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教学模式”下的情感体验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204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某个教学环节或整个教学流程中,以“活动单”的形式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活动单”是由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小组学习方案,小组合作是活动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笔者以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情感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于“活动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
  一、 让学生在创设情境中感受情感
  创设情境即传统意义上的导入课堂。在活动教学模式中,好的情境往往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感受文本情感,从而快速走进文本。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踏上由现实生活通向作品深处的桥梁。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创设情境,努力使学生自觉地调动生活经验,积极自觉地了解老师的意图。如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可以首先范读,让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体会文本的感情基调,接下去让学生诵读,调动学生情感,激发欣赏兴趣,从而获得感性体验。教学“月是故乡明”专题时可以用《故乡的云》《九月九的酒》等歌曲来营造乡思的氛围;还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乡思是一曲不衰的歌,让浪迹天涯的游子、背井离乡的浪子、沦落他乡的断肠人……从古吟唱到今。”
  二、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把握情感
  自主学习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预习,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查阅工具书、向老师同学请教等方法,充分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的情感。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各有各的内容和特点,但富含感情却是相同的。自主学习为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直接地接触文本提供了机会。在欣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惊浪拍岸……”几句时,那山石高峻、拔地而起的神态,那种惊涛骇浪、席卷而来的声势,能不使学生深受感染、陶醉其间吗?当学生们去品味鲁迅的《祝福》时,谁都会为祥林嫂的不幸洒下同情之泪,学生也会像鲁迅先生那样对制造这种悲剧的封建统治者深深地厌恶、憎恨。当然,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教师袖手旁观,不闻不问,相反,教师要强化方法指导,努力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善于自主。
  三、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情感
  在合作探究中,学生以四至六人的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探讨,取长补短。就自己理解的内容、情感做交流,可以争论,可以互相补充,发言者认真准备,准确表达自己的理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以接受,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在这种开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更易于理解文本的情感。当然,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情感的过程。荀子的《劝学》通过设喻把道理隐含其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多么恰当的比喻!多么深刻的道理!作者把一个要认真学习、不断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的道理寓于议论之中,是那样的拨人心弦,引人深思,耐人寻味!文本充分表达了老人家对年轻人的拳拳之心,劝勉人们好好学习的谆谆之情,学生在交流中都能充分理解到这一点。
  四、 让学生在成果展示中表达情感
  建立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基础上的成果展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环节,这时大家都产生了强烈的表现欲和表达欲,充分表达自己阅读、思考、交流所得,将文本中的情感和阅读后自身产生的情感都表达出来。这个环节还是课堂评价的重要依据,小组与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也大大增强了,表达情感的同时,学生收获的有讲清楚文本情感得到的喜悦,更有获得同学老师认可与赞同的自豪与骄傲。在《我与地坛》成果展示中,学生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来,话语中充满了真挚的感动、敬爱之情,有了“母亲是最美丽的天使”“母亲是天底下最坚强的女人”等真挚感人的语句。这些都是真情使然,因为他们在自主与合作两个环节中已经历了与心灵对话并与之产生共鸣的过程,真正做到了情由心生,返璞归真。这时表达情感已然是水到渠成、真情流露。
  五、 让学生在自我完善、点评提升中升华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把握的情感,要力求深化成学生自己的内在情感。在学生自我完善和师生共同完成的点评提升中要使情感得到升华,努力使文本内的情感在学生内心激起更大的涟漪,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结合高中语文教材,绝大多数课文是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者也必须通过这个课堂的最后环节充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如学习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学生通过前面各个学习环节的阅读与思考,有了一些感知,产生了一些感动,教师在点评提升环节中就可以让学生就“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那失去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写写自己的认识,比较深刻地理解“虚实相生”的道理,从而形成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当然,“活动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要收到更好的效果,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 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的动情点
  文本是情感的重要载体,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总是把人物、事件、思想、感情有机地糅合,它常常以动人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和强烈的抒情色彩熏陶、感染读者。因此,语文教学要从情入手,把握作者倾注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在课堂教学、阅读教学中都要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去体验,唤起感情的共鸣。
  二、 语文教师教学要有激情
  阅读教学中,教师先感动自己才能带动学生感动,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引导学生产生感情体验的冲动。教学中教师应带着自己的感动、感悟,尤其是充沛的感情,运用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语言,真挚地传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自然流进学生的心田和思想深处。
  三、 语文教师要重视方法指导
