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领域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进入中年级,一切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升入三年级以来,许多家长忧心忡忡:低年级我的孩子的成绩都很优秀,怎么到了三年级下降许多呢?这简直就是“高台跳水”. 还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低年级时都挺优秀的,也很听话,为什么到了中年级,孩子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总也不听话了呢?是老师教得有问题,还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初期和马鞍期,身心正发生一系列变化,已完成了幼儿期向童年期的过渡,幼儿期的年龄特征已基本隐去,显示出了童年期的年龄特征.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 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产生动摇. 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 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1. 运用“认知失调效应”,正确认识和评价学习环境
  “认知失调效应”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持自己观点和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倘若在人们的观点或信念中表现出不一致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许多孩子都感觉到学习内容的增多,但对于中年级的学习内容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系统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显得被动应对,由此带来较大心理负担,影响着学业成就. 教育要讲究策略,聪明的老师们不妨让学生打破旧有的不良协调,产生认知失调,然后通过调整失调,使其达成新的良好的认知协调. 通过比较差异来使学生认识新学习环境的特点,了解中年级阶段学习的任务、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过程的特点,使孩子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可能出现的学习绩效波动,避免出现焦虑情绪;通过寻找相同点来寻找学习活动的承继性,使学生能稳定情绪,扬长避短,避免因无所适从而出现焦虑情绪. 其次,要鼓励和指导孩子探索适合中年级学习特点的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改进以前一些不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运用“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
  “超限效应”表现为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人们心理的极不耐烦或反抗. 中年级的孩子独立性、自主意识逐步增强,当孩子犯错时,父母或老师会一次、两次甚至多次重复对一件事的批评,导致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到反感厌恶的地步,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另外教师在讲课时也应努力避免“超限效应”发生,人们常说“磨刀不费砍柴功”,但如果每天都磨,不仅占用了砍柴的时间,而且会将砍刀磨成薄片,失去砍柴的功能. 对学生的批评而要讲究“布白”艺术,对学生的评批点到而止,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即使非要再次批评,也应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说法,不要简单地重复,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学生也乐于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只有这样,才能使成长中的孩子把我们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3. 运用“连锁塑造效应”,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连锁塑造效应”就是指通过小步骤反馈来达到目标.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关键期. 衡量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强,不是看他行动的早晚,而是看他在该行动的时候能否果断地按事先制订的计划行动. 一个人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良好意志品质,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要有对孩子进行长期连锁塑造的观念,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为学生学习复杂的、较难的知识提供实现“跳一跳,摘果子”的方法,那就是分解学习目标,通过设计小的步骤,鼓励孩子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孩子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让学生“跳一跳”后就能摘到“小果子”,“小果子”积累多了,就实现了大的目标. 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遇到困难时倾向于放弃完成任务,从而影响自己的意志力.
  低中学段衔接时期的孩子,心理是脆弱的、复杂的. 作为教师,我们关注孩子的心理,做好教育和心理的超链接,促进学生顺利健康地成长!教育重视的是“以人为本”,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孤立片面地看待孩子的成长教育,只能是镜月水花. 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不仅关注教材的衔接、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上的衔接、管理方式上的衔接以及思想方法的衔接,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上的这个“衔接点”,从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适当的指引,引导学生轻松地渡过这个关键期!
其他文献
【摘要】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其实从数学来讲,这个故事就是体现出了转化思想.在文中这主要就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曹冲称象;转化思想;应用  在中国,《曹冲称象》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年仅六岁的曹冲解决了当时很多有名之士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称一称大象有多重.其实,方法很简单,用石头代替大象的重量,然后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导入的价值进行分析,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两个方面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的价值,并提出“开门见山”导入法,“巧妙激趣”导入法以及“启发规律”导入法等高中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精心设计;高中学生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存在着忽视教学引导价值的问题.这种问题的长时间存在会严重影响学
【摘要】 特殊值解决含参数函数是奇(偶)函数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后必然会碰到的一类题目,而此类题目也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学生在解题中却经常会出现利用不等价的转换来进行解题这样的错误.  【关键词】 奇(偶)函数;教学;严密性  例如用f(0)=0来代替函数是一个奇函数等.对于这样的错误,作为教师的我们除了发出“讲了n遍了,还是错错错”这样的抱怨外,是不是也该反省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统一
【摘要】 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上,适应个别化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课堂策略,因材施教,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把课堂空间真正还给学生.  【关键词】 巧用;风景;精彩  多媒体可融形象、生动、新颖、趣味性为一体.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
【摘要】 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多样化的数学练习、教辅书的合理运用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四个方面指导学生课后的数学活动,帮助他们能更好的利用好课堂下的这段时间,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 数学兴趣;多样化练习;教辅用书;数学阅读  目前高中学生得到教学知识来自于两方面,一是老师的传授,二是学生的自我积累及发展.江苏省2010年出台的“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会”政策,为
【摘要】让数学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数学的价值的体现.让学生在经历或对以往生活经验的回顾中,才能获得数学探究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促进数学思维、数学情感、数学价值观的进步和发展.本文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阐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本质内涵和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创新;实践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
【摘要】 数学是一门关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画图解题技巧可以说是引导学生攻克解题的最直接的也是最常用、最便利的一种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形成画图思维,掌握画图技巧,有助于学生形成灵活思维的能力和活学活用的数学学习价值.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低段;画图策略;思维发展;兴趣提升  当前来说,伴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一线教师对于课堂成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与第一定义是等价关系. 可以做数学推理的起点. 但是,在以第二定义为题材高考题的标准答案中,总是避简就难,对数学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运用它解题简单,用几例解题示范,希望能对数学学习有所裨益.  一、第二定义中的焦半径公式,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例1 (2014全国卷新课标Ⅱ理科20题)设F1,F2分别是椭圆C: = 1(a > b > 0)的左右焦点,M是x上一点且 MF2
【摘要】 常言道,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动力”. 数学学科是以判断、归纳、推理为主要思维手段的基础性学科. 笔者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针对创新理念方面开展了分析研究,认为应当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情感意识教化,让初中生愿意创新;二是积淀数学解析技能,让初中生能够创新;三是巧借案例发散特性,让初中生有效创新. 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新课改;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说、爱问、爱动、爱玩,童心十足. 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他们易于以自我为起点进行数学知识的构建,他们乐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知识的理解,他们需要不断地激励和表扬来维持课堂学习. 然而纵观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成人化”的意味很浓,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古语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作为低年级教师平时教学中做到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言行保持童化,以儿童视角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