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行,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其“前言”部分的《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中,首次出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提法,并通过“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样的表述,向所有语文教师提出了必须完善和实行“大语文教育”的要求。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较早提出“大语文教育”这个概念并以此设计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方案的,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提出了具有指导思想的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訓练的数量换取了成绩,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力求事半功倍”。
其后,张孝纯的弟子张国生又对“大语文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语文的社会性决定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和语文学习,而语文本身也正是源于生活。人们就是借助语文来参与生活,同时在生活中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得以发展。人一旦脱离了社会生活,头脑就会空虚,思想就会枯竭,语文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如果学生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隔绝,只坐在教室一味接受枯燥乏味的语文训练,肯定收不到好效果。”
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也曾说:“语文是社会的公器,语文教育应当贴近生活,靠拢生活,这是由语文工具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狭的笼’与语文教育天生不相容。”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也说:“语文是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离开了生活,就变成了空壳,就没有了实际内容。”这两位语文教育专家,都精辟地指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的必要性。“大语文教育”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
二、大语文教育观的内涵
张孝纯所提倡的大语文教育观概括地说,就是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大语文教育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构建
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支配下设计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可以用“一体两翼”来进行概括。所谓“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包括范文教学、参读教学、习作教学、语文考试考查等项目,其中以范文教学为核心;所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张孝纯说:“一体两翼,不可或缺:无体则失去主导,无翼则不能奋起。”
在大语文教育观及其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张孝纯“一体两翼”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为基础,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构建以下基本模式。
(一)“大语文教育”取法于课内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虽然我们不能说语文教材只是工具,但凭借语文教材,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
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使学生熟练掌握语文这个特殊的工具呢?我认为教给学生读书方法,重感悟、重过程是最关键的。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怀着不同的心情去读,理解可能截然不同。所以,教师也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理解角度和深度。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掌握读书的方法,锻炼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大语文教育”得益于课外
《语文课程标准》里写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也就是说,语文能力和弹琴绘画一样,要靠不断的实践、反复习得,才能形成一定的能力。语文还是我们的母语,这个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是必须通过大量实践来完成的课程。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达到怎样的数量才能培养出我们要求的语文能力呢?我们的课本教学、课堂教学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呢?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至少该读近500万字,才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显然,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课本上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多读书。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自己的语文能力7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明确提出了九年要达到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在小学阶段要达到140万字的要求。看来,课外阅读是个重要的砝码。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相机而动,广泛征引,便可以使学生对书本知识形成具体生动的认识;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便可以发现生活中时时处处潜在的语文因素。纳课内课外为一体,熔学校、社会为一炉的语文训练,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知识氛围中,听、说、读、写水平在潜滋暗长。大语文教育观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打开与社会人生衔接的通道,使语文成为活的语文,成为社会的语文、人生的语文,这样才可能改变应试的语文,学生才可能感受到语文能力对于人生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较早提出“大语文教育”这个概念并以此设计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方案的,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提出了具有指导思想的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訓练的数量换取了成绩,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力求事半功倍”。
其后,张孝纯的弟子张国生又对“大语文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语文的社会性决定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和语文学习,而语文本身也正是源于生活。人们就是借助语文来参与生活,同时在生活中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得以发展。人一旦脱离了社会生活,头脑就会空虚,思想就会枯竭,语文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如果学生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隔绝,只坐在教室一味接受枯燥乏味的语文训练,肯定收不到好效果。”
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也曾说:“语文是社会的公器,语文教育应当贴近生活,靠拢生活,这是由语文工具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狭的笼’与语文教育天生不相容。”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也说:“语文是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离开了生活,就变成了空壳,就没有了实际内容。”这两位语文教育专家,都精辟地指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的必要性。“大语文教育”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
二、大语文教育观的内涵
张孝纯所提倡的大语文教育观概括地说,就是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大语文教育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构建
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支配下设计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可以用“一体两翼”来进行概括。所谓“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包括范文教学、参读教学、习作教学、语文考试考查等项目,其中以范文教学为核心;所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张孝纯说:“一体两翼,不可或缺:无体则失去主导,无翼则不能奋起。”
在大语文教育观及其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张孝纯“一体两翼”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为基础,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构建以下基本模式。
(一)“大语文教育”取法于课内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虽然我们不能说语文教材只是工具,但凭借语文教材,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
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使学生熟练掌握语文这个特殊的工具呢?我认为教给学生读书方法,重感悟、重过程是最关键的。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怀着不同的心情去读,理解可能截然不同。所以,教师也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理解角度和深度。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掌握读书的方法,锻炼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大语文教育”得益于课外
《语文课程标准》里写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也就是说,语文能力和弹琴绘画一样,要靠不断的实践、反复习得,才能形成一定的能力。语文还是我们的母语,这个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是必须通过大量实践来完成的课程。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达到怎样的数量才能培养出我们要求的语文能力呢?我们的课本教学、课堂教学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呢?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至少该读近500万字,才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显然,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课本上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多读书。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自己的语文能力7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明确提出了九年要达到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在小学阶段要达到140万字的要求。看来,课外阅读是个重要的砝码。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相机而动,广泛征引,便可以使学生对书本知识形成具体生动的认识;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便可以发现生活中时时处处潜在的语文因素。纳课内课外为一体,熔学校、社会为一炉的语文训练,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知识氛围中,听、说、读、写水平在潜滋暗长。大语文教育观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打开与社会人生衔接的通道,使语文成为活的语文,成为社会的语文、人生的语文,这样才可能改变应试的语文,学生才可能感受到语文能力对于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