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法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x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教学体系中的理论部分,利用归纳法对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论证、推广,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而且也能够达到对数学概念进行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归纳法的含义与标准形式
  1.归纳法的含义
  归纳法,简单说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性质或现象进行总结和观察,从中找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方法。其核心精髓在于实验与总结。
  归纳法主要包括不完全归纳法与完全归纳法,前者主要是针对事物某一些特殊性质或个别现象来进行一般规律总结的猜测式推断方法;后者则是针对覆盖事物一切特殊现象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出一般规律的推理方法,这一总结往往更加准确。
  2.归纳法的标准形式
  归纳法最早来自于关于自然数的归纳,经过发展成为多种表现形式,主要的形式是标准形式。标准形式也就是根据归纳原理,能够证明:当P(n)是自然数n的命题,(基础)如果当n=1时,P(n)成立,(总结)当P(k)成立的条件下能够证明P(k+1)也成立(其中k为任意自然数),那么P(n)关于所有自然数都成立这样的形式。
  二、归纳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1.归纳法在三角函数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将归纳法应用在三角函数的证明中,能够说明三角函数的一些性质。
  例1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边长a、b、c均为有理数,证明:(1)cosA为有理数;(2)当n为任何正的自然数时,cosnA都为有理数。
  归纳法的证明过程如下:
  对于(1)的证明:因为a,b,c均为有理数,根据有理数的概念和余弦定理可得:cosA=,因为是有理数,所以cosA也为有理数。
  对于(2)的证明则采用归纳法进行论证,也就是cosnA为有理数的具体证明过程。
  2.归纳法在勾股定理证明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以其简单、便捷的逻辑关系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与斜边长的关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例2 证明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概念的内容阐述为: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直角三角形ABC中,如果∠C=90° 那么直角对应边c与两锐角对应边a、b的关系为c2=a2+b2.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原理,可以通过归纳法来证明,具体的过程如下:
  欲证明Rt△ABC中c2=a2+b2(a,b,c都为正数)对于任何正数都成立,只需证明c2=sin2A·c2 +sin2B·c2 对于任何正数都成立,(由于sinA所以a=sinA·c,b=sinB·c)
  归纳法证明:
  c2=sin2A·c2+sin2B·c2可以看作是关于c的命题,
  (1)当c=1时,1= sin2A+sin2B,∵sinB=sin(90°-A)=cosA,即:1= sin2A+ cos2A 即命题成立。
  (2)假设c=k(k属于正数集,且k≥1)时命题成立,也就是k2= sin2A·k2 +sin2B·k2 成立,那么当c=k+1时,
  (k+1)2= sin2A·(k+1)2 +sin2B·(k+1)2
  k2+2k+1= sin2A(k2+2k+1)+ sin2B(k2+2k+1)
  k2+2k+1=sin2Ak2+ sin2A·2k+ sin2A+sin2Bk2+ sin2B·2k+ sin2B.
  因为k2= sin2A·k2 +sin2B·k2,2k+1=2k(sin2A+ cos2A)+ sin2A+ sin2B,
  又因为1= sin2A+ cos2A 成立,所以,2k+1=2k+1.
  即:(k+1)2= sin2A·(k+1)2 +sin2B·(k+1)2成立。也就是当c=k+1时,结论是成立的。
  综合(1)和(2)得出,c2 =sin2A·c2 +sin2B·c2 对于任何正数都成立,也就是c2=a2+b2 (a,b,c都为正数)对于任何正数都成立。所以,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是成立的。
  三、归纳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由浅入深,逐步引导
  归纳法体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教师在运用归纳法帮助学生进行概念推理与理解时,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逐步地教育和引导。
  例3 利用归纳法推导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教师带领全班学生拿出一张白纸,随心所欲地剪出一个三角形,并用尺测量出自己所裁剪出的三角形ABC的各个边长,分别做好记录,然后在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上取中点E、F、G,将任意两个腰上的两点连接,继续测量其长度,将其同对应的底边长对比,试问学生发现了什么规律?
