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转化体育“学困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少数“体育学困生”。所谓体育学困生。是指“三差一缺”(即体质差、基础差、技术差,对体育缺少兴趣)。能否正确处理好与这部分学生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如何做好体育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本文所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体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运动能力有缺陷.一些学生由于他们的身体机能、形态和素质等方面有缺陷,使其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学习体育感到困难。
  2、先天性遗传因素.因身体过于矮小、肥胖或瘦弱等而产生自卑、自弃的想法。
  3、思想认识不够.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差,再努力也比不上身体素质好的同学。
  4、怕苦怕累怕脏.上体育课时怕苦怕累怕脏,不愿进行练习或很少进行练习,认为上课偷懒无所谓,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5、不听老师安排。自由散漫,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
  6、环境因素。有些学生由于长期处在不接触或很少接触体育运动刺激的环境中,使其认知能力未能充分发展,缺少体育活动应具备的起始行为。
  7、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平时过分的溺爱与呵护,使学生缺少体育锻炼的意识,认为体育活动浪费了学习时间。
  8、情绪困扰导致学习困难。这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比较常见,他们轻者表现出退缩、沮丧、不信任、不合群、惧怕等不良情感,重者表现出敌视、不合作、过分活动等不良行为等。上述不良情绪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二、体育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1、学习动力不足。造成体育学困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正确。他们的体育兴趣往往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要上,只是因为怕影响升级、升学才参加体育锻炼。
  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弱等原因,造成的学生的体育成绩较差,体验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从而促使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努力付出不够,体育学习成绩提高较慢。这种不良的循环,使学生难以体会到体育活动的满足感,因而他们参加体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一般比较低。
  3、意志品质薄弱。体育学困生一般意志品质都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因此,对持续时间长、单调的周期性项目(如中长跑)难以坚持。另外,他们还缺乏勇气,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练习时缩手缩脚。
  4、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与体育优生相比,体育学困生大都具有内向的性格特征,在适应性上较差,体育活动中往往举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华,他们具有好强的性格。因此,往往逃避那些明显不如人的竞争项目。
  三、转变体育学困生的教育方法
  1、 提高思想认识。体育学困生多数对体育缺乏正确以识,如有的认为身体强弱是先天决定的,有的把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对立起来,也有的只求不生病就行等。因此,就要用生动的事例和科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并注意观察和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把提高认识和培养兴趣结合起来,调动其积极因素,教育他们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2、关心爱护学生。在教学中对体育学困生要精选教法,要热情辅导。如遇到体育学困生做动作失误时,教师要多安慰、少埋怨。切忌板着面孔和用简单粗暴的态度相对等。在练习中,哪怕是一个动作细节完成较好,都应热情地肯定,进行表扬,平时要与他们打成一片,经常同他们交谈,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3、堅持三个优先
  (1)课堂练习,学困生辅导优先。体育好的学生上体育课时,教师一讲解示范,他们就心领神会。并能很好地完成动作,而体育差的学生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必须对学困生优先安排辅导。学困生掌握动作慢,完成技术动作往往达不到要求,教师不能横加指责,要耐心、细致地加以讲解辅导。当他们有一点进步时,就要给予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2)体育教学比赛.学困生考虑优先。在体育教学比赛中,体育成绩好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参赛欲和求胜心,而学困生则“知趣”地退到一边当观众,或者表现出“与我无关”的态度,这时教师则要考虑安排学困生参加各项体育教学活动,特别是集体项目更要给予优先安排。这样,对转化学困生工作很有好处。一是使学困生不会育被遗忘的感觉;二是觉得不能老是拖后腿,而决心刻苦锻炼,力争赶上。
  (3)课外活动,学困生安排优先。促使体育学困生转化的直接条件是多练习,不练习或少练习是无法转化的。在安排体育活动中,对学困生在锻炼时间、锻炼内容、教师辅导等方面都必须优先安排,为学困生创造条件,使学困生经过努力锻炼,学有所进。练有所获,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总之,体育学困生的缺点、错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一个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因而对他们的转化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抓准时机,反复抓“要润物细无声”。不少学困生都是经过“进步——反复——再进步——再反复——更大进步”的曲折道路而转变为先进的,这需要体育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许多语文教师开始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实施了语文课堂目标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 新课程 课堂 学生  一、目標教学法的提出  由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受到传统教
作为一名技术院校的班主任,粗浅的谈一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做法。总结了几点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新生入学,先入为主  二、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把握好开学四关是管理好班级的第一步:  1、入学关  在开学第一天,我就把我的姓名、电话、校历表都缩印成一张名片,发给来校的每位学生家长一张“明白纸”。同时也留下家长和学生的电话号码,第一时间建立起了学校与
[摘 要]“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是一种考查考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有效题型,它既考了阅读,又考了写作,需要考生调动自己的所有知识积累,因而这类题型在各种语文考试中颇为常见,高考自然也不例外。雖然高三总复习书已将此知识点作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笔者仍想介绍一点自己总结的相关知识,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教育;教师;语段;语句    一、扩展语句中    “扩展语句”考查的是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者合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教师应将学生资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提高识别学生资源的能力,以多元理论为指导,提升学生资源开发及利用的层次,以模块建设为主线,强化学生资源开发及利用的实效性,以表现性评价为引导,促进学生资源开发及利用的发展性,并积极捕捉、利用与开发学生资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资源 开发利用 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指从事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属于规范性教育,以抽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  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人通过掌握原则和标准学会如何规范自己做人,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从而提高个体和社会的道德水平,使个体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  学校德育的
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高效的运用这些资源,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呢?  一、利用远教资源拓展数学学习的时空  远教资源中不仅有用来辅助教学的媒体资源,还提供有学生自己的学习频道。这为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除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之外,提供了新的互动方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在远程教育网查询到自己感兴趣的更多相关信息。比如,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访问“扩展资料”栏目,可了解到关于“等腰三角形
今天,我们倡导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以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而班主任的民主管理亦是班级管理的一个有力举措。那么,如何实行民主管理呢?  一、民主管理骨干的培养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推荐、扶持与发展班干部的纽带作用,通过他们去带动、引导和组织全班同学。得力的班干部能为老师分担很多的班务工作,而不用班主任去代替一切,指挥一切。这种班级管理的方法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好骨干。每学年接到新的
我所在的学校离市中心较远,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以少数民族及打工子女居多,面对这种特殊性,如何更有效的施教呢?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很重要。大多数小学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在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中,凝聚着深刻的理性。而小学语文由于自身的原因,使之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面对我所施教群体的特殊性,我们只有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摘要:本文根据准备活动的内容及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结合体育游戏的特点提高准备活动的质量,周密合理安排中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关键词:准备活动 体育游戏 中学生      一.充分认识体育游戏与准备活动的意义  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手段,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一种特殊锻炼方法。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健康就是财富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明确,健康意识在人们的心目中所占的比重必然是越来越大,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体育则是健康个体的源动力,学校在创导和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体育越来越重视,但在应试教育和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不难发现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能适应处于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于是家庭体育应运而生,体育不应只限于学校生活之中,更多的是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