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然而笔者在不少的听课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还存在不少误区,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主要表现在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嗡”声一片,热闹非凡,认真观察,发现这里的合作学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一方面是有的小组,基本上是一个学生在发言,其他的学生不说话,心甘情愿当听众;另一方面是有的小组,你说我说,大家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老师计算好时间,宣布讨论结束时,学生总能迅速地安静下来,教师就指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汇报时,常常是说:“我觉得怎么样?”而不是:“我们觉得怎么样?”试问,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好吗?
筆者自己在教学中也要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并在教学时要求学生积极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我有了些许的心得和体会.首先,合作学习是针对在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它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组员间的相互尊重,沟通与评价等.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在合作中学习,这种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其次,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属于自主学习.
因此,笔者认为合作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必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自主的形式和延伸,自主为本,合作推进,这两者既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合作学习的正确操作方法应该是保证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自主合作学习可以发挥时间的有效性,进行资源和成果的共享,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下面就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尝试应用,谈谈笔者的粗浅做法,本人主要设计课堂探讨、小组实践两个步骤如下:
1 课堂探讨:“自主寻疑-引导质疑-合作解疑”三个环节
自主寻疑:在这个环节上要让学生自由地、独立地读书,让学生从读中感知题意,在读中去发现问题,寻疑找问.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许有人认为物理除定义、规律可读之外,其他没有什么可读的,好多地方我都不够重视,把它忽略掉了.其实不然,物理的阅读与语文的阅读同等重要.知识不单是从笔尖上获得,还可以从“舌尖”上获得,那就是多读.读是所有知识的起点,是所有问题产生的基础.
为了顺利完成“寻疑”环节,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一是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去阅读、感知、理解教材,激励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向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寻疑,目的就是快速提出问题;二是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所谓泛读是指快速地浏览一下,通俗点就是知道大体上讲的是什么就行;而精读就是认真地读,逐字逐句地读,用笔圈出每段内容的关键词、关键句,体会里面的深层意思,挖掘主旨,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思考过程中标记不理解的问题,以便及时准确进入质疑.
引导质疑:就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一方面教师作出很好的引导,进一步挖掘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小问号、小发现.在课堂上学生读完书或读完题后,我常常以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后想问什么?你想知道什么?你明白了什么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以学习主人翁的精神、学者的姿态、怀疑的态度和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去挖掘知识疑点、积极主动地质疑.
例1 有两只定值电阻,上面分别标有“2 A 10 Ω”和“1 A 5 Ω”的字样,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使用,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1 A B.2 A C.3 A D.不能确定
引导学生审题,①标有“2 A 10 Ω”和“1 A 5 Ω”是什么含义?②它们串联使用,你想到了什么?③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什么意思?
当然“质疑”这个环节还可以由老师先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学生就会明白读的目的是什么了.我们有自己开发的《物理学案设计》,在讲课前,我都要让学生根据该《设计》中“引导自学”栏目上的问题去看书,例如:在学习《声现象》的第一节时,引导学生按下面三个问题预习:(1)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2)声音的传播有快慢之分吗?(3)声音的速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通过这样引导他们认真自主学习和探讨,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来,张扬个性,展开思维.
合作解疑:就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解疑,有疑才有思.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物理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思考,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养成独立求知,自读思疑,尝试自解的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之间相互解疑,在此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合作精神和科学竞争意识的培养,这样可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感受探究知识的成功愉悦感.
首先,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小问号、小发现进行大胆地猜想,开展丰富的思维与联想,然后各抒己见,营造一个宽松愉悦、自由平等、活泼友爱的课堂学习氛围.营造愉悦平等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进行合作实践的关键.例如:在学习蒸发后,我问同学们,刚洗好的衣服要怎样晒才干得快?学生们回答都很积极,而且回答也正确,我就借此机会给同学们提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各个学习小组重新开始认真地展开讨论,最后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归纳得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其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全面的讲解,但是全面讲解,并不是教师要面面俱到,也不是重复教材的内容,而是有这针对性地讲重点,难点、易混淆点,甚至热点,必要时也可以适当引申.引导学生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多层次、全方位地去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解惑答疑和方法的指导.这样教[HJ1.3mm]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 小组实践:“试一试、议一议、赛一赛”三个环节
试一试:这一环节是将过去“先教后學,以教为主,先讲后练,以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化为“自学自悟,以学为主,自教自学,先学后导”的学习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索精神和自主意识.例如:学生在学习完某一节内容后,我并不直接交给学生答案,而是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和讨论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相关练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寻答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议一议:此环节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查漏补缺,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在议一议中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教师给学生一个自由的自评并纠错的机会与空间,让他们在相互指导和相互学习中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例如:我在做完蒸发具有致冷作用演示后,就请了两个同学回答同一问题:为什么温度计的玻璃泡沾了酒精后读数会下降?回答之后,再请同组或者其他组同学进行点评.另外,我们开发的《物理学案设计》中的“互学检测”栏目,我也是采用学生自评纠错,自我领悟的方法完成的,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在互帮互学的基础上先是独立完成,然后我把答案发给学习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主动批改并进行自评打分和纠错,最后组长把每个成员的分数登记好,并统计好这一节需要老师讲解的题目.
