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宫区探秘:为什么没人敢住慈宁宫?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formyw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慈宁宫为首的太后宫区,从未对外界开放过,就连皇族后裔也很少涉足这一区域。或许正是因为少有人涉足,那些秘闻和悬疑“鬼事”,才被传说得超乎想象……
  故宫乾清门广场右侧,有一道紧闭着的隆宗门。尽管红色高墙挡住了游人的脚步,但是,你只需要从墙后宫殿那精致华丽的顶部,就能看出这个宫区的显赫身份。
  这片未开放区域,正是以慈宁宫为主的太后宫区。
  生于1944年的清室后裔荣钢林老人,民国时期曾在故宫里接受启蒙教育。在他眼中,太后宫区一直没有对外开放:“小时候,这里往往是大门紧闭,我曾有一次偷偷溜进慈宁宫花园里玩,里面特别漂亮。”
  故宫博物院一度传出消息,以慈宁宫为主的太后宫区正准备整修开放。
  2013年新年之初,本刊记者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对这座隐藏了数百年的深宫大院进行了提前探访……
  潮起潮落
  慈宁宫的前世今生
  初建的慈宁宫并不叫这个名字,它本名仁寿宫。公元1536年,明代嘉靖皇帝下旨,要为母亲蒋太后修建宫殿。于是,工匠们在仁寿宫的基址上大兴土木,并拆除了旁边的大善殿,最后扩建成了这座雄伟的慈宁宫,关于它的传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慈宁宫是整个太后宫区最为突出的宫殿。慈宁宫的作用,在电视剧中多为太后老佛爷的居所。实际上,这座庞大的宫殿还有别的用处——在封建时期的皇家礼仪中,当朝皇帝是不能和前朝皇帝的妃嫔同居一处的,所以,已经归天的老皇帝的妃嫔们,都会来这里同住。历史上,万历年间的慈圣李太后,万历皇帝的郑皇贵妃、昭妃等人都曾经在此居住。公元1627年,明熹宗驾崩,他的皇贵妃等人也移居这里。因此,有后人也将慈宁宫称为“老太太的聚居地”。
  满清皇室入住故宫后,延续了明朝制度,于是,公元1653年,慈宁宫迎来了一位伟大的皇太后——孝庄太后。接着,一幕又一幕的传奇开始在此上演:比如“太后下嫁摄政王”的千古疑案,或者“四臣辅政,玄烨擒鳌”的传奇……
  史料记载,从这一时期开始直到满清统治中期,都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慈宁宫也经常为太后举行大型的宫廷仪式: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等喜庆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贺仪式。特别是太后寿辰,皇帝会亲自率众行礼,并和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礼节十分隆重。
  历史上,满清的许多皇帝都是出了名的孝顺,慈宁宫还上演过著名的“第25孝”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孝庄与康熙——孝庄太后患重病久治不愈,让不信神的康熙帝焦急万分,最后他放弃了自己的无神论信仰,在慈宁宫举行了一场类似于诸葛亮“禳星”般的庞大祭祀仪式,祈求上天让自己减寿,以换得祖母康复……这样的故事,在整个中国封建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75岁的孝庄去世后,康熙悲痛欲绝,下旨将棺椁停放在慈宁宫,还准备将慈宁宫改为孝庄停灵的享殿。众多大臣劝阻他,认为宫廷没有这样的规制,最终康熙只好作罢。
  不过,慈宁宫却在此后出现了异象,的确很少有人敢住。因为后来入住的太后、妃子们,有的说每天晚上都能听见奏乐声,有的说在墙上能看到宫女太监排队走过的影子,还有的说有一口井,白天往下看井底是石头、杂草,但晚上往下看,井底会出现水,水上倒映的不是自己的面孔……
  正所谓“三人成虎”,这些传说在宫中越传越玄,以致后来的太后、太妃们都不愿意住在慈宁宫,她们向皇帝进言,认为自己的身份有点“压”不住这座令人敬畏的太后宫。皇帝无奈,不得不为她们另辟它所居住。这之后,随着清王朝走向没落,国库空虚,慈宁宫的维护费用也逐渐降低,尤其是在道光时期,为了缩减宫中开支,慈宁宫甚至没有了维护费用,逐渐走向了寂静与衰落。
  寿康宫
  太后的真正住所
  既然慈宁宫几十年来无人居住,太后太妃们住哪里呢?答案是:太后宫区的寿康宫。
  寿康宫登上历史舞台,与另一位著名人物有关:她就是热播电视剧《宫锁珠帘》中的怜儿、《后宫甄嬛传》中的甄嬛,以及《还珠格格》中的老佛爷的原型——乾隆皇帝的生母崇庆皇太后。资料显示,乾隆帝即位后,当时的太后宫区只有慈宁宫和咸安宫。咸安宫被雍正皇帝改成了“宫学”(八旗子弟上学的地方),其他一些殿宇又有年老的妃嫔们居住。乾隆当然不能让自己的母亲没有地方住,于是决定把慈宁宫西侧的外墙拆掉,为崇庆皇太后专门建造一所寿康宫。
  在故宫未开放区域中,寿康宫规模不算宏大,但结构完整,设施齐备,是保存得比较好的一组建筑。崇庆皇太后在寿康宫居住的时候,乾隆几乎每天都来问安:在寿康左门下轿,然后步行进入寿康宫,最后跪在太后住的宫殿前问候起居。更夸张的是,在太后寿辰时,乾隆甚至亲自起舞为母亲助兴。
