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知识技能”维度贴近学生现实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具体目标的第一个标志性的变化是从以“双基”为目标,发展到现在以“四基”为目标。也就是说,传统的数学教育仅仅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十多年的课改,我们却发现,学生仅有这两方面是不够的,学生还要学会思考和经历,需要有这方面的体验或感受,需要积累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因此,贴近学生现实,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着眼于新的知识内容,搭建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的教学。
课前先在班级开展“短时(3秒)拍球赛”,收集相关的数据。上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当时比赛的场景;其次,出示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拍球成绩统计表;再次,让学生讨论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最后提出问题:哪一组拍球水平高些?哪一个小组能胜出?
第一组“短时拍球赛”成绩统计表
第二组“短时拍球赛”成绩统计表
生:第二组水平高些。因为第二组拍球总个数比第一组多。
生:不公平,因为两组的人数不一样。
生:第一组水平比较高。因为第一组吴天山拍的个数最多。
生:也不公平,因为李钰拍得最少,也是第一组的。
师:怎么办?
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拍球多少个,再比较。
教师匠心独具,从学生熟悉的“短时拍球赛”引入新课,设置认知冲突:由于两组人数不同,既不能用个人成绩代表整体水平,也不能用总数代表整体水平,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无法比较出结果,从而产生学习“平均数”的强烈需要。教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体会只有用平均数才能反映整个小组的整体情况,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教师用心准备、精心设计将本课知识技能目标化作“短时拍球赛”的情境,主动贴近学生现实,得到学生热情的回应。
二、从“数学思考”维度贴近学生现实
学会思考是数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数学思考是指运用“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进行的思考。通俗地讲,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让学生学会抽象,学会推理,学会数学建模。教学上要注重贴近“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这一核心目标来组织和呈现学习素材,科学灵活地选择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小心求证等学习精神。
例如,在小学阶段“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早期教材把这部分内容编排在“数的整除”单元里。学生在生活中很少看到此类知识的原型,无法理解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用处,因此学习时没什么兴趣,学过之后较容易遗忘。现在的教材将这部分知识编排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中,并放在“约分”之前,同时密切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创设了“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地面,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多少分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采取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看能摆(画)几个正方形,从而发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既是地面的长16分米的因数,也是宽12分米的因数,进而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这里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不仅是纯数学概念,而且是被赋予生活的含义。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建模等数学思考活动,逐步积累了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的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三、从“问题解决”维度贴近学生现实
“问题解决”和“解决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解决问题”是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解答相应的问题,本质上是一种“解题”或“做题”。而“问题解决”是数学课程具体目标之一,它从“两能”,增加为“四能”,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
例如,教学完成“圆的面积”一课后,教师可设计下面的活动。
话题:为什么生活中的很多容器,如口杯、水桶、酒瓶等底面大都制作成圆形?
这个活动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完整的方案,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相应的计算,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经过合情推理形成一般性的结论。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同样长的铁线围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围成哪一种图形的面积最大?
1.假定同样长的铁线长为314厘米(考虑到计算圆的半径)。
2.选择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为代表图形,分别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
3.列表整理三种图形的计算结果。(见附表)
4.分析、比较三种图形的面积大小,思考如果围成三角形或梯形时,结果又是怎样?
5.如果铁线为其他的长度时会影响结论吗?通过以上分析,你的结论会是什么?
6.你能用这个结论来解释为什么很多容器的底面都制作成圆形吗?
通过以上的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经历数学知识的综合与实践:在生活现实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为什么生活中的容器的底面大都是圆形?分析和解决问题——利用所学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自己已有基础(包括知识技能、活动经验、生活背景等)之上的,教师要从数学课程目标的多个层面整体把握学生现实,才能对教材呈现的内容进行科学地取舍,对教学策略进行合理地选择,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附表: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新桥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具体目标的第一个标志性的变化是从以“双基”为目标,发展到现在以“四基”为目标。也就是说,传统的数学教育仅仅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十多年的课改,我们却发现,学生仅有这两方面是不够的,学生还要学会思考和经历,需要有这方面的体验或感受,需要积累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因此,贴近学生现实,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着眼于新的知识内容,搭建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的教学。
课前先在班级开展“短时(3秒)拍球赛”,收集相关的数据。上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当时比赛的场景;其次,出示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拍球成绩统计表;再次,让学生讨论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最后提出问题:哪一组拍球水平高些?哪一个小组能胜出?
第一组“短时拍球赛”成绩统计表
第二组“短时拍球赛”成绩统计表
生:第二组水平高些。因为第二组拍球总个数比第一组多。
生:不公平,因为两组的人数不一样。
生:第一组水平比较高。因为第一组吴天山拍的个数最多。
生:也不公平,因为李钰拍得最少,也是第一组的。
师:怎么办?
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拍球多少个,再比较。
教师匠心独具,从学生熟悉的“短时拍球赛”引入新课,设置认知冲突:由于两组人数不同,既不能用个人成绩代表整体水平,也不能用总数代表整体水平,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无法比较出结果,从而产生学习“平均数”的强烈需要。教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体会只有用平均数才能反映整个小组的整体情况,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教师用心准备、精心设计将本课知识技能目标化作“短时拍球赛”的情境,主动贴近学生现实,得到学生热情的回应。
二、从“数学思考”维度贴近学生现实
学会思考是数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数学思考是指运用“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进行的思考。通俗地讲,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让学生学会抽象,学会推理,学会数学建模。教学上要注重贴近“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这一核心目标来组织和呈现学习素材,科学灵活地选择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小心求证等学习精神。
例如,在小学阶段“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早期教材把这部分内容编排在“数的整除”单元里。学生在生活中很少看到此类知识的原型,无法理解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用处,因此学习时没什么兴趣,学过之后较容易遗忘。现在的教材将这部分知识编排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中,并放在“约分”之前,同时密切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创设了“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地面,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多少分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采取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看能摆(画)几个正方形,从而发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既是地面的长16分米的因数,也是宽12分米的因数,进而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这里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不仅是纯数学概念,而且是被赋予生活的含义。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建模等数学思考活动,逐步积累了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的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三、从“问题解决”维度贴近学生现实
“问题解决”和“解决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解决问题”是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解答相应的问题,本质上是一种“解题”或“做题”。而“问题解决”是数学课程具体目标之一,它从“两能”,增加为“四能”,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
例如,教学完成“圆的面积”一课后,教师可设计下面的活动。
话题:为什么生活中的很多容器,如口杯、水桶、酒瓶等底面大都制作成圆形?
这个活动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完整的方案,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相应的计算,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经过合情推理形成一般性的结论。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同样长的铁线围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围成哪一种图形的面积最大?
1.假定同样长的铁线长为314厘米(考虑到计算圆的半径)。
2.选择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为代表图形,分别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
3.列表整理三种图形的计算结果。(见附表)
4.分析、比较三种图形的面积大小,思考如果围成三角形或梯形时,结果又是怎样?
5.如果铁线为其他的长度时会影响结论吗?通过以上分析,你的结论会是什么?
6.你能用这个结论来解释为什么很多容器的底面都制作成圆形吗?
通过以上的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经历数学知识的综合与实践:在生活现实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为什么生活中的容器的底面大都是圆形?分析和解决问题——利用所学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自己已有基础(包括知识技能、活动经验、生活背景等)之上的,教师要从数学课程目标的多个层面整体把握学生现实,才能对教材呈现的内容进行科学地取舍,对教学策略进行合理地选择,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附表: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新桥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