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对抛体运动的研究

来源 :物理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ffv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伽利略(1564~1642)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1632年发表了一书,1638年又发表了一书.书中,涉及到了现代力学中的许多概念、定理和公式.通过解读伽利略的相关著作,我们不仅能够深刻地了解伽利略的工作和思想,而且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那些公式、定理的含义,下面笔者就以抛体运动为例探析伽利略的工作和思想.
其他文献
现代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编写不求以“简明、轻快”的方式给出知识的结论,更加注重从情景的建立,促进个体在学习中的活动过程和思维过程.新型课堂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实践者又
在笔者的教学中遇到这样一题:如图1所示,电源电动势E=10 V,内阻r=20 Ω,固定电阻R1=20 Ω,R2=90 Ω,R0是可变电阻,R0的最大值为400 Ω.在R0由零增加到400Ω的过程中,求:
2001年7月11日在甘肃省肃南县祁青乡发生了MS5.3地震,经震后现场考察,总结了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烈度与震害、发震构造等基本特征.
人教版课标教材必修1第4章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所给参考案例有3个缺陷.(1)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恰恰在合力上出
众所周知高考中的典型试题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然而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各省市依据自身的教育实情采用了自主命题的方式,每年高考试题的份数在呈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
本刊2008年第8期刊登了一文(下称“六文”),文中对如下一道联考试题的答案m2=3m1提出疑议,认为本题的正确答案不是n=3,而是n→∞.
图像法是高中物理处理问题一种基本方法,利用图像解题直观,物理过程清晰明确.利用物体的运动图像求解运动规律是处理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方法.提到图像法,我们很容易想到物体运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3版,2009年7月第11次印刷的《物理》共同必修1,第4.2节家庭作业与活动第5题.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1].物理学史在这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因为
“简单的设计性实验”是高考物理考试说明对考生实验能力的明确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应对高考题中的“简单的设计实验”时,感到不是很简单;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对“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