赛一赛:以竞赛形式进行形成性练习.重点放在每节课开始前15分钟内,其实就是课堂小测验.这是再次让学生发现自己错误而又有竞争性的练习过程,同时也是再次激起学生的自评互评.主要形式就是: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张测试题,一般不超过5个题,要求每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做答,学生做完之后,教师投影出正确答案,小组之间交叉进行批改打分,然后评出做得好和做得差的小组,我就因势利导,对进步的学生或小组及时表扬,对做得不够好的学生或小组循循善诱,促进他们学习态度的转变,有利于学生自我完善.
3 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3.1 在“引导质疑”的环节中,要注意课堂上读与引的问题
我们既要学生读有目标,读中有疑,又要引导有什么样的疑,才是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这关键在于教师在学生读时的引导.例如:让学生阅读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1)“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含义是什么?(2)“总保持”的含义是什么?(3)定律中“或”能不能说成“和”?如果引导不好,那么学生的读只会流于形式,让嘴巴发声而已,并没有用心去体会文字的内容,也没有去体味语言的感染力,这就说明读没有质量,没有明确的目的.
3.2 在“议一议”的环节中,要注意课堂上活与散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是我们教师把他们领多远,他们就能跑多远,的确是这样.现代教学是民主超越了规范的教育,学生的课堂实践多了、讨论多了,自由空间多了,课堂气氛自然就活了,学生学习也活了.但是好多时候会因为激动冲击下的兴奋,而使课堂如离弦之箭,一盘散沙.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把握分寸,适时调控,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以上做法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然后在总结中再实践而初步得出的.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在这一做法上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给了学生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也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敢说、敢问、敢讨论的课堂氛围,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课堂自主探讨、小组合作实践的学习物理的能力.
筆者自己在教学中也要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并在教学时要求学生积极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我有了些许的心得和体会.首先,合作学习是针对在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它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组员间的相互尊重,沟通与评价等.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在合作中学习,这种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其次,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属于自主学习.
因此,笔者认为合作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必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自主的形式和延伸,自主为本,合作推进,这两者既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合作学习的正确操作方法应该是保证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自主合作学习可以发挥时间的有效性,进行资源和成果的共享,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下面就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尝试应用,谈谈笔者的粗浅做法,本人主要设计课堂探讨、小组实践两个步骤如下:
1 课堂探讨:“自主寻疑-引导质疑-合作解疑”三个环节
自主寻疑:在这个环节上要让学生自由地、独立地读书,让学生从读中感知题意,在读中去发现问题,寻疑找问.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许有人认为物理除定义、规律可读之外,其他没有什么可读的,好多地方我都不够重视,把它忽略掉了.其实不然,物理的阅读与语文的阅读同等重要.知识不单是从笔尖上获得,还可以从“舌尖”上获得,那就是多读.读是所有知识的起点,是所有问题产生的基础.
为了顺利完成“寻疑”环节,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一是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去阅读、感知、理解教材,激励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向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寻疑,目的就是快速提出问题;二是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所谓泛读是指快速地浏览一下,通俗点就是知道大体上讲的是什么就行;而精读就是认真地读,逐字逐句地读,用笔圈出每段内容的关键词、关键句,体会里面的深层意思,挖掘主旨,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思考过程中标记不理解的问题,以便及时准确进入质疑.
引导质疑:就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一方面教师作出很好的引导,进一步挖掘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小问号、小发现.在课堂上学生读完书或读完题后,我常常以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后想问什么?你想知道什么?你明白了什么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以学习主人翁的精神、学者的姿态、怀疑的态度和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去挖掘知识疑点、积极主动地质疑.