  经过学生的详细测量与计算发现,中位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得出了这样的测量结果,说明了中线同底边的关系,归纳得出:三角形的中线是底边长的一半。
  2.实例引导,归纳总结
  归纳法在于通过对某一数学关系中特殊例子的运用总结出其中的一般规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规律的认知的体现。教师在教学数学概念知识的时候,可以将这一思想纳入数学概念教学中,使学生经历认识事物的过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逐步掌握归纳法的数学思维。
  归纳法还可以被应用到其他数学概念的证明中,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这一数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利用归纳法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目的就是重新呈现概念的形成与证明过程,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性质。这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灵活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耗时最多、收效最差的就是阅读教学.它几乎占据了语文课时的三分之二,但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所谓细读文本,即在整体感知文本主题思想与文章结构的基
一、当今流行音乐与语文诗词教学结合的现状  这是一个文化多元和流行元素泛滥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流行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传播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背景之一,并日益成为学校教育所无法忽略的重要资源。”这体现了流行文化对如今学校教育的影响。中学生作为流行文化的主要接受人群,流行元素对其的影响是巨大的。流行音乐以饱含情感的语句、通俗易学的唱腔,很容易走进学生的世界为学生所接受。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流行音乐
优秀的文学作品通常都蕴含着很深的意蕴。无论是文字层面还是人物塑造以及主题表达上,好的文本通常能够让人从多方面去展开解读,每一个视角都是值得思考与探究并且能够带给人以收获与启迪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文本展开多元解读十分必要。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别谈谈对初中语文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  一、阐释意义丰富的语言文字  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首先可以从含义丰富的语言文字开始。好的作品不仅用语十分考究,很多
进行写作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审题。审题,就是对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审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审题的原则是对题目的涵义、写作文体要“清”,对写作范围要“明”,对题目的要求要“细”。笔者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如下几种审题方法。  一、 析题结构法  所谓析题结构法,即从题目的语言形式入手,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抓其主干成份,理解其内容和要求。比如作文题《学外语的故事》
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题目大都比较简单,重在考查学生是否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以及日常的学习,理解文章中关键字词的意思及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否抓住文章的说明要点,掌握文章所采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否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应对中考科技说明文阅读试题呢?  一、认真阅读,明确说明对象及其主要特征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科技性说明文,大都比较前沿,多取材于科技报刊、
教学目标:1.速读训练,培养学生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2.了解文中夏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用对比手法表现夏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爱夏的情感  夏天远去了,但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一起回味夏天,也别有一番滋味。我们先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回望夏天。一起朗读《夏天的歌在哪里》(投影出
小组合作的前提是学生对知识和问题的了解程度,通过课前预习,教师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选择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先进行组内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达成小组间的共识,然后教师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展示,进一步把握数学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理清数学知识的本质问题。  一、背景分析  “分式”这一知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本节课是研学案课堂“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展示课,如
语文教学就是以阅读教学为基本环节,以训练学生基本阅读能力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听说和写作的训练,构成听、说、读、写为一体的训练体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语文整体水平的突破口,学生只有学会阅读,学习语文时才能感到轻松,才能主动地学习语文。初中生已经有了较大的阅读量,其记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工具学科,对学习其它学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生要学好语文,教师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最关键的途径就是教师上好阅读理解课。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热爱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一、让学生喜欢阅读  首先,学生对新事物有很浓厚的好奇心,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产生兴趣,善于向生活中的人和事问为什么,渴望知道每件事的原因和结果,促使学生
对初中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应着重于创新能力、观察积累能力、认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最难的,因为它毕竟是一种创造。正因其具有创造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许多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是“高耗低能”而有意无意地淡化了作文教学,将主要精力放在语法练习和阅读理解上。这让学生觉得作文评分总是不偏不倚,“写得好高不了,写得差低不了”,远不如数理化那样能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