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对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的影响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wewrasfr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法”已经在教育领域开花结果,普遍应用.它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恰是因为它能让师生和谐统一,围绕问题迈出探索的步伐,在思考中前进,在前进中将问题一点一点的解决.情境教学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塑造“美丽课堂”.
  【关键词】情境教学;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
  何为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引导或者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掌握教材,渗透教学思想的过程.情境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一、当前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
  情境教学对中职生数学学习的影响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为此,我们首先来谈谈当前中职生的数学数学状况.
  (1)数学基础差
  一项针对刚入学的中职生的调查显示:30%的中职生对小学、初中的数学知识都掌握不深刻,或者之前都没有认真学习,亦或者掌握不扎实,已经遗忘.
  (2)缺乏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种共识.然而,中职生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他们也许对很多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对大自然充满着无限向往,唯独对待学习,他们却“爱不起来”,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抱着憎恶的态度,而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他们一般都不喜欢数学,因为在他们心中,数学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
  (3)数学学习习惯不好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我们已经对学生课堂上的“溜号”、作业的拖拉习以为常,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加剧的数学学习状况的恶劣,造成了数学成绩低下,久而久之,不少中职生便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二、情境教学对中职生数学学习态度的影响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内部诱因.当内部诱因产生后,学生的学习态度随之改变.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他认为,教学过程必须创设情境,依据教学情境确定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毕国秀等在撰写《二次函数单元情境教学案例》中指出,在“情境-问题”教学实践中,当老师向学生介绍一段情境资料后,学生普遍自觉地、饶有兴趣的投入到教学情境的分析中,并从中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在比如讲《等比数列》时,《舍罕王赏麦》的故事已经成了一个经典:传说,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当时的宰相是西萨·班·达依尔.这位聪明的宰相胃口似乎并不大,他跑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样每一小格内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啊,把这棋盘的64个小格放满就行啦!”国王一听,心中暗喜,这个奇妙的发明家所请求的赏赐并不多,便答道:“爱卿,你当然会如愿以偿的!”此时,提出问题,国王能满足他的要求吗?问题一出,学生跃跃欲试,纷纷投入到计算中,在问题的解决中,他们掌握的等比数列的概念,渗透了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教师只要利用好情境教学,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组织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
  三、情境教学对中职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影响
  情境教学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情境教学能使得中职生在课堂上的位置进行转化,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抓住学习的主动权.例如:讲《随机事件》的概念时,可以创设如下教学情境:和学生聊聊彩票.师:你们想中大奖吗?生:想.师:为什么呢?生:众说纷纭.师:如果你去买彩票,一定能中奖吗?生:不一定!师:一定不能中奖吗?生:也不一定.生:大家能不能提供三个方案,使得:方案一:保你中奖;方案二:保你不亏钱;方案三:看看运气如何.生:方案一:把所有彩票都买回来;方案二:一张也不买;方案三:视情况买一部分.师:方案一一定中奖属于必然事件;方案二一定不中奖属于不可能事件;方案三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属于随机事件.请大家思考下生活中有哪些是必然事件,有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又是随机事件呢?这样的情境创设,在最大程度上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情境—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四、情境教学对中职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影响
  数学绝不仅仅是枯燥乏味的数字与公式的结合体,它蕴含着文化.倘若我们能抓住数学文化的“脉”,便可发现公式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通过向往担当的角色,以及一系列操作,积极思考、探究,一步步感悟发现数学运算公式、理解公式、运用公式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的体会到数学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收获对中职生来说尤为宝贵的学习自信心.
  情境教学是“真、美、情、思”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教学,情境教学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体现.倘若我们能充分、合理的将情境教學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中,必将大大改变中职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其他文献
【摘要】 思维启发灵感,思维激发活力.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互动中,完成对实际数学问题的探究、讨论、思考,直至问题的最终解决,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一次深刻的“思维体操”,这些都是新时期初中数学教育者着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本文从课堂教学实例分析出发,就改进和创新课堂策略展开教学论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議,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生思维;课堂策略;教学实效  
【摘要】 “百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实际应用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这节概念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并不陌生,因此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放手”一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生成“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有什么用
【摘要】针对“构建绿色生态课堂”这个现实问题,我以一线教师的视角,在理论层面上作了一些探究,并在实践上作了部分的初步尝试.  【关键词】生态课堂;问题分析;启导式教学法;尝试  新课程中提出了“一切以生为本”,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是春种秋收的整体,而不是各司其职的零部件生产.亲近‘生本’,共建大课堂;远离‘灌输’,回归原生态.”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对课堂进行研究,构建
放手,是生活的大智慧.作为一名教师,我还想说:“放手,让爱更滋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适时、适度地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方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课堂才是活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个体. 学生思维是开放的、有差异的,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考参与课堂活动,这就使课堂教学呈现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巧妙利用数学课堂中兴趣与夸奖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关键词】数学课堂;兴趣;夸奖;妙用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让枯燥的数学教学变活跃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用心、主动地学习数学,必须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幽默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夸奖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另外,老师还要运用生动的语言,让数
“课程论之父”泰勒(R.Tyler)提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为每名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也把“获得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教育目标明确提出. 在数学教学中实现这个目标要靠基本的活动,而数学活动既包括外显感官行为,又涵盖内在思维活动. 因此,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应该立足于外“行”与内“心”的有机整合.   一、心动始于行动  在哲学上,“经验”
实施数学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反馈教学信息的有效手段. 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 然而,如果内容欠妥,方法不当,就会事与愿违. 因此,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应当是广大教师需要探究的课题.  一、围绕教学中的难点设置问题  为了突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教
【摘要】中专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实践,其发展的程度往往与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成正比关系.但是对于生源质量不高的中专来说,数学变得更加难以理解,这样导致数学“学困生”的数量呈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数学是中专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怎样转化中专数学教学中学习困难的学生已成为当前中专数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学困生特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与调查,企图找出能够转化数学学困生的途径,
尽管教师对生成性教学可以有所预见、有所预计,但难以做到胸有成竹、应对自如,因为很多情况仍会出乎教师意料之外,但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捕捉,巧妙转化,使一些含有积极因素的生成性问题成为有用的生成性资源,从而不断丰富我们的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让意料之外也同样呈现精彩.  1. 节外生枝,因势利导  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历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是动态存在的,经常会出现我们预设外的“节外生枝、旁逸斜出”,即
【摘要】本文以一道古典概型题目的教学为例,再现了学生疑问产生、探究以及最终解决的过程,阐述了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教学的感悟.  【关键词】探究;概念教学  数学探究是高中新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基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出发点,提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调查、相互交流等形式最后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身的提升.对于这一观点,笔者虽然早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