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手,是生活的大智慧.作为一名教师,我还想说:“放手,让爱更滋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适时、适度地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方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课堂才是活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个体. 学生思维是开放的、有差异的,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考参与课堂活动,这就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真实性、丰富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教师的放手会使得课堂上的自主尝试、开放探究生成比以往教学更多的差错,错误生成不可避免. 而面对学生的错误生成再放手,让学生去自我否定、自我反省、自我重建,需要的就是教师的勇气和智慧了. 如果教师这时还能够进行适当的放手,进行有效的引领,错误生成就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有效,教学才会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线的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后)
师(指着黑板上的直线):还有和这名同学画的不一样的吗?
生1:我和他画的不一样,我是竖直方向画的.
生2:(迫不及待)我也和他画的不一样,我是斜着画的.
(本来,在教学直线的特点后,我的预设是学生会认为画的一样,但突然冒出一个这样的答案,这是我没想到的. 这时我镇静了一下, 改变了自己的预设,将错就错)
师:好,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一下,好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生3:他们画的都是直线.
生4:无论我们是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还是斜着都能画出直线. 它们都有直线的特点,直线与画的方向是没有关系的.
(掌声响起,我松了一口气)(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生5:我画的和黑板上的不一样,我画的要长一些. (他在一张八开的纸上画了一条长长的直线)
师(将这张画有直线的纸贴在黑板上的直线旁):他认为自己画的直线比黑板上的直线长,你们的看法呢?
生6:我也发现他画的确实要长一些. (有学生表示赞同)
生7:我不同意他们几个的看法. 直线是无限长的,我认为无法比较.
(此时,班上大部分人赞同这种观点,但少部分学生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纠结:是收手再讲一遍呢,还是继续放手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豁出去了)
师:现在给同学们一个辩论的机会,赞成无法比较的为正方,赞成比黑板上的直线要长一些的为反方,先请反方发言.
反方:我又仔细观察了,我画的确实要长一些.
正方(指着黑板上的直线):延伸这条直线的一端,现在谁长呀?
反方:黑板上的直线长.
正方:假设你的纸也有无限大,你画的这条直线还是能无限延伸呀!现在谁长呢?
反方:纸上的长.
正方:再让黑板上的直线延伸呢?
反方(恍然大悟):都能向两方无限延伸,所以无法度量、无法比较,也就不能说谁长谁短了. ……
赏析:
射线、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很多学生在判断直线时,往往抓不住直线的本质特征,而是抓住非本质属性来判断,走不出“现实中的有限长”与“直线、射线无限长”的怪圈. 出现这样的意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面对这样的生成又该如何处理呢?纠结:是教师重复讲一遍吗?学生会觉得无聊. 是反复练习记住结论吗?学生又会不知其所以然. 最好还是再放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这样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也如现代教学思想说的,学生的错误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是以“自我反省”与“观念冲突”为前提的. 抓住这样一个生成有效引导,放手与学生,让还不懂的学生真正从理解的基础上经历一个“自我否定”与“自我重建”的过程,而对那部分早懂了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思维梳理、巩固提高的过程.
魏书生先生曾经说过:“做老师就要学会放手,学生不会做的事老师尽量不要做,学生会做的事老师绝对不要做. ”这一刻我才明白这话太有道理. 只有给学生争辩的机会,才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才能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真正让学生当家做主,张开求知与探索的双翼,你才会看到不一样的精彩. 精彩课堂的形成来源于教师的放手,只要教师肯放手,学生就会还你一个精彩.
是啊!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人,只有给他们一个真正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充分自主地参与学习,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育,个性得到张扬.
放手,亦是爱到深处的一种体现. 相信孩子,便不会大包大揽,便会自觉扮好自己的角色,而不去越俎代庖. 那么,作为教师,请大胆放开双手,用那双充满爱意的双眼关注、追随、欣赏你的学生吧!相信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将还你一个奇迹.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学会放手. 放手,学生才能独立成长;放手,学生才会如鱼得水. 充分信任学生,放开手脚,任学生大胆猜想、猜测、操作、争论,在一番摸索探讨之后,我相信他们最终都会得到成功的喜悦. 数学的魅力也许就在于此吧. 放手,方有大境界. 在生活中如此,在教学中亦是. 作为教师,真正爱学生就要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轻轻地放一放手,把爱留给孩子;轻轻地放一放手,你将看到的是更美的风景.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个体. 学生思维是开放的、有差异的,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考参与课堂活动,这就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真实性、丰富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教师的放手会使得课堂上的自主尝试、开放探究生成比以往教学更多的差错,错误生成不可避免. 而面对学生的错误生成再放手,让学生去自我否定、自我反省、自我重建,需要的就是教师的勇气和智慧了. 如果教师这时还能够进行适当的放手,进行有效的引领,错误生成就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有效,教学才会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线的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后)
师(指着黑板上的直线):还有和这名同学画的不一样的吗?
