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小学生低年级英语复习课实效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e3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规律显示:语言的使用频率越高,越容易被记住,因此复习对于语言学习尤为重要,它不仅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语言材料作一番整理,而且使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深化和提高。在低年级英语复习课上,老师大多主要以练习、反复重复的口头操练,机械背诵单词等方式让学生去记住语言点和语言知识,学生在这种复习模式中思维是被动的、甚至是停滞的,这样不仅收不到复习应有的效果,反而导致课堂活动效率低下:因此复习课也是老师头痛、学生厌烦的一个难题。
  一、影响低年级英语复习课实效的因素分析
  (一)缺乏新鲜感和趣味性
  新授课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内容,透着许多神秘和惊喜,为了吸引提高学生的兴趣,老师常常绞尽脑汁、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学生也因此充满期待和好奇;相比之下,复习课上的内容是学过的,这样的课堂也让学生司空见惯、了如指掌,这样的反差也让学生对复习课失去期待、失去兴趣。
  (二)学生获得的成就感不如新授课
  学习成兢感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犹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在新授课上,在老师的调动和竞争的气氛里、学生喜欢薪内容的挑战性,而且老师在复习课上更多的是设计一些对所熟悉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口头练习或枯燥的笔头练习作为主要的课堂活动,最后由老师公布答案,这样的模式,学生的激情和成就感相对也减弱。
  (三)容量大以及内容杂
  复习课的目的是把知识巩固、归纳、整合与运用,而复习课上的重难点较多,很多时候知识点之间不大,因此在设计复习课的时候我们容易只注重内容的全面和知识性的严谨而忽略语言的整体性和学生技能的培养,学生也容易在繁多的语言知识点中产生混乱,反而达不到复习巩固的效果。
  (四)学生之前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接受能力及课后的学习情况等有所不同,如果在复习课上,老师照样一刀切,对所有层次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任务以求达到同等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活动容易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消两极分化局面的加剧。
  二、提高复习课有效性的方法
  (一)抓住情景主线,突出重点难点
  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是复习、巩固和梳理以往所学的知识。但是这个目的并不是要让复习课成为单纯的练习课、枯燥的语法课或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就是哪儿”的随意课,更不是遍地开花没有重点的流水课。
  (二)用好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的整合、提升
  在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将本单元学过的内容简简单单、原封不动地“传”给学生,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带着自己的知识沉淀去分析教材、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因此,一节精致的复习课需要教师独具慧眼,用精巧的心思寻求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并在情境中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三)关注学生,精心设计多种形式教学活动
  1、关注低年级学生好奇、好活动、爱表现等持点
  低年级学生天性爱争强好胜,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在复习课中我们可以采用组与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看图说单词、猜单词、写单词、抽签唱歌、读书、背诵、回答问题等这样既能全面复习知识。
  2、关注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离不开思维,课堂学习更离不开思维。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个平静的湖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的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就好比投入湖中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开启了学生的心扉。
  【案例】在复习“谈论周末”时是这样引入的:
  T: On weekend we’re busy. We can’t play computer games.
  What can’t you do?
  Ss: I can’t.( watch TV\play football)
  T: I have to read books.
  Ss: I have to……
  T: On weekends we have no classes.
  I often watch TV and listen to music. So I like weekends.
  Ss: I like because I can.
  3、注重设计,“巧”字贯穿于课堂
  巧妙设计活动把语言整合并运用到实际中现用的教材一般以一个话题为一个单元,而单元之间不一定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复习各个单元知识点的时候,老师难免分开独立地去复习,导致一节课出现多个情景或多个孤立的语言点,学生很容易顾此失彼,达不到全面掌握的效果。
  (1)巧导入,激情趣
  课堂的导人环节是否有效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有效的导人能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体系,从旧知到新知,采用活泼的chant .动感的 TPR 、欢快的气氛,很容易将学生的心牢牢抓住。
  【案例】在“My days of the week”复习课中,导人设计别具一格。从歌曲 “If You’re Happy”开始,让学生跟着节拍一起做动作:“Clap your hands、Stamp your feet .”这样的动作简洁自然,易学易做,学生正有点high的时候,老师接着和学生玩起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T: 1,2,3.We are the same. 与教师同样出示“剪刀”的学生顿时眉开眼笑,而其他学生更是憋足了一股劲:我也行!
  T:3,2,1. We are different.争强好胜、表现欲强,是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老师通过这种巧妙的导人,让学生熟悉了“same”和 “different”,为下文描述两个生活态度截然不同的男孩埋下了伏笔: 可谓是独具匠心。
  (2)巧过渡,连下文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紧密相联的教学情境能构建有效的信息沟,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然而一节课由多个教学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如何使这些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就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教学过渡。
  (3)创语境,巧训练
  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环境,小学英语的单元复习课也不例外。
  【案例】在“How do you go to school?” 复习课中,老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红绿灯”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由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可以遇到红绿灯,所以他们对“红灯停,绿灯行”的感受非常深刻。此时在老师营造的逼真的情境中,学生仿佛也随着 “Country Mouse”坐着公交车来到了红绿灯前。
  英国一位教育专家对教学中学生的状态做过这样的描述:You tell me,I forget! You show me. I remember! You involve me,I understand!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根据不同的复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主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积极有效的课内外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英语复习课重新找回支点,使之变得富有创意。
  总之,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要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创设情景,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选择不同的媒体手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帮助学生复习、梳理和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拓展.使复习的效果不断地提高。
其他文献
多媒体课件以其画面丰富、声形并茂、生动有趣等特点。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多媒体仅仅是工具和手段,教师必须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认真研究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课件,灵活选择课件的应用模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我校课题《冀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的研究》的实验研究中我们构建了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应用模式,与读者共同探讨、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模拟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在快速步入教学的课堂。品德课堂教学特点是讲究明理、激情、导行。其中特别强调道德情感的激励,强调情境教学手段的应用,强调情感在道德教学中的作用。而信息技术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来接受和表现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所需要的处理,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更加简单化、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和具体化。 
均匀带电细圆环是电磁学理论及应用中的基本模型,研究其产生的电场在空间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由电势的叠加原理,首先推导出均匀带电细圆环在空间任一点的电势表达式,并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学会和掌握最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深化学科的教学,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努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执教语文课时,针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我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找到一些有效整合方式: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围绕“数学问题”这一主题,寻求切实可行的解题策略,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灵活的理解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能合理地应用问题。从问题提出——解决及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具体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
[摘 要]以往教师常常用自己“如花妙嘴”,来解剖教材,从各个角度把教材剖析的七零八落,全无“美感”。学生变成“注水鸭子”,更无情感可言。其实,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有些词语虽不深奥,却用得传神,可以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意会。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引导学习进行言语的感知,使他们懂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者情感的抒发和渲泄。  [关键词]心理 入境入情 朗读技巧  现代语文教学中有个比较流行的字眼词“语文味”
[摘 要]效率就是生命。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当今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这一点更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捷径之一。  [关键词]学习 兴趣 课堂 高效  中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这种认知倾向,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对感兴趣的内容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出神入化;而对那些自认为兴趣索然的东西,则心不在焉,甚至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或者是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