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搞同课异构活动,笔者分别听了由两位教师执教的同一课“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对其中一个环节的处理,很有感慨,摘录片段如下.
例:某校为了奖励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买了若干本课外读物,如果每人送3本,还余8本;如果前面每人送5本,则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不足3本,设该校买了m本课外读物,有x名学生获奖,试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m;(2)求出获奖人数及所买课外读物的本数.
第(1)小题很简单,不再赘言. 下面记录的是两位老师对第(2)题的处理.
师:这个问题中,不等量关系是什么,有几个不等量关系?
生:“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不足3本”,有一个不等量关系.
师:还有没有了?再仔细读读.
生沉默……
师:“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不足3本”这句话还隐含什么意思呢?
生沉默……
又问了2遍,没有响应,教师显得有些尴尬、着急,就自己讲出了解法. 又生怕学生没听明白,再讲了一遍后才让学生去列式计算.
还是这个问题,另一位老师是这么处理的.
他首先请一名学生读一下题目,然后直接让学生尝试着去做.
约5分钟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列出了这样的不等式:“3x 8 - 5(x - 1) < 3”,解得:x > 5. 学生发愁了,根据这个范围无法求出获奖人数以及读物本数. 这时候,教师请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则在组间巡视. 笔者也参与了一个小组的讨论:
生1:应该还缺一个不等式.
生2:对的. 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小于3本,是不是无限制地小下去?
生3:当然不行!书的本数不能为负!
生2:那就是说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还必须大于0本?
生1:对的. 就这么做!
于是,学生得出一个不等式组:“0 < 3x 8 - 5(x - 1) < 3”解得: 5 < x < 6.5,而x必须为整数,只能取6,接着学生又很顺利地算出读物是26本. 解决了问题的学生们很兴奋,脸上洋溢着一种自豪的神采.
至此,教师稍加总结、整理,于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在刚才的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还使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而自主学习又不等同于自由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科学性、有效性. 在本教例中,教者适时地放手,适当地指点,及时精辟的总结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宽广的舞台. 这不禁让我想起陶行知先生的故事,他去演讲进教室的时候抱着一只母鸡,听众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老先生要干什么. 只见他不说一句话,把鸡放在讲桌上,按住鸡头,掰开鸡嘴,抓了一把米强行喂给鸡吃,无论怎么喂它也不吃. 之后,他放开鸡,离开一段距离,那只鸡吃了起来. 陶行知这才开始了演讲,他说教育跟喂鸡是一个原理,如果强迫孩子去学,他是不愿学的;如果放手,不但愿学,还学得很好.
笔者认为,前者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掐着学生的脖子吃,学生却吃不下、不想吃,因为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填鸭状态,教师讲得多,学生体验少,高耗而低效,这样传授的知识终究不能成为一种力量,而是废物. 而后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算,教师讲得很轻松,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只起点拨、组织的作用,师生互教互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低碳又高效,完全符合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所以,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不在于讲得多、说得细,恰恰相反,而在于讲得少、引得巧. 灌输或变相灌输只会导致学生思维品质的弱化、学习兴趣的丧失,既不可能有情感的互动和智慧的碰撞,也不可能有生命的激情与灵性的飞扬.
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 这句名言道出了教学的一个基本规律,几千年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更要重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克服急躁心理,为教学多动点脑筋,多花些心思,修炼自己的教学艺术,提升自己的教学机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知识的传播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变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培养. 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将减负落到实处,真真正正做到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着想,这也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教育的最大价值所在是发展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学生只有体验到思考带来的愉悦才会真正感到快乐.
例:某校为了奖励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买了若干本课外读物,如果每人送3本,还余8本;如果前面每人送5本,则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不足3本,设该校买了m本课外读物,有x名学生获奖,试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m;(2)求出获奖人数及所买课外读物的本数.
第(1)小题很简单,不再赘言. 下面记录的是两位老师对第(2)题的处理.
师:这个问题中,不等量关系是什么,有几个不等量关系?
生:“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不足3本”,有一个不等量关系.
师:还有没有了?再仔细读读.
生沉默……
师:“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不足3本”这句话还隐含什么意思呢?
生沉默……
又问了2遍,没有响应,教师显得有些尴尬、着急,就自己讲出了解法. 又生怕学生没听明白,再讲了一遍后才让学生去列式计算.
还是这个问题,另一位老师是这么处理的.
他首先请一名学生读一下题目,然后直接让学生尝试着去做.
约5分钟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列出了这样的不等式:“3x 8 - 5(x - 1) < 3”,解得:x > 5. 学生发愁了,根据这个范围无法求出获奖人数以及读物本数. 这时候,教师请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则在组间巡视. 笔者也参与了一个小组的讨论:
生1:应该还缺一个不等式.
生2:对的. 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小于3本,是不是无限制地小下去?
生3:当然不行!书的本数不能为负!
生2:那就是说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还必须大于0本?
生1:对的. 就这么做!
于是,学生得出一个不等式组:“0 < 3x 8 - 5(x - 1) < 3”解得: 5 < x < 6.5,而x必须为整数,只能取6,接着学生又很顺利地算出读物是26本. 解决了问题的学生们很兴奋,脸上洋溢着一种自豪的神采.
至此,教师稍加总结、整理,于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在刚才的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还使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而自主学习又不等同于自由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科学性、有效性. 在本教例中,教者适时地放手,适当地指点,及时精辟的总结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宽广的舞台. 这不禁让我想起陶行知先生的故事,他去演讲进教室的时候抱着一只母鸡,听众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老先生要干什么. 只见他不说一句话,把鸡放在讲桌上,按住鸡头,掰开鸡嘴,抓了一把米强行喂给鸡吃,无论怎么喂它也不吃. 之后,他放开鸡,离开一段距离,那只鸡吃了起来. 陶行知这才开始了演讲,他说教育跟喂鸡是一个原理,如果强迫孩子去学,他是不愿学的;如果放手,不但愿学,还学得很好.
笔者认为,前者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掐着学生的脖子吃,学生却吃不下、不想吃,因为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填鸭状态,教师讲得多,学生体验少,高耗而低效,这样传授的知识终究不能成为一种力量,而是废物. 而后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算,教师讲得很轻松,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只起点拨、组织的作用,师生互教互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低碳又高效,完全符合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所以,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不在于讲得多、说得细,恰恰相反,而在于讲得少、引得巧. 灌输或变相灌输只会导致学生思维品质的弱化、学习兴趣的丧失,既不可能有情感的互动和智慧的碰撞,也不可能有生命的激情与灵性的飞扬.
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 这句名言道出了教学的一个基本规律,几千年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更要重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克服急躁心理,为教学多动点脑筋,多花些心思,修炼自己的教学艺术,提升自己的教学机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知识的传播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变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培养. 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将减负落到实处,真真正正做到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着想,这也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教育的最大价值所在是发展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学生只有体验到思考带来的愉悦才会真正感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