生1:我和他画的不一样,我是竖直方向画的.
生2:(迫不及待)我也和他画的不一样,我是斜着画的.
(本来,在教学直线的特点后,我的预设是学生会认为画的一样,但突然冒出一个这样的答案,这是我没想到的. 这时我镇静了一下, 改变了自己的预设,将错就错)
师:好,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一下,好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生3:他们画的都是直线.
生4:无论我们是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还是斜着都能画出直线. 它们都有直线的特点,直线与画的方向是没有关系的.
(掌声响起,我松了一口气)(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生5:我画的和黑板上的不一样,我画的要长一些. (他在一张八开的纸上画了一条长长的直线)
师(将这张画有直线的纸贴在黑板上的直线旁):他认为自己画的直线比黑板上的直线长,你们的看法呢?
生6:我也发现他画的确实要长一些. (有学生表示赞同)
生7:我不同意他们几个的看法. 直线是无限长的,我认为无法比较.
(此时,班上大部分人赞同这种观点,但少部分学生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纠结:是收手再讲一遍呢,还是继续放手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豁出去了)
师:现在给同学们一个辩论的机会,赞成无法比较的为正方,赞成比黑板上的直线要长一些的为反方,先请反方发言.
反方:我又仔细观察了,我画的确实要长一些.
正方(指着黑板上的直线):延伸这条直线的一端,现在谁长呀?
反方:黑板上的直线长.
正方:假设你的纸也有无限大,你画的这条直线还是能无限延伸呀!现在谁长呢?
反方:纸上的长.
正方:再让黑板上的直线延伸呢?
反方(恍然大悟):都能向两方无限延伸,所以无法度量、无法比较,也就不能说谁长谁短了. ……
赏析:
射线、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很多学生在判断直线时,往往抓不住直线的本质特征,而是抓住非本质属性来判断,走不出“现实中的有限长”与“直线、射线无限长”的怪圈. 出现这样的意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面对这样的生成又该如何处理呢?纠结:是教师重复讲一遍吗?学生会觉得无聊. 是反复练习记住结论吗?学生又会不知其所以然. 最好还是再放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这样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也如现代教学思想说的,学生的错误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是以“自我反省”与“观念冲突”为前提的. 抓住这样一个生成有效引导,放手与学生,让还不懂的学生真正从理解的基础上经历一个“自我否定”与“自我重建”的过程,而对那部分早懂了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思维梳理、巩固提高的过程.
魏书生先生曾经说过:“做老师就要学会放手,学生不会做的事老师尽量不要做,学生会做的事老师绝对不要做. ”这一刻我才明白这话太有道理. 只有给学生争辩的机会,才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才能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真正让学生当家做主,张开求知与探索的双翼,你才会看到不一样的精彩. 精彩课堂的形成来源于教师的放手,只要教师肯放手,学生就会还你一个精彩.
是啊!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人,只有给他们一个真正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充分自主地参与学习,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育,个性得到张扬.
放手,亦是爱到深处的一种体现. 相信孩子,便不会大包大揽,便会自觉扮好自己的角色,而不去越俎代庖. 那么,作为教师,请大胆放开双手,用那双充满爱意的双眼关注、追随、欣赏你的学生吧!相信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将还你一个奇迹.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学会放手. 放手,学生才能独立成长;放手,学生才会如鱼得水. 充分信任学生,放开手脚,任学生大胆猜想、猜测、操作、争论,在一番摸索探讨之后,我相信他们最终都会得到成功的喜悦. 数学的魅力也许就在于此吧. 放手,方有大境界. 在生活中如此,在教学中亦是. 作为教师,真正爱学生就要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轻轻地放一放手,把爱留给孩子;轻轻地放一放手,你将看到的是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