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是学生接触化学课后的第三个章节。在这个单元教学中,总的教学构想就是将知识和实际相联系,宏观和微观相沟通,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掌握水的构成,知道怎样更好地利用水和爱护有限的水。选材上多运用学生身边的实际,调动学生探索和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在教学设计上,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导入新课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开始这一单元时,教师要提前搜集素材,开课让学生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洁白无瑕的南极,奔腾不息的长江,壮观秀美的冰山,让学生感受到水的力量和美,让学生知道水对于所有生物的重要性。反过来,在导入课题“爱护水资源”时,播放工业污染致使河流内生物灭绝;某些工厂严重污染地下水,造成当地居民重金属中毒;西北由于严重缺水,导致土地快速沙漠化的视频。充分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使学生能看到自己视界以外的东西,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水、利用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讲解新课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本单元中,水就在每个同学的身边,但对于学生来说,对水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认识,所以要做好实验,让学生从宏观的水,认识到微观的水,从分子和原子的层面去了解水的组成。例如在讲解水的组成时,我们就要把演示实验电解水做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电解后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例是2︰1,然后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进盛气体较少的试管里,结果小木棒燃烧了起来;而气体较多的试管需要我们用手指堵住试管口,并且口向下,结果试管靠近酒精灯火焰后,放开手指,出现了爆鸣声,我们就要告诉学生,让小木条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出现爆鸣声响的气体是氢气,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装氧气的试管我们可以口朝上,而装氢气的试管必须口向下呢?为以后的密度讲解埋下伏笔。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多重复几次实验,让学生观察几次点燃氢气时声音响的情况,如果声音比较小,说明纯度比较高;如果爆鸣声大,说明制出的氢气纯度不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提示学生:任何可燃气体或者可燃粉尘(如煤粉、面粉),一旦和空气混合,达到总体积4%~74.2%,点燃时就会发生爆炸,所以当可燃气体发生泄露时,要杜绝一切火源,以免发生爆炸。对于学生来说,一切知识都是新的,老师关键的做法在于提示和引导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讨论课题“水的净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村边的小河或者池塘取几杯浑浊的自然水,把取来的水放置在四个烧杯中,其中的两个加入两勺明矾粉末,然后充分搅拌溶解,静置10分钟,学生可以观察到有沉淀物形成,再取出一张圆形滤纸,放入漏斗中,教师把放入明矾粉末的烧杯水,通过漏斗进行过滤,这个时候让学生对比两个没有处理过的烧杯的水和放入明矾粉末的水,看它们清澈度有什么区别,让学生看看过滤纸上有什么物质。这个时候,教师就及时提出水的净化的必要性,让学生联想市场上家用净化器的原理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水中的杂质,达到净化的目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提问学生:是不是经过简单过滤的水就可以饮用了呢?比如我们从深井中取的水,看起来很清澈,但我们家庭用的水壶的底部和侧壁会有厚厚的水垢呢?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向学生提出“软水”和“硬水”的概念,然后取两个烧杯,分别装入蒸馏水和普通水,把等量的肥皂水滴加到两个烧杯中,搅拌,可以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会发现软水的泡沫比较多,而硬水的泡沫比较少,而且有浮渣。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使用硬水给生活和身体带来的危害,如经常喝凉水,里面含有可溶性钙,就会在人体中沉积,形成结石,给人体带来危害;工业锅炉长期使用硬水,形成的垢质物如果不及时清理,容易引起管道变形和损坏,严重时还可以引起爆炸。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水的净化的必要性,提出净化水的方法,学生就容易接受了。
第三,课后要布置调查报告,让每个学生调查用水以及身边水污染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迫切感到节约水、爱护水的必要性,从而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如让学生回家自己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简易净水器,试验它的净化效果;布置学生做一份家庭用水调查报告,让学生自己提出节约用水的方法;还可以布置学生到河边或者池塘,实际查看水体遭受污染的情况,分别说出污染源来自哪里,提出解决的方法。学生做好课后作业,就能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且还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父母面前“露一手”,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这个单元,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导入新课、课堂实验讲解、课后作业三个环节充分让学生参与,多提示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就会较好地掌握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河北省磁县林坦中学)
