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这两个基本特点是辨证统一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科学灵活地引导和落实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寓掌握工具性于提升人文性之中,获得工具性与人文性双赢的效果。那么,新课程下如何生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教学课堂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在朗读感悟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支玉恒老师一再强调,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过去比较注重朗读的表现,通过朗读表现某种情感、某种氛围、某种情境,但这仅仅是朗读的部分功能,经过课改,我悟到了朗读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就是朗读的理解和感悟,即工具化功能。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反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重点句段。我反复地用自己的范读向学生传递不同语句的不同语感,让学生反复体会、跟读、揣摩、领悟。渐渐地,教师的语感变成了学生的语感,不同的语感表达了不同的语言情境和思想内涵。如,我绘声绘色地读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一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这个感觉就是他们从老师的语感中听出来、悟出来的理解。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语言作为一个工具所起到的作用,那么它在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就与人文性统一了。
二、在品词析句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丁有宽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根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实质上就是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忘品词析句。如课文《自然之道》的第八自然段有这样一句: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教学中,我把“悲叹”换成“感叹”,引导学生加以比较,使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一个“悲叹”充分表达了因为我们不按规律办事,而使许多海龟无辜受伤害的那种伤心、难过的心情。而“感叹”却没有这么强烈的表达效果。这样的换词比较训练,培养了学生对语言运用的情趣韵味感。
三、在质疑问难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思考的本领是在思考的训练中形成的。“疑”是思维的起始,有疑才有探究,有探究才能解决疑问。
我在执教《中彩之后》时,抓住文中父亲的心理活动,设计出“父亲中彩之后为什么不高兴?他当时会想些什么?”等穿透全文,提炼父亲情感变化的问题,激发学生读书,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时间去深入地换位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口头语言得到了训练,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深化——这是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学生流露的不再是“无病呻吟”,而是在主动积极的逻辑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文中父亲诚信的为人已不难被学生理解了。毫无疑问,这又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工具性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四、在实践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呢?
我习惯宏观上把握语文和人文的关系,每一篇文章都要力求找到课文的“领子”,所谓“提领一顿皆顺”。如执教《大瀑布的葬礼》,我抓住“写演讲辞”这个领子串起整篇课文的教学。写演讲辞并不仅仅作为一个教学步骤来完成,而是把它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先推测演讲辞的内容,再揣摩课文规范的语言,然后写演讲辞内化课文语言,最后進行升华。演讲的过程,包括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包含人文性特点。在这样的演讲中,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总之,在每次训练中,我们应灵活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境之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一起去观察、体悟、想象,要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既要带领学生展工具之羽翼,又要引导他们沐人文之芬芳,让人文性与工具性在阅读教学中和谐共振。
一、在朗读感悟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支玉恒老师一再强调,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过去比较注重朗读的表现,通过朗读表现某种情感、某种氛围、某种情境,但这仅仅是朗读的部分功能,经过课改,我悟到了朗读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就是朗读的理解和感悟,即工具化功能。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反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重点句段。我反复地用自己的范读向学生传递不同语句的不同语感,让学生反复体会、跟读、揣摩、领悟。渐渐地,教师的语感变成了学生的语感,不同的语感表达了不同的语言情境和思想内涵。如,我绘声绘色地读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一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这个感觉就是他们从老师的语感中听出来、悟出来的理解。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语言作为一个工具所起到的作用,那么它在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就与人文性统一了。
二、在品词析句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丁有宽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根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实质上就是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忘品词析句。如课文《自然之道》的第八自然段有这样一句: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教学中,我把“悲叹”换成“感叹”,引导学生加以比较,使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一个“悲叹”充分表达了因为我们不按规律办事,而使许多海龟无辜受伤害的那种伤心、难过的心情。而“感叹”却没有这么强烈的表达效果。这样的换词比较训练,培养了学生对语言运用的情趣韵味感。
三、在质疑问难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思考的本领是在思考的训练中形成的。“疑”是思维的起始,有疑才有探究,有探究才能解决疑问。
我在执教《中彩之后》时,抓住文中父亲的心理活动,设计出“父亲中彩之后为什么不高兴?他当时会想些什么?”等穿透全文,提炼父亲情感变化的问题,激发学生读书,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时间去深入地换位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口头语言得到了训练,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深化——这是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学生流露的不再是“无病呻吟”,而是在主动积极的逻辑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文中父亲诚信的为人已不难被学生理解了。毫无疑问,这又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工具性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四、在实践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呢?
我习惯宏观上把握语文和人文的关系,每一篇文章都要力求找到课文的“领子”,所谓“提领一顿皆顺”。如执教《大瀑布的葬礼》,我抓住“写演讲辞”这个领子串起整篇课文的教学。写演讲辞并不仅仅作为一个教学步骤来完成,而是把它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先推测演讲辞的内容,再揣摩课文规范的语言,然后写演讲辞内化课文语言,最后進行升华。演讲的过程,包括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包含人文性特点。在这样的演讲中,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总之,在每次训练中,我们应灵活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境之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一起去观察、体悟、想象,要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既要带领学生展工具之羽翼,又要引导他们沐人文之芬芳,让人文性与工具性在阅读教学中和谐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