  据故宫文献记载,寿康宫享有极高的礼遇,有常驻大夫,备有常见药材,有厨师和卫士。皇帝每年还会派人送来至少20两黄金、2000两白银、124条名贵兽皮、400个银纽扣等,这也是所有后宫中的最高待遇。
  崇庆太后之后,寿康宫顺理成章地成了历代太后太妃们的养老之地,道光朝的孝和睿太后、咸丰朝的康慈皇太后等人都曾在此颐养天年。同时,皇太后们似乎都将寿康宫视为身份的象征,连清末那位权倾朝野的女人也不例外——慈禧太后在主政40余年中住过很多地方:储秀宫、长春宫……但即使是当时寿康宫已经衰落,慈禧依旧选择迁居寿康宫住了一段时间,为的就是彰显自己“伟大”的皇太后身份。
  寿康宫在封建时代的最后一次重修,是在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之后随着战乱,这里开始变得萧条、落寞,成为被遗忘的区域。最后一个住在寿康宫的人,并不是太后身份,她是瑜太妃赫舍里氏。宣统皇帝3岁即位,由隆裕太后抚养,隆裕太后去世,正是这位瑜太妃接着抚养退位后的溥仪。
  1924年11月5日上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及其妻妾被逐出紫禁城,瑜太妃以年老不便仓促行动之由,得以暂留故宫中,而她也作为代表,成为了最后离开故宫的满清皇族。11月21日,在民国政府接收人员的催促下,瑜太妃蹒跚着离开故宫,只剩下寿康宫中一堆取暖用的炉火还在燃烧。随后,寿康宫的大门也轰然关闭,至今未向世人开放。1932年2月5日,瑜太妃病死,终年77岁,她的葬礼场面隆重,成为北京街头出现的最后一次皇家丧礼……
  英华殿
  千金难求菩提饰
  或许是老太太们为了和残酷的宫廷斗争划清界线,所以太后宫区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佛教气氛浓厚。而英华殿和殿中的“菩提树”,就应该是她们的心灵寄托。
  英华殿位于故宫的西北角,目前也是非开放区域。在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当年修道成佛就是在菩提树下,所以一直被视为佛缘之物。菩提树原本为热带乔木,移植到北方很难存活——而英华殿的神奇之处就在于:院内的两棵“菩提树”一度根深叶茂,长势奇特,主干出土后又长出9条分枝,所以又被称为“九莲菩提”。
  这两棵树相传是明万历年间李太后种植。据史料记载,李太后一生信奉佛教,在京城内修建了很多寺院,现存最著名的就是高梁河畔的万寿寺,是万历皇帝根据母亲的要求大兴土木建成的。另外,阜成门外八里庄的慈寿寺以及永安塔、宣武门外的长椿寺,都是李太后下旨修建的。
  曾经,李太后还请回舍利子在英华殿中供养:相传北京房山石经山雷音洞内有穴藏石函,函中有隋代安放的3粒佛舍利。李太后请人将舍利迎入宫中供养了很长一段时间,再将其安置于原处。李太后的种种崇佛、好佛行为,被当时的大臣们颂扬为慈悲为怀,甚至宫中之人还将她视为菩萨化身。
  现在的英华殿前,还立有碑亭,上面刻着乾隆亲笔书写的《英华殿菩提树诗》:“何年毕钵罗,植此清虚境。径寻有旁枝,蟠芝经幢影。翩翩集佳鸟,团团覆金井。灵根天所遗,嘉荫越以静。我闻菩提种,物物皆具领。此树独擅名,无乃非平等。举一堪例诸,树已无知省。”(“毕钵罗”即是菩提树的意思)。
  不过,在故宫走访期间,故宫的工作人员还告诉了记者更多的答案:李太后因崇佛所植的“菩提树”其实并非真的菩提,只是外形相似罢了,这两棵菩提树,实为椴树的一种。但即使不是真的菩提树,它产下的果实——也就是宫里人口中的“菩提子”,向来都被视为收藏珍品,那“菩提子”穿成的饰物更是千金难求。在历朝历代,都流传着英华殿树有灵性的传说,传闻谁拾得那树上的“菩提子”,就能得到佛的眷顾……
其他文献
在历史上,人类的生存方式由最早的游牧式到穴居,再过渡到建造房屋定居,随后,有人开始将零散的房屋毗邻起来,当越来越多的房屋被聚集在一起时,城市就出现了。伴随着人类文明扩张的足迹,一个个大型城市拔地而起,可是随着种种问题的产生,人类又无奈地放弃某些家园,让它们在无尽的时间长河里,慢慢地随着沧海桑田沉没、风化……  亿万年的无尽岁月,固然久远到可以消磨一切,但是百余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沙漠完全吞噬一座城
【摘要】英语是中学教学中的核心科目,但英语的学习难度比较大,既要理解语法,也要记忆单词,在很多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两极分化的内容。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中学英语教师就需要立足新课改的标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创新英语教学方式,积极探寻适合时代发展特点英语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和兴趣,解决好两极分化问题,为培养和健全学生必备的英语素质而奠定坚实的基