第一,导入新课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开始这一单元时,教师要提前搜集素材,开课让学生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洁白无瑕的南极,奔腾不息的长江,壮观秀美的冰山,让学生感受到水的力量和美,让学生知道水对于所有生物的重要性。反过来,在导入课题“爱护水资源”时,播放工业污染致使河流内生物灭绝;某些工厂严重污染地下水,造成当地居民重金属中毒;西北由于严重缺水,导致土地快速沙漠化的视频。充分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使学生能看到自己视界以外的东西,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水、利用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讲解新课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本单元中,水就在每个同学的身边,但对于学生来说,对水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认识,所以要做好实验,让学生从宏观的水,认识到微观的水,从分子和原子的层面去了解水的组成。例如在讲解水的组成时,我们就要把演示实验电解水做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电解后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例是2︰1,然后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进盛气体较少的试管里,结果小木棒燃烧了起来;而气体较多的试管需要我们用手指堵住试管口,并且口向下,结果试管靠近酒精灯火焰后,放开手指,出现了爆鸣声,我们就要告诉学生,让小木条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出现爆鸣声响的气体是氢气,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装氧气的试管我们可以口朝上,而装氢气的试管必须口向下呢?为以后的密度讲解埋下伏笔。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多重复几次实验,让学生观察几次点燃氢气时声音响的情况,如果声音比较小,说明纯度比较高;如果爆鸣声大,说明制出的氢气纯度不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提示学生:任何可燃气体或者可燃粉尘(如煤粉、面粉),一旦和空气混合,达到总体积4%~74.2%,点燃时就会发生爆炸,所以当可燃气体发生泄露时,要杜绝一切火源,以免发生爆炸。对于学生来说,一切知识都是新的,老师关键的做法在于提示和引导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讨论课题“水的净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村边的小河或者池塘取几杯浑浊的自然水,把取来的水放置在四个烧杯中,其中的两个加入两勺明矾粉末,然后充分搅拌溶解,静置10分钟,学生可以观察到有沉淀物形成,再取出一张圆形滤纸,放入漏斗中,教师把放入明矾粉末的烧杯水,通过漏斗进行过滤,这个时候让学生对比两个没有处理过的烧杯的水和放入明矾粉末的水,看它们清澈度有什么区别,让学生看看过滤纸上有什么物质。这个时候,教师就及时提出水的净化的必要性,让学生联想市场上家用净化器的原理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水中的杂质,达到净化的目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提问学生:是不是经过简单过滤的水就可以饮用了呢?比如我们从深井中取的水,看起来很清澈,但我们家庭用的水壶的底部和侧壁会有厚厚的水垢呢?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向学生提出“软水”和“硬水”的概念,然后取两个烧杯,分别装入蒸馏水和普通水,把等量的肥皂水滴加到两个烧杯中,搅拌,可以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会发现软水的泡沫比较多,而硬水的泡沫比较少,而且有浮渣。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使用硬水给生活和身体带来的危害,如经常喝凉水,里面含有可溶性钙,就会在人体中沉积,形成结石,给人体带来危害;工业锅炉长期使用硬水,形成的垢质物如果不及时清理,容易引起管道变形和损坏,严重时还可以引起爆炸。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水的净化的必要性,提出净化水的方法,学生就容易接受了。
第三,课后要布置调查报告,让每个学生调查用水以及身边水污染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迫切感到节约水、爱护水的必要性,从而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如让学生回家自己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简易净水器,试验它的净化效果;布置学生做一份家庭用水调查报告,让学生自己提出节约用水的方法;还可以布置学生到河边或者池塘,实际查看水体遭受污染的情况,分别说出污染源来自哪里,提出解决的方法。学生做好课后作业,就能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且还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父母面前“露一手”,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这个单元,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导入新课、课堂实验讲解、课后作业三个环节充分让学生参与,多提示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就会较好地掌握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河北省磁县林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