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有效的高质量的物理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活其思维、引发创造性思维,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激发兴趣入手,通过实验、游戏、物理学家故事等多种渠道,创设一个有趣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物理规律.
如在“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的物理情景:
师:“我们来做了游戏: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让五位学生比赛用嘴将漏斗中的乒乓球吹出来.(吹不出)
师:五位同学都没把乒乓球吹出来,是不是他们的力气不够大?怎么辦?
生:用吹风机吹.
师演示用吹风机吹乒乓球,球仍然没吹出.
师:看看用鼓风机能不能行?
师演示用鼓风机吹乒乓球,球仍然没吹出.
在学生的一片惊叹和疑惑中教师提出问题:“球为什么总吹不出漏斗?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带着这个疑问,引出了本节课的探究内容: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又如讲物体沉浮之前表演“沉浮玩偶”的小魔术:用一支10cm长的吸管对折,用发夹夹住,调整发夹位置,把它插入盛水的矿泉水瓶中并让一小段的吸管吸入水使之直立浮于水中,盖上瓶盖.用手压瓶子(学生没觉察到),沉浮玩偶听话地下沉,松手后又听话地浮起来,同学们看后惊叹不已,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设置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生活、生产情境以及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愉悦心情,触发学生手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如在《汽化和液化》一节的教学中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情境:(1)晒在太阳底下的衣服一会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哪去了?衣服怎样晒容易干?(2)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气泡变化有什么不同?(3)水沸腾时温度是否在不断升高?(4)水沸腾时壶口什么位置“白气”最多?(5)雾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太阳出来后为什么雾就会消失?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问题后加深了对汽化概念的理解,了解了蒸发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这些问题情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不仅能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用的,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能力.
3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接触过许许多多物理现象和应用物理知识的事例,恰当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物理问题情景,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的积极思维.如在进行压强、摩擦、惯性、功等概念的教学时,都可以利用许多典型、生动且为学生熟知的事例来创设物理问题情景.如“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一开始请几个同学到讲台前分别用缠了皮筋和没缠皮筋的筷子夹弹子,看谁夹得快.
接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受摩擦力的事例.
“你们在雨后光滑的泥土面上走路,感觉如何?”(生;总怕摔倒,走路要小心翼翼的.)
“那么,在马路上走路呢?感觉又怎样?”(生:在马路上走,轻松自如.)
“在较厚的沙子上走,感觉会是怎样?”(生:在沙地上走,很费劲,觉得累.)
教师指出上述现象是由于摩擦力大小不同造成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摩擦,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一下摩擦力.
通过对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的情景再现,自然而然把学生带入到摩擦力的学习之中,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设置的问题情景要紧扣学习的主题
问题的设置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必须有利于解决预设的各种障碍和困难.创设的情境不能与教学内容成为“两层皮”.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用物理的眼光去探索、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出示问题情境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往往是海阔天空,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时间在这种“流连忘返的情境对白”中很快流逝了,结果是花了很大力气还没有涉及到自己预设的物理问题上来.避免这种现象产生的关键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处理好“宽泛性”与“定向性”的关系.比如,当教师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这一宽泛性问题后,待学生思考一会儿,就可补充一个具有定向性特点的问题:“你能提出哪些跟物理有关的问题?”如“磁生电”一节的教学,教师通过奥斯特实验提出问题:“奥斯特实验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不能生电呢?”;“现在我们所用的发电机可以产生电,它是由磁产生的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能生电?”.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所提问题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主题.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创设有效的物理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情景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问题的教学功能,才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激发兴趣入手,通过实验、游戏、物理学家故事等多种渠道,创设一个有趣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物理规律.
如在“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的物理情景:
师:“我们来做了游戏: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让五位学生比赛用嘴将漏斗中的乒乓球吹出来.(吹不出)
师:五位同学都没把乒乓球吹出来,是不是他们的力气不够大?怎么辦?
生:用吹风机吹.
师演示用吹风机吹乒乓球,球仍然没吹出.
师:看看用鼓风机能不能行?
师演示用鼓风机吹乒乓球,球仍然没吹出.
在学生的一片惊叹和疑惑中教师提出问题:“球为什么总吹不出漏斗?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带着这个疑问,引出了本节课的探究内容: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又如讲物体沉浮之前表演“沉浮玩偶”的小魔术:用一支10cm长的吸管对折,用发夹夹住,调整发夹位置,把它插入盛水的矿泉水瓶中并让一小段的吸管吸入水使之直立浮于水中,盖上瓶盖.用手压瓶子(学生没觉察到),沉浮玩偶听话地下沉,松手后又听话地浮起来,同学们看后惊叹不已,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设置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生活、生产情境以及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愉悦心情,触发学生手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如在《汽化和液化》一节的教学中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情境:(1)晒在太阳底下的衣服一会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哪去了?衣服怎样晒容易干?(2)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气泡变化有什么不同?(3)水沸腾时温度是否在不断升高?(4)水沸腾时壶口什么位置“白气”最多?(5)雾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太阳出来后为什么雾就会消失?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问题后加深了对汽化概念的理解,了解了蒸发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这些问题情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不仅能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用的,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能力.
3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接触过许许多多物理现象和应用物理知识的事例,恰当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物理问题情景,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的积极思维.如在进行压强、摩擦、惯性、功等概念的教学时,都可以利用许多典型、生动且为学生熟知的事例来创设物理问题情景.如“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一开始请几个同学到讲台前分别用缠了皮筋和没缠皮筋的筷子夹弹子,看谁夹得快.
接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受摩擦力的事例.
“你们在雨后光滑的泥土面上走路,感觉如何?”(生;总怕摔倒,走路要小心翼翼的.)
“那么,在马路上走路呢?感觉又怎样?”(生:在马路上走,轻松自如.)
“在较厚的沙子上走,感觉会是怎样?”(生:在沙地上走,很费劲,觉得累.)
教师指出上述现象是由于摩擦力大小不同造成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摩擦,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一下摩擦力.
通过对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的情景再现,自然而然把学生带入到摩擦力的学习之中,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设置的问题情景要紧扣学习的主题
问题的设置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必须有利于解决预设的各种障碍和困难.创设的情境不能与教学内容成为“两层皮”.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用物理的眼光去探索、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出示问题情境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往往是海阔天空,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时间在这种“流连忘返的情境对白”中很快流逝了,结果是花了很大力气还没有涉及到自己预设的物理问题上来.避免这种现象产生的关键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处理好“宽泛性”与“定向性”的关系.比如,当教师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这一宽泛性问题后,待学生思考一会儿,就可补充一个具有定向性特点的问题:“你能提出哪些跟物理有关的问题?”如“磁生电”一节的教学,教师通过奥斯特实验提出问题:“奥斯特实验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不能生电呢?”;“现在我们所用的发电机可以产生电,它是由磁产生的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能生电?”.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所提问题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主题.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创设有效的物理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情景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问题的教学功能,才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