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建构模型解决问题。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将模型及模型建构纳入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范畴。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运用语言文字陈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同时,也应用模型进行了阐述。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学习知识并不需要通过老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在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学习伙伴和其他人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包括教材、工具书、网络等),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合作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能够得到多少知识取决于学习者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是由学习者的记忆能力和背诵老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大小决定的。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应使用指导发现法,让学生主动地去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进行学习。在学校里的学习,不仅应该学到学科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
谭永平老师认为“理解模型和进行模型建构活动是学生理解生物学的一把钥匙”。
综上所述,教师有必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模型方法教授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模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有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等。下面我就三种模型的定义及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一、三种模型的定义
二、三种模型的应用
1.应用概念模型设计板书,有利于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获得学习方法
对《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老师板书设计为一般是按照书上的粗体字进行,每课完了后,学生回忆时会说知道本节有哪些内容,但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蛋白质为什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等问题不能回答。但如果我们参照图2这一概念图来设计板书,就会让这些问题妥善解决。参照板书,学生能夠描述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解释蛋白质种类和功能多样的原因。本节学生对蛋白质建构了概念图,以后在学习了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可以将这些内容也扩充到该概念图中,学生就能将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有机有组合在一起。
2.教师作为评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
常规的检测手段包括课后作业和各类测验,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评讲。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题干,给解题思路、答案。有时类似的题多次做,学生还是照样错。特别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学生觉得自己不会背书,教师觉得学生懒惰不背书,基础知识不过关。可用什么方法背书,怎么知道学生背得过关与否,画模型能够让学生和老师了解学生自己基础知道理解的程度,诊断出学生哪里出了问题。
细胞结构是学习一切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在复习必修1时,教师要求学生画细胞结构的物理模型和概念图,通过这两个模型,可知学生对细胞器、细胞核等易混淆概念、细胞各结构的功能是否区分清楚。这样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
3.学生通过完成模型作业可以加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画概念模型,学生需要将有关的概念按照某种关系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做物理模型一定要将所给材料读懂进行想象,做数学模型的前提是要根据数据找出变化的规律,做出模型后要进行检验和应用。这些只有在正确理解知识之后才能进行。如学生在学习了染色体组后,对染色体组的内容“雄果蝇的精子中只含有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6]”理解不到位,不能归纳出一个染色体组是由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组成,每一种形态的染色体都有一条,如果有性染色体,再加一条性染色体。进而得出除性染色体外,常染色体中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数与细胞中染色体实际数目没有直接关系。否则学生就会将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混淆,用染色体物理模型摆染色体组摆成染色体对数,本来2N=6时答案应该是2个染色体组,如果按照染色体对数摆答案就成了3对。
三、教学反思
模型方法的应用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另外在学生完成模型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和思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指导。教师要允许相同内容内容有不同形式的模型,不能够用自己制定的标准答案去否定学生活动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谭永平.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的模型、模型方法及模型建构[J].生物学教学,2009(1):10-12.
[3]曹晓东,王杏林,樊延平.概念建模[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4.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5.
[6]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0.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将模型及模型建构纳入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范畴。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运用语言文字陈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同时,也应用模型进行了阐述。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学习知识并不需要通过老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在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学习伙伴和其他人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包括教材、工具书、网络等),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合作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能够得到多少知识取决于学习者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是由学习者的记忆能力和背诵老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大小决定的。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应使用指导发现法,让学生主动地去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进行学习。在学校里的学习,不仅应该学到学科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
谭永平老师认为“理解模型和进行模型建构活动是学生理解生物学的一把钥匙”。
综上所述,教师有必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模型方法教授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模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有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等。下面我就三种模型的定义及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一、三种模型的定义
二、三种模型的应用
1.应用概念模型设计板书,有利于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获得学习方法
对《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老师板书设计为一般是按照书上的粗体字进行,每课完了后,学生回忆时会说知道本节有哪些内容,但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蛋白质为什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等问题不能回答。但如果我们参照图2这一概念图来设计板书,就会让这些问题妥善解决。参照板书,学生能夠描述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解释蛋白质种类和功能多样的原因。本节学生对蛋白质建构了概念图,以后在学习了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可以将这些内容也扩充到该概念图中,学生就能将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有机有组合在一起。
2.教师作为评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
常规的检测手段包括课后作业和各类测验,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评讲。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题干,给解题思路、答案。有时类似的题多次做,学生还是照样错。特别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学生觉得自己不会背书,教师觉得学生懒惰不背书,基础知识不过关。可用什么方法背书,怎么知道学生背得过关与否,画模型能够让学生和老师了解学生自己基础知道理解的程度,诊断出学生哪里出了问题。
细胞结构是学习一切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在复习必修1时,教师要求学生画细胞结构的物理模型和概念图,通过这两个模型,可知学生对细胞器、细胞核等易混淆概念、细胞各结构的功能是否区分清楚。这样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
3.学生通过完成模型作业可以加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画概念模型,学生需要将有关的概念按照某种关系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做物理模型一定要将所给材料读懂进行想象,做数学模型的前提是要根据数据找出变化的规律,做出模型后要进行检验和应用。这些只有在正确理解知识之后才能进行。如学生在学习了染色体组后,对染色体组的内容“雄果蝇的精子中只含有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6]”理解不到位,不能归纳出一个染色体组是由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组成,每一种形态的染色体都有一条,如果有性染色体,再加一条性染色体。进而得出除性染色体外,常染色体中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数与细胞中染色体实际数目没有直接关系。否则学生就会将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混淆,用染色体物理模型摆染色体组摆成染色体对数,本来2N=6时答案应该是2个染色体组,如果按照染色体对数摆答案就成了3对。
三、教学反思
模型方法的应用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另外在学生完成模型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和思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指导。教师要允许相同内容内容有不同形式的模型,不能够用自己制定的标准答案去否定学生活动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谭永平.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的模型、模型方法及模型建构[J].生物学教学,2009(1):10-12.
[3]曹晓东,王杏林,樊延平.概念建模[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4.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5.
[6]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