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围绕“童话”这个主题,由《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本课教学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发展想象能力,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备课前,教师可围绕以下要点研读教材。
1.认清课型
统编本教材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那一定会很好》就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
2.领会意图
(1)凸显导语要素。第三单元的导语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那一定会很好》以丰富的想象,塑造了努力成就自己、一心服务他人的生动有趣的大树形象,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体现了教材双线组元的编排特点。
(2)凸显单元整合。《那一定会很好》与《去年的树》都是童话体裁,想象丰富,且都讲述了与“树” 相关的故事。编者在文前的导学中所作的“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阅读提示,主要希望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童话的文体特点。
(3)凸显课程标准。课标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其一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而课文中“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的导读提示,则进一步为学生默读课文指引了思考方向,是教材贯彻课标的具体设计。
3.把握主题
(1)浅层体验。从文字表面来看,这篇课文讲的是一颗小小的种子,经过努力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分别做成手推车、椅子和木地板的经过,说明木材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有不同的用途。这样一条“成长与发展”的主线,学生在初读感知后,都可以轻松归纳出来。这便是对课文内容的浅层解读。
(2)深层感悟。课题中一个“那”字是大树经历的一次又一次“自我牺牲”,这本应是痛苦的过程;“一定会很好”却是这个变化过程中,大树一次又一次的快乐感受。这一感受恰恰来自于甘于为人们奉献,从而实现自己愿望的美好。这条线是隐于文字背后的,是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深层感悟后获得的。同样一个文本,不同的学生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受。
教学设计
一、质疑问难,导入新课
“那一定会很好”,是课题,是树在各个阶段一以贯之的内心愿望。课始,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 “看到题目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一提问质疑问难,并抓住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如,这是谁的想法?“那一定会很好”中的“那”分别指什么?为什么那样以后一定会很好……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帮助他们理清故事发展线索,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朗读课文,正音入调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是学生必做的功课,即使是略读课文也不例外。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提出“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的朗读要求,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后,教师可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如,为提高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和能力,可以设计以下四种教学方式:
1.辨一辨:缩 吱 拆 茎
(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2.比一比:经—茎 堆—推 折—拆(区分形近字)
3.加一加:“纟 宿=缩”“奴 力=努”“口 支=吱”
4.猜一猜:“一日”—“旧”
在正音认形之后,教师可采用开火车的方式组织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直至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
三、默读课文,理解内容
围绕课始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谁的想法?”“‘那一定会很好’中的‘那’分别指什么?”“为什么那样以后一定会很好?”组织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寻找答案,以锻炼其阅读能力。
根据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学情,教师可分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步,默读课文,将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第二步,默讀课文,寻找表格中所列问题的答案,为学生阅读思考提供适当的凭借,如表1。
在学生两次默读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讨论,体现教材关于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落实阅读提示提出的要求。阅读思考重在兴趣激发和习惯培养,对答题的质量不作过高要求。
四、联系比较,初识童话
第三单元的导语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在单元“习作”中又安排了“我来编童话”的练习,在“语文园地”里还归纳了浅显的关于童话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初步体会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故事具有想象丰富、曲折离奇的共同特点。至于不同之处,能够有所感受就行,例如《去年的树》主要是人物“会说话”,《那一定会很好》主要是人物“有思想”,而且是按照人的一生来写树的历程等。
作业设计
找一本童话书,如《安徒生童话》《稻草人》等,读读其中的童话故事,读后将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围绕“童话”这个主题,由《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本课教学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发展想象能力,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备课前,教师可围绕以下要点研读教材。
1.认清课型
统编本教材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那一定会很好》就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
2.领会意图
(1)凸显导语要素。第三单元的导语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那一定会很好》以丰富的想象,塑造了努力成就自己、一心服务他人的生动有趣的大树形象,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体现了教材双线组元的编排特点。
(2)凸显单元整合。《那一定会很好》与《去年的树》都是童话体裁,想象丰富,且都讲述了与“树” 相关的故事。编者在文前的导学中所作的“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阅读提示,主要希望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童话的文体特点。
(3)凸显课程标准。课标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其一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而课文中“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的导读提示,则进一步为学生默读课文指引了思考方向,是教材贯彻课标的具体设计。
3.把握主题
(1)浅层体验。从文字表面来看,这篇课文讲的是一颗小小的种子,经过努力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分别做成手推车、椅子和木地板的经过,说明木材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有不同的用途。这样一条“成长与发展”的主线,学生在初读感知后,都可以轻松归纳出来。这便是对课文内容的浅层解读。
(2)深层感悟。课题中一个“那”字是大树经历的一次又一次“自我牺牲”,这本应是痛苦的过程;“一定会很好”却是这个变化过程中,大树一次又一次的快乐感受。这一感受恰恰来自于甘于为人们奉献,从而实现自己愿望的美好。这条线是隐于文字背后的,是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深层感悟后获得的。同样一个文本,不同的学生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受。
教学设计
一、质疑问难,导入新课
“那一定会很好”,是课题,是树在各个阶段一以贯之的内心愿望。课始,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 “看到题目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一提问质疑问难,并抓住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如,这是谁的想法?“那一定会很好”中的“那”分别指什么?为什么那样以后一定会很好……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帮助他们理清故事发展线索,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朗读课文,正音入调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是学生必做的功课,即使是略读课文也不例外。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提出“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的朗读要求,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后,教师可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如,为提高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和能力,可以设计以下四种教学方式:
1.辨一辨:缩 吱 拆 茎
(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2.比一比:经—茎 堆—推 折—拆(区分形近字)
3.加一加:“纟 宿=缩”“奴 力=努”“口 支=吱”
4.猜一猜:“一日”—“旧”
在正音认形之后,教师可采用开火车的方式组织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直至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
三、默读课文,理解内容
围绕课始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谁的想法?”“‘那一定会很好’中的‘那’分别指什么?”“为什么那样以后一定会很好?”组织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寻找答案,以锻炼其阅读能力。
根据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学情,教师可分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步,默读课文,将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第二步,默讀课文,寻找表格中所列问题的答案,为学生阅读思考提供适当的凭借,如表1。
在学生两次默读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讨论,体现教材关于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落实阅读提示提出的要求。阅读思考重在兴趣激发和习惯培养,对答题的质量不作过高要求。
四、联系比较,初识童话
第三单元的导语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在单元“习作”中又安排了“我来编童话”的练习,在“语文园地”里还归纳了浅显的关于童话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初步体会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故事具有想象丰富、曲折离奇的共同特点。至于不同之处,能够有所感受就行,例如《去年的树》主要是人物“会说话”,《那一定会很好》主要是人物“有思想”,而且是按照人的一生来写树的历程等。
作业设计
找一本童话书,如《安徒生童话》《稻草人》等,读读其中的童话故事,读后将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