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考试题,改造,民本思想,民主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5—0060—03
2011年文综全国卷第37题以民主思想立意,从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关系的角度,考察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笔者认为该题目立意高,角度新,学科性强,能力要求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高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历史学科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是凸显学科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科思维与学科素养的关注、注意测量内容与测量结果的衔接”。原题如下:
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分)
如果我们从高考备考、训练思维的角度来反思该题目还是有很多收获的。
第一,考察的形式很新。民本思想,民主思想单列出来已考过多次了,大家习以为常,可是把古代民主思想和近代民本思想结合起来考还真少见,而且命题专家有想通过题目把思想专题打通的意思。
第二,考察的内容很深,学科能力要求比较强。民本思想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传承流变也比较复杂,学生必须对几个阶段的民本思想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应对。近代民主思想内涵也很丰富,近代知识分子厘清古代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的联系和区别也经历了漫长的曲折过程,学生要想认识清楚也有难度。
第三,答题的要求比较高。不是简单的答什么了,而是要按照题目规定的能力要求来答,是怎么答的问题了,比如“概括内涵”“概括异同”“指出关系”等,深刻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但笔者认为该题在设计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第一,题目设置的思维梯度太大。题目中第一问考察“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第二问考察“近代民主思想”,第三问“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从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直接跳到近代民主思想,思维跨度太大了。虽然题目强调结合所学知识,强调古代民本思想,但是很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认为古代民本思想就是先秦儒家思想。个人感觉这样就会使题目缺乏相应的思维衔接,没有这个衔接,要把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的关系说清楚是很难的。因为先秦不仅离近代的时间久远,更重要的是先秦民本思想发展到明清时期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就是增加了反君主专制的内容,这恰好为近代民主思想提供了基础和媒介。
第二,题目的设问“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和答案吻合度不高。该问的答案是: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很明显,答案谈的是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的联系和区别,而问题问的是“关系”。这个“关系”很不好理解,理解为联系、基础和媒介都没问题,要按照答案的要求理解为“本质区别”,估计很难,也很牵强。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的联系,答案也只是高度概括为“基础和媒介”,没有展开论述,然而对“本质区别”到是颇费笔墨。估计是命题者想提醒考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有根本不同。问题不是出在答案上,而是设问的方式没有表达出命题者的本意。揣测命题者的本意是要问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的联系和区别?或者说,古代民本思想为何没有演变为近代民主思想?
根据以上的反思,从训练思维和备考的角度,我对这道高考题进行了如下改动: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明末清初传统民本思想发展到最高阶段。黄宗羲的“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顾炎武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船山的“孤秦陋宋”等论断,都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构成了中国早期的启蒙思想。
——摘编自王子坤、杨兴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缺陷与现代超越》
材料三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迭,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四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民本思想的新内涵。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古代中国民本思想有没有发展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说明理由。
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
(2)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
(4)没有。两者有本质区别:民本思想核心是主权在君,强调民本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民的统治,维护君主专制。民主思想核心是主权在民,承认人的基本权利,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古代民本思想不能突破封建君主专制的藩篱而转化为近代民主思想。但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
反思高考题的过程,对自己也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新课程下的高考历史题目变化很大,目的是要利用高考反拨中学历史教学,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只有认真研究和体会高考历史试题,才能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才能真正推进高中历史新课改,才能最终达成新课改提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四伍,深化历史学科高考内容考查改革的思考[J]历史教学,2011(4)
[2]王子坤,杨兴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缺陷与现代超越[J].理论导刊,2011(5)
[责任编辑:吴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5—0060—03
2011年文综全国卷第37题以民主思想立意,从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关系的角度,考察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笔者认为该题目立意高,角度新,学科性强,能力要求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高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历史学科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是凸显学科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科思维与学科素养的关注、注意测量内容与测量结果的衔接”。原题如下:
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分)
如果我们从高考备考、训练思维的角度来反思该题目还是有很多收获的。
第一,考察的形式很新。民本思想,民主思想单列出来已考过多次了,大家习以为常,可是把古代民主思想和近代民本思想结合起来考还真少见,而且命题专家有想通过题目把思想专题打通的意思。
第二,考察的内容很深,学科能力要求比较强。民本思想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传承流变也比较复杂,学生必须对几个阶段的民本思想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应对。近代民主思想内涵也很丰富,近代知识分子厘清古代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的联系和区别也经历了漫长的曲折过程,学生要想认识清楚也有难度。
第三,答题的要求比较高。不是简单的答什么了,而是要按照题目规定的能力要求来答,是怎么答的问题了,比如“概括内涵”“概括异同”“指出关系”等,深刻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但笔者认为该题在设计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第一,题目设置的思维梯度太大。题目中第一问考察“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第二问考察“近代民主思想”,第三问“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从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直接跳到近代民主思想,思维跨度太大了。虽然题目强调结合所学知识,强调古代民本思想,但是很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认为古代民本思想就是先秦儒家思想。个人感觉这样就会使题目缺乏相应的思维衔接,没有这个衔接,要把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的关系说清楚是很难的。因为先秦不仅离近代的时间久远,更重要的是先秦民本思想发展到明清时期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就是增加了反君主专制的内容,这恰好为近代民主思想提供了基础和媒介。
第二,题目的设问“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和答案吻合度不高。该问的答案是: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很明显,答案谈的是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的联系和区别,而问题问的是“关系”。这个“关系”很不好理解,理解为联系、基础和媒介都没问题,要按照答案的要求理解为“本质区别”,估计很难,也很牵强。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的联系,答案也只是高度概括为“基础和媒介”,没有展开论述,然而对“本质区别”到是颇费笔墨。估计是命题者想提醒考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有根本不同。问题不是出在答案上,而是设问的方式没有表达出命题者的本意。揣测命题者的本意是要问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的联系和区别?或者说,古代民本思想为何没有演变为近代民主思想?
根据以上的反思,从训练思维和备考的角度,我对这道高考题进行了如下改动: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明末清初传统民本思想发展到最高阶段。黄宗羲的“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顾炎武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船山的“孤秦陋宋”等论断,都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构成了中国早期的启蒙思想。
——摘编自王子坤、杨兴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缺陷与现代超越》
材料三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迭,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四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民本思想的新内涵。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古代中国民本思想有没有发展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说明理由。
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
(2)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
(4)没有。两者有本质区别:民本思想核心是主权在君,强调民本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民的统治,维护君主专制。民主思想核心是主权在民,承认人的基本权利,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古代民本思想不能突破封建君主专制的藩篱而转化为近代民主思想。但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
反思高考题的过程,对自己也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新课程下的高考历史题目变化很大,目的是要利用高考反拨中学历史教学,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只有认真研究和体会高考历史试题,才能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才能真正推进高中历史新课改,才能最终达成新课改提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四伍,深化历史学科高考内容考查改革的思考[J]历史教学,2011(4)
[2]王子坤,杨兴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缺陷与现代超越[J].理论导刊,2011(5)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