【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在倡导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英语阅读所占比重逐渐加大,阅读能力与素养越来越受到关注,这要求教学做到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研究英語阅读教学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翁秀珍,浦城二中。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语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国内外热门的教育话题,指學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提出六项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思辨能力。本文展示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以及评价方法,最后就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尹亚东,女,天津职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有一种神奇的宝树叫做摇钱树:它上面“长满”了各种金银元宝,只要摇一摇,就会掉下来。为了能获好运,不少地方在过年时都有做“摇钱树”的习俗,用以预示来年红红火火、财运滚滚。  不过,民间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摇钱树确实存在。1990年,在绵阳市郊的何家山,人们在一座汉代古墓里就出土了一棵摇钱树:这棵树由青铜铸造,树冠分为七层,最顶端是凤鸟,下面各层是各种瑞兽的造型,以及成串的钱币造型,树
【摘要】100多年来,翻译界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这三大翻译标准的内涵和来源进行了多种阐释和猜测。一些学者认为严复的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18世纪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严复、泰特勒的翻译理论,揭示中西翻译理论研究发展不断交流、互通、融合的过程。  【关键词】信、达、雅; 翻译三原则  【作者简介】汪晶(1981.04-),女,四川都江堰人,四川外
大部分人对海南的唯一印象就是海,但走过海南中线才知道,海南还有众多关于山的传奇:传说中压了孙悟空500年的五指山,深山黎村里绣面纹身的黎族老妪,还有神秘的蛇图腾,盛大的“闹军坡”……那罕见的奇风异俗,都能在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南中线上体验到……  海南中线,指的是从三亚向北,穿越五指山、琼中、屯昌等地到达海口的旅游线路。这一区域的地理特征主要是多山,因而成为喜欢探险登山的背包族的最爱,著名山脉包括海南
牛油果属于樟科,也是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果仁含油量8%~29%,是一种不干性油,没有刺激性,酸度小,乳化后可以长久保存,除食用外,也是高级护肤品以及spa的原料之一。  牛油果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果肉拥有浓郁的牛油味。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水果由于皮表面粗糙,如同鳄鱼的背,所以又有一个颇为粗犷的名字:鳄梨。  在西班牙人征服美洲之前,这种水果就已经在中北美洲被广泛种植。到了20世纪初,人们发现牛油果易于嫁
希特勒曾亲自下令,让探险家海因里希·哈勒带领党卫军秘密前往西藏的“沙姆巴拉”——即冈仁波齐神山,他相信神山中隐藏着世界的轴心,可以让纳粹德国拥有不可一世的“不死军团”。  玛旁雍错和拉昂错是一对颇具诡异色彩的“双生花”:藏民们认为,玛旁雍错的湖水是圣洁的,可以洗去恶习和罪孽;拉昂错在平面图上看着像一张剥开的人皮,代表了黑暗,会给人带来厄运。  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色雄都会举行神圣的换经幡仪式,据说
【摘要】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高校英语听力教学要突破传统思维,适应新趋势,探索新的听力教学方法,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技术,能够优化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基于互联网环境来探究高校英语听力教学,并提出一些教学方式,以此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英语听力  【作者简介】陈小红(1983.02.16-),女,汉族,琼台师范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