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转化”的策略渗透在日常教学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47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是六年级上册教学的一个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中,“转化”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不同的年级段、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适当运用,起到把没学习的内容用已学知识去解答,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等作用。
  案例一: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两位数乘法时,教材中原来的例题是要求计算12乘以28的结果。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会计算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以整十数。于是,我在例题的出示上稍微变了一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盒子,表示有10支钢笔,问学生:“如果每支钢笔28元,老师要买这一盒钢笔一共要多少钱?”
  生:“28×10=280(元)。”
  师:“如果我只买2支,要付多少钱?”
  生:“28×2=56(元)。”
  师:“如果我买了一盒10支后,又买了2支,我一共付了多少钱?”
  生:“280 56=336(元)。”
  师:“我一共买了多少支钢笔?每支多少钱?”
  生:“买了12支钢笔,每支28元。”
  师:“买了12支钢笔,每支28元,一共要多少钱?我们如何列式?”
  生:“28×12。”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乘法算式?”
  生:“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师:“我们现在会计算这样的算式吗?”
  生:“不会。”
  师:“我们回过来再看一下刚才我们分步来计算的情况,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就有学生起来说:“我们可以把12支钢笔分成10 2,一支28元,十支就是28乘以10等于280元,还有2支,28乘以2等于56元,一共就是280元加56元等于336元。”
  师:“讲得非常好,虽然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我们还没有学习,但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以整十数,我们可以把原来的题目适当转化,变成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计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看计算结果是不是和刚才的同学说的一样。”
  我通过把例题适当地变化,一方面使学生明白,对于一些我们没有学习的知识,我们不是束手无策,有时可以往学过的知识上“靠”,用已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了所要学习的知识,比如刚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分解,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两位数乘法的算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时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案例二:
  在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个班级里有男生20人,比女生少1/3,班级里一共有多少学生?”我首先请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一起交流。
  生:“先设女生人数为X人,X-1/3X=20,算出女生有30人,再求出一共有50人。”
  在肯定了学生给出的方法和答案后,我问学生:“做这个题目,我们要转几个‘弯’,才能把答案求出来,你能不能少转几个‘弯’,把正确答案做出来呢?”
  一开始,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思考。我给了他们一些提示:“题目中的那个分数,你可以怎么来利用它呢?”
  稍微点拨后,就有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比的知识,把男生比女生少1/3,转变成女生是男生的3/2,这样可以用一步乘法计算出女生人数,再算出全班人数。”
  师:“这样一变以后,是不是又简单了点。大家想想,这是不是最简便的了呢?”
  可能是受了前一个同学的二度启发,不久就又有同学起来回答:“我觉得还可以简单点。”
  师:“怎么做?”
  生:“因为女生比男生多1/3,根据比的知识,我们可以把女生看作3份,男生就是2份,那么全班人数就是5份,男生就是全班人数的2/5,再用20÷2/5就可以求出全班人数了。”
  师:“说得非常好,思路、条理非常清晰,对于一些两步或更多步计算的分数题目,我们可以适当地处理一下题目中所给出的各个量之间的分数关系,把问题和已知条件之间的间接关系转化成直接关系,达到简化的目的。”
  虽然转化的策略是在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才正式向学生介绍,但其实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已经先运用了,如教材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和圆面积的计算,就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将三角形、梯形转变成平行四边形,将圆转变成类似长方形,等等,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尝试解决,引出新知识。
  “转化”,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解体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未学知识,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稍微简单些,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些。所以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渗透一下“转化”策略,使学生准确、灵活运用,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离不开情感教育的渗透。本文探讨了职高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渗透问题。  关键词: 职高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 渗透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今的职教数学教学中喜欢数学的学生很少,这种现象令人担忧也令人深思。不难发现,这与教学中不注意数学的趣味性、应用性是分不开的。而人才结构的缺陷恰恰表现在缺乏数学的直觉意识、幻想与想象能力、审美能力
摘 要: 习题教学作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能力、品质、思想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作者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习题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进行了一些论述和尝试,指出应从学习能动性、探究实效性、思维发散性等三方面进行教学。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习题教学 学习能力 有效提升    数学习题是概念完整化、具体化的体现,是概念体系丰富和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道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内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进行探索,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情绪,并在艰苦的探索中获得成功。而学业上成功的快感又会产生新的兴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把学生从“苦学”数学的大洋中带入“乐学”数学
一、兴趣教育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1.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内部原动力。它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开启眼、耳、鼻、口、手等器官的活动,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心理活动;能够最佳获得知识信息,使智力得到显著发展;能使学生在刻苦学习中克服疲倦和困难,并产生乐趣,使学习从被动到自发吸取知识营养。因此,有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这就要求教
在新课程讲究教学效率的背景下,“怎样构筑高效的数学课堂”成了数学老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就是以学生收获多少为标准,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最多的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我在从事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一种教法,一种学法,对一代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好的课堂就像一架梯子,它能让学生通往成功。因此,构建一种充满活力、创新、高效的数学课堂是很有必要的。  一、课堂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但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有效性教学,这是目前课改热点问题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少做表面性的文章,要敢于去创新尝试,要有实质性的研究,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一、要善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
摘 要: “分层练习”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习惯、严谨的作风起到良好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平方差公式为例,讨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强化训练系列题组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分层练习” 数学课堂 教学例谈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设计出开放性问题和探索性问题,应用数学知
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到学生能否发展和新课改能否实施。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并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一些看法。  一、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一语道破了教学的真谛。只
本文作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教学情况进行了解,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反思教学问题,改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