例1 有两只定值电阻,上面分别标有“2 A 10 Ω”和“1 A 5 Ω”的字样,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使用,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1 A B.2 A C.3 A D.不能确定
引导学生审题,①标有“2 A 10 Ω”和“1 A 5 Ω”是什么含义?②它们串联使用,你想到了什么?③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什么意思?
当然“质疑”这个环节还可以由老师先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学生就会明白读的目的是什么了.我们有自己开发的《物理学案设计》,在讲课前,我都要让学生根据该《设计》中“引导自学”栏目上的问题去看书,例如:在学习《声现象》的第一节时,引导学生按下面三个问题预习:(1)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2)声音的传播有快慢之分吗?(3)声音的速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通过这样引导他们认真自主学习和探讨,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来,张扬个性,展开思维.
合作解疑:就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解疑,有疑才有思.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物理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思考,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养成独立求知,自读思疑,尝试自解的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之间相互解疑,在此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合作精神和科学竞争意识的培养,这样可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感受探究知识的成功愉悦感.
首先,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小问号、小发现进行大胆地猜想,开展丰富的思维与联想,然后各抒己见,营造一个宽松愉悦、自由平等、活泼友爱的课堂学习氛围.营造愉悦平等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进行合作实践的关键.例如:在学习蒸发后,我问同学们,刚洗好的衣服要怎样晒才干得快?学生们回答都很积极,而且回答也正确,我就借此机会给同学们提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各个学习小组重新开始认真地展开讨论,最后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归纳得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其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全面的讲解,但是全面讲解,并不是教师要面面俱到,也不是重复教材的内容,而是有这针对性地讲重点,难点、易混淆点,甚至热点,必要时也可以适当引申.引导学生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多层次、全方位地去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解惑答疑和方法的指导.这样教[HJ1.3mm]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 小组实践:“试一试、议一议、赛一赛”三个环节
试一试:这一环节是将过去“先教后學,以教为主,先讲后练,以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化为“自学自悟,以学为主,自教自学,先学后导”的学习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索精神和自主意识.例如:学生在学习完某一节内容后,我并不直接交给学生答案,而是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和讨论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相关练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寻答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议一议:此环节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查漏补缺,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在议一议中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教师给学生一个自由的自评并纠错的机会与空间,让他们在相互指导和相互学习中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例如:我在做完蒸发具有致冷作用演示后,就请了两个同学回答同一问题:为什么温度计的玻璃泡沾了酒精后读数会下降?回答之后,再请同组或者其他组同学进行点评.另外,我们开发的《物理学案设计》中的“互学检测”栏目,我也是采用学生自评纠错,自我领悟的方法完成的,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在互帮互学的基础上先是独立完成,然后我把答案发给学习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主动批改并进行自评打分和纠错,最后组长把每个成员的分数登记好,并统计好这一节需要老师讲解的题目.
赛一赛:以竞赛形式进行形成性练习.重点放在每节课开始前15分钟内,其实就是课堂小测验.这是再次让学生发现自己错误而又有竞争性的练习过程,同时也是再次激起学生的自评互评.主要形式就是: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张测试题,一般不超过5个题,要求每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做答,学生做完之后,教师投影出正确答案,小组之间交叉进行批改打分,然后评出做得好和做得差的小组,我就因势利导,对进步的学生或小组及时表扬,对做得不够好的学生或小组循循善诱,促进他们学习态度的转变,有利于学生自我完善.
3 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3.1 在“引导质疑”的环节中,要注意课堂上读与引的问题
我们既要学生读有目标,读中有疑,又要引导有什么样的疑,才是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这关键在于教师在学生读时的引导.例如:让学生阅读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1)“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含义是什么?(2)“总保持”的含义是什么?(3)定律中“或”能不能说成“和”?如果引导不好,那么学生的读只会流于形式,让嘴巴发声而已,并没有用心去体会文字的内容,也没有去体味语言的感染力,这就说明读没有质量,没有明确的目的.
3.2 在“议一议”的环节中,要注意课堂上活与散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是我们教师把他们领多远,他们就能跑多远,的确是这样.现代教学是民主超越了规范的教育,学生的课堂实践多了、讨论多了,自由空间多了,课堂气氛自然就活了,学生学习也活了.但是好多时候会因为激动冲击下的兴奋,而使课堂如离弦之箭,一盘散沙.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把握分寸,适时调控,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以上做法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然后在总结中再实践而初步得出的.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在这一做法上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给了学生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也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敢说、敢问、敢讨论的课堂氛围,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课堂自主探讨、小组合作实践的学习物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