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训练主题的课后练习检测题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kny6194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教材采用单元整体编排,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每个单元的导语,对本单元主题略加提示,主要指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课后题指向单元语文要素和教学目标。课后练习检测题是巩固和反馈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练习检测题应该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和单元训练重点进行设计。
  一、课后思考题指向语文主题读写
  训练
  统编本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指出:课后的朗读、默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特点等题型,旨在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领悟把握;课后的篇章、段落、词句的积累、背诵和摘抄,有特色的句式与段式的仿写、小练笔等题型,旨在引导学生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可见,统编本教材的课后题具有要素体系更完备、训练要点更明确、训练要求更精准、操作路径更清晰等特点,能起到揭示教学目标、导引学习活动、提示核心问题、搭建学习支架等作用。要教好统编本语文教材,就要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高度重视并深度解析课后题的特点及其应用价值,并依据课后题分析确定单元读写训练主题。
  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花的学校》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主题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课后题围绕单元训练主题设计了如下问题:
  读课文的时候,你注意到下面加点的部分了吗?
  *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题目旨在引导学生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除了朗读、体会、理解、积累这些奇特的语言之外,课后题还有这个安排: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
  这个课后题重在仿写,体现读写结合,是由读到写的发展,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应用实践,达到学会运用的目标。
  依据单元训练主题和课后题,围绕“学什么,练什么”的教学思路,可以设计如下练习检测内容: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体会用词的巧妙。
  ①湿润的东风 ________ ( 吹过
其他文献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复习:小魔方,大魔力。  同学们,自从在拼音王国历险以来,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字母朋友,你还记得它们吗?它们就藏在这个小小的魔方里,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2.同桌合作轮流投掷并大声读出来。  3.今天,我们要再次走进拼音王国,我们又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赶紧出发吧!  二、利用情境,正确认读  1.火眼金睛认朋友。(出示课本46页情境图)同学们
《带刺的朋友》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适合中年段学生阅读、学习。两位教师在充分解读教材之后,體会统编本教材的编写意图,突出中年段阅读教学旨意进行教学,教学目标比较集中,教学设计各具特色,可供老师们学习、借鉴。  一、整合生字教学方法,形成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课标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中包括“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等要点。两位教师针对识字、写字
《观潮》:“天下奇观”如何“观”  词典中,“观”有几种解释: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则是景象的意思。笔者的标题“‘天下奇观’如何‘观’”,这里则是怎么从文本中读出天下奇观的意思。文本语言是文字的组合与排序,看似已成固定,但本文作者却在努力地不断“切换”视角,让我们身临其境,全方位地感受天下奇观带给我们的震撼与难忘。  在人与潮的切换中观“奇观”,课文当然会将钱塘江大潮进行浓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梳理、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2.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式认识生字,探索偏旁的秘密,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并收集新词,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拓展理解词语原有含义和新的含义,进行积累。  4.体会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作用,迁移运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诵读并理解《江畔独步寻花》,拓展阅读,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前段时间,我布置班上学生写了一篇人物外貌描写片段,收上来一统计,我发现了15双水汪汪的大眼睛、9对月牙儿似的眉毛、18张樱桃小嘴……  究其原因,学生的习作生了病——条件反射病。一说眉毛,就想到弯弯的,像月牙;一说眼睛,就想到水汪汪的,像黑葡萄;一说嘴巴,就想到小小的,像  樱桃。  怎么办?有一天我无意发现了女儿极爱读的一本书——秦文君的《调皮的日子》,书中有一个调皮捣蛋的朱(智)多
第一课时  一、看图知“秋”,引入课题  1.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课文插图中是什么季节呢?(板书“秋天”,带拼音。)  2.拼读、识记“秋”字,并为“秋”字组词。  3.出示“秋”字的字体演变,从而加深对“秋”字的理解和认识。  4.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识“自然段”。  (1)出示课文内容,和儿歌对比,找不同之处。  (2)认识自然段,出示《数自然段》儿歌。  数
“文学是一种很艰难的艺术,从初学到成家,中间须经过若干步骤,学者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由此,朱光潜先生提出了写作的“疵、稳、醇、化”四境之说。  的确,一个人的文学性写作能力发展需要漫长的过程,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有人认为,实践出真知,只要坚持写,写着写着就能提升写作能力了。这话似乎不无道理。然而,细度之下,又觉不全妥帖。仅仅坚持多写,还不行,这样可能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未必能够进入文学
作文的常识不高深,很普通,但每个老师都必须了解它、尊重它,教学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叶圣陶先生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我们景仰的一代宗师。在我看来,他有关作文教学的论述和实践都是在阐述作文的常识是什么,都是在强调坚守常识的重要性。  一、作文目标:让学生获得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  提到作文教学,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作文“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这些问题很重要,但作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或者说
文本解读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围绕“童话”这个主题,由《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本课教学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发展想象能力,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备课前,教师可围绕以下要点研读教材。  1.认清课型  统编本教材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那一定会很好》就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主要不
设计理念  统编本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很明确,即从学习方法到尝试运用方法,训练的重点指向于人物描写。正如统编本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所说:“教科书的编排意图是改变传统的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作为习作教学的专题训练单元,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必将是围绕“人物描写”这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