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工具之羽翼 沐人文之芬芳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k213071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这两个基本特点是辨证统一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科学灵活地引导和落实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寓掌握工具性于提升人文性之中,获得工具性与人文性双赢的效果。那么,新课程下如何生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教学课堂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在朗读感悟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支玉恒老师一再强调,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过去比较注重朗读的表现,通过朗读表现某种情感、某种氛围、某种情境,但这仅仅是朗读的部分功能,经过课改,我悟到了朗读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就是朗读的理解和感悟,即工具化功能。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反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重点句段。我反复地用自己的范读向学生传递不同语句的不同语感,让学生反复体会、跟读、揣摩、领悟。渐渐地,教师的语感变成了学生的语感,不同的语感表达了不同的语言情境和思想内涵。如,我绘声绘色地读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一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这个感觉就是他们从老师的语感中听出来、悟出来的理解。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语言作为一个工具所起到的作用,那么它在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就与人文性统一了。
  
  二、在品词析句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丁有宽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根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实质上就是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忘品词析句。如课文《自然之道》的第八自然段有这样一句: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教学中,我把“悲叹”换成“感叹”,引导学生加以比较,使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一个“悲叹”充分表达了因为我们不按规律办事,而使许多海龟无辜受伤害的那种伤心、难过的心情。而“感叹”却没有这么强烈的表达效果。这样的换词比较训练,培养了学生对语言运用的情趣韵味感。
  
  三、在质疑问难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思考的本领是在思考的训练中形成的。“疑”是思维的起始,有疑才有探究,有探究才能解决疑问。
  我在执教《中彩之后》时,抓住文中父亲的心理活动,设计出“父亲中彩之后为什么不高兴?他当时会想些什么?”等穿透全文,提炼父亲情感变化的问题,激发学生读书,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时间去深入地换位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口头语言得到了训练,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深化——这是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学生流露的不再是“无病呻吟”,而是在主动积极的逻辑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文中父亲诚信的为人已不难被学生理解了。毫无疑问,这又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工具性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四、在实践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呢?
  我习惯宏观上把握语文和人文的关系,每一篇文章都要力求找到课文的“领子”,所谓“提领一顿皆顺”。如执教《大瀑布的葬礼》,我抓住“写演讲辞”这个领子串起整篇课文的教学。写演讲辞并不仅仅作为一个教学步骤来完成,而是把它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先推测演讲辞的内容,再揣摩课文规范的语言,然后写演讲辞内化课文语言,最后進行升华。演讲的过程,包括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包含人文性特点。在这样的演讲中,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总之,在每次训练中,我们应灵活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境之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一起去观察、体悟、想象,要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既要带领学生展工具之羽翼,又要引导他们沐人文之芬芳,让人文性与工具性在阅读教学中和谐共振。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长期以来,我一直努力尝试在习作指导中融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比赛等活动,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写,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境界。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修订本)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习作2”是要求学生写一次比赛活动的作文。课本通过一篇《决赛》的例文与“写作指导”对学
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以下简称《概要》)可以算作最早出现的一部系统论述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也是20世纪前30年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标志性学术成果。《概要》的正文包括6篇23章,内容涉及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建构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概要》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有着诸多启示,本文拟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了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有效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很多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尝试性地对课内课外的文本进行重组与整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相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语文课堂不再是死水一潭,而是变得热闹、丰富、活泼、多元起来。新的理念、新的追求,尤其是“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师们不再照本宣科,出现了“用教材教”的新气象。诸多“用教材教”的设计频频亮相于课堂,令人目不暇接。新事物的出现与流行令人欣喜,然而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对各种“用教材教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4》安排的作文训练是:“观察一种你喜爱的植物,重点观察植物的干、枝、叶、花及其颜色。观察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然后,写成一个片段。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状、颜色,以及为什么喜欢它。要做到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这次作文训练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三点:1.通过细致观察,抓住植物形状、颜色的特点写具体;2.写出为什么喜欢它;3.按照一定的
【关键词】家乡文化生活,学习任务群,教学活动化,活动语文化  自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颁布以来,特别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在部分省市正式使用后,当前的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在理念构建层面确实彰显了革故鼎新之态,但由于广大语文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所体现的新理念的理解还不到位,加之将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目前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中,还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没有准确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本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的情怀。    设计理念  遵循新课标理念,根据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文包诗),本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发现、质疑、研
[目标预设]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流程]  课前放送别音乐。  一、词语再读,链接古诗  1 朗读词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黄鹤楼送别》,今天我们再来读读(贴题,学生读题)。对这些词语还有印象吗?谁来读读?  (出示词语)烟雾迷蒙依依惜别 誉满天下永世不绝按捺不住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命题,是新课标指引下的新评价方式的体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以新课标精神为准绳,不断探索语文考试命题的新思路,寻找顺应课改趋势、引领课改方向、彰显课改特色的命题方式,让考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一、导向上——引领一个方向    这个方向即“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换而言之,就是引领教学的方向,为教学服务。  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认识问题:到底是考试为教学服务,还是教
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从1982年提出,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三十多年来,语文教育界革故鼎新,观念纷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钱梦龙等老一辈名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艺术并没有过时,而且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种种异化现象仍发挥着重要的纠偏作用。  《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一书选人16个课例,大致涉及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种体式,按“经典回放”“品读沙龙”“研读感悟”的编写体例,既展示了经典课例的魅力,又呈现了编写组老师的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