觉得它们之间应该是有联系的。我想知道关于半径、直径的更多知识。”“我感觉用铅笔和绳子配合画圆与用圆规画圆有相同的地方,可我又说不清楚,我很想知道这两种画法的相同点是什么。”“生活中有很多圆形的物体,例如井盖、车轮,我想知道这些物体一定要做成圆吗?为什么?”……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新问题摒弃了浅显,增加了内涵;摒弃了单一,增加了联系,这样的“问题串”为接下来的教学立起了一“串”通向成功的“路标”。
  二、 实践带动预习,预习提升实践
  学生常常诉苦:自己其实很想参加课堂讨论,可是不知道该问什么,也不知道别人的问题该怎么回答。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因为学生没有目标牵引和任务驱动,所以很难实现双向互动。那么,怎样的预习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提高提问的质量和听课的效率呢?动手实践无疑是一种极好的方式。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质疑,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后再实践,必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认识长方体”时,我安排了实践活动:请和家长合作,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有的用首尾相连的小棒搭出了长方体框架;有的用硬纸板粘出了长方体;有的用一张纸包裹住一个长方体,再把中间的物体抽取出来,留下一个长方体;更为奇妙的是,有位学生居然把土豆切成了长方体……有了学生这样的预习成果,我开始了新课:“通过课前动手制作长方体,你对长方体有什么新的认识,或者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的思路瞬间开阔:“用小棒搭长方体时,一样长的小棒我选的是4根,选了这样的3组,是不是长方体都是这样的?”“我在用纸板做长方体的时候,一开始做出来的总是斜的,不像长方体,后来妈妈告诉我,剪出了第一个长方形后,第二个长方形就要剪得和第一个一模一样的,这是为什么?”“总感觉那位同学的土豆长方体跟我们的有点不太一样,还是有点斜啊。”……带着这样的“问题串”,我和学生一起开始探究,最终明白了长方体面和棱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分小组从我提供的学具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再动手搭一个长方体。这次,学生选择材料就理性了很多,很快就做出了“完美”的长方体。这不能不说是预习中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思考,为新课展开做足了铺垫。
  三、复习代替预习,预习延伸复习
  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但教材编写又特别注意螺旋式上升的知识结构,同一个知识点有时候要相隔半年才进行后续的教学,学生对前面知识的遗忘很可能会影响到新知的学习,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预习过程中,复习、巩固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联系旧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使知识趋于系统化。对于这样的预习,我要求学生做到“三部曲”:一忆、二总、三联。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就是在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两个内容前后相隔近半年,为此,在这一课的预习中,我安排了这样的内容:一忆——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过程,并用至少三种方法计算出43×26的结果;二总——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三联——联系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你认为三位数乘两位数该怎样计算?经过这样的预习,新课的学习水到渠成,学生表现出相当高的学习热情,主动性自然得到了发挥。在学完新课后,我安排了这样的问题:联系之前的复习,通过今天的新知学习,你能更完整地总结出乘法的计算方法吗?如果是更大的数的乘法呢?……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后遇到更大的数的乘法算式,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总之,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新知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帮助学生扫除新课中的学习障碍;有利于提高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水平。由于预习时了解了新知,所以教师讲的内容,黑板上的板书,书本上的内容,学生都一清二楚,做课堂笔记就会有的放矢……这些正是我们《“问题为串,练习为线”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所期望达到的目的——让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完美契合。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运算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抽象算法,从而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归纳、概括、抽象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一课中,从激活经验、经历过程、内化经验、提升能力四个方面出发,在计算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关键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激活经验;经历过程;内化
[摘 要]学生的数学理性能力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然孕育和生成的。毫无疑问,数学课应该充分体现、表达数学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数学的光芒照耀下,形成与之适应的学习风格、思维特点。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为创建更具理性色彩的数学课堂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理性色彩 数学 认识分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05  “分数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利用数学思考形成数学思想的活动。学生利用数学思考形成数学思想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呈现活力四射的状态。作为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努力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获得最佳成效。  [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生命活力;扇形统计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45-01  在担任高年级数学教学
[摘 要]要想训练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就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有价值的问题为推动课程进度的动力,尤其是针对授课模式已经僵化、套路化的多边形教学,要以问题为抓手,以不断解决问题来组局,最后积极总结反思,以提升经验来结局。  [关键词]问题导向;调研;破局;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34-01  在课程改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操作学习。操作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高效学习形式之一。以“认识线段”一课操作学习的两个教学片段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萌发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理解,进而发展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操作;数学智慧;认识线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39-
[摘 要]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借助数表、乘法口诀,将表内乘法集中在一个表格中进行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经历乘法表建构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从整体上掌握乘法口诀。  [关键词]数表;乘法口诀;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0031-02  在“国培计划(2017)”——安徽省小学数学教学点教师访名校活动中,学校安排笔者执
[摘 要]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如何利用好评价来促进学生的表达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捕捉契机,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个体行为或集体行为予以表扬,并用激励性语言肯定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表达的自信心。  [关键词]表达 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 教学片断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20 
[摘 要]开放性练习题是数学问题解决中难度较大的一类题,但也是最具多元化的一类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题,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探讨多元开放性练习题的学习方式,将助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使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性;练习题;评价;标准化;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开展对分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十分有必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教师提前准备,对知识精心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对知识内化吸收;师生合作讨论,对知识升华探究。  [关键词]对分课堂;小学数学;知识讲授;内化吸收;学生讨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1-0094-02  2014年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对所教简单内容冷场的尴尬。通过对“数数”教学的思考与改进,使得简单的教学内容不再枯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关键词]简单 不枯燥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2-033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教授的是一年级“认识100以内的数”。在数数的环节中,他让学生利用教室里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