  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理解、升华情感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情感,升华自身情感。在范读时,不仅要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还要激情充沛,注意抑扬顿挫,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因为好的文章总是洋溢着强烈的感情,喷涌着激昂的气势,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时,才能再现出课文的意境和氛围。
  四、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性、理性并重
  感性与理性对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只是某些时候其中一方面会略有偏重。高中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教师有责任告诫学生并认真指导学生努力做到对二者的认识更理性,不可绝对化。同时教师也应充分认识到,讴歌赞颂并追求真善美,批判排斥假恶丑,从而塑造学生高贵的灵魂、高尚的人格,这是语文教育、情感教育的最终目标。用心去领略,使学生的情感世界五光十色,让学生演奏出一曲曲爱与恨的交响曲。学生在课堂上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悲时潸然泪下,喜时开怀大笑,乐时忍俊不禁,怒时义愤填膺,使学生对美的事物心生向往,对丑的东西嫌恶生厌。这样,作者的情感会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他们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
  “活动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情感体验的教学,是个性飞扬的教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重视情感教育意味着强调学生生存的独特性(主体性),情感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要求尊重个体生命,张扬个性,充分调动和发展个体能动性,语文才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泰戈尔说: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师者就是荡水、击石。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去努力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诗情,去奏响他们心中情感的琴弦,让语文插上诗意的翅膀,载着年轻的心灵飞向想象的蓝天,去感受那浩渺和澄净。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孩子,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各种各样的人生角色誊成功不是赚多少钱。获得多大的名气,也不是做多大的官。成功就是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预设,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封闭、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危害性,因此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追求开放性和生成性。动态生成会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意外的精彩,但也会让我们措手不及,因为它是学生对问题真正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的解读。我们期待生成,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用敏锐的教育机智灵活应对有效的或无效的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却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大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步别人后尘,拾人牙慧而窃以为喜,以致于迷失了自我,缺少了个性,又何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又怎能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呢?    一、请不要太在意领导怎么评    语文教学的目的究竟是
精神病患者:我总觉得我是只鸡。   医生: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的?   精神病患者:当我还是个鸡蛋的时候。     ●有两个精神病患者爬到一棵树上。   其中一个从树上跳下来,在地下滚啊滚的,然后抬头对上面的人说:喂———你怎么还不下来啊?   上面的那个人回答:不———行———啊,我还没有熟!     ●精神病院里有一位老太太,每天都穿着黑色的衣服,拿着黑色的雨伞,蹲在大门口。  
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但因为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以“讲”代“读”单向地向学生输出信息的课堂教学现象仍未改观,即使也有教师在作出尝试,但课堂教学不乏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阅读课死守“整体感知——研读探讨——拓展延伸”这一模式,并不能针对文本灵活应用;课堂上贯彻的“合作”理念,只是让学生为合作而合作,看起来“全体参与”,实质是一无所获,更有甚者,课堂完全处于失控状态,乱糟糟一团,看热闹的,合作到其它话题的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工作中的重头戏,搞好作文教学工作不仅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的确值得深思。笔者结合了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将一些经验姑妄言之。  一、立足生活,引导观察,提炼素材  学生一开始写作文往往无话可说,其实写作素材就在自己的身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
期刊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帮助、指导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才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从这点上来说,要真正地促使学生自主而能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如何实实在在地优化自己的导向功能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一、 观念求新求真,建构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求新就是教者的教学观念、思想要切合现代的社会发展观;求真是指语文教学千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是个杰出的黑人将才,但他平易近人,不摆架子。有一天他身着便服去乘飞机,在机场,有个白人检票员 Powell, the 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的确,语文学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系统,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的。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为拓展延伸提供了可能。  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是指依据语文学科这种综合性的特点,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由课内向课外的适当的知识延伸,以及学生在老师的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教学迁移环节。 
“段”的训练是低年级字词句训练向高年级篇章训练过渡的“桥梁”,它是中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实践证明,如果忽视了中年级段的训练,从识字为重点的训练,一下子跳到篇章结构的训练,整个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马鞍形。在教学中要改变这个局面,其主要措施便是加强段的训练。中年级段的训练,要结合阅读教学,有计划地扎实进行,其教学策略如下。  一、 抓加强词和句的训练  在中年级阶段,仍然必须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