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才能开发、利用课堂各种有效资源,从而体现高效的美术课堂?我一直是边摸索前进,边总结经验。下面,我就谈谈在小学美术课堂资源管理和使用的研究过程中的一些设想与做法。
一、遗憾,资源流失的可惜
美术这门学科看似简单,真正教起来却并不容易。刚开始在教学中,我不敢说投入全部精力,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一轮儿下来,却是两手空空。失落之余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会两手空空呢?我究竟丢掉了什么?是资源,还是学生最宝贵的东西——优秀作品?而这些宝贵的资源是可再利用的,可它们却由于我的忽视从我的眼皮底下溜走了,而且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叫什么?资源流失!惨痛的教训让我不得不又回到起点,从零开始。
二、尝试,学生作品的利用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从此我尽最大限度地开发这些资源,使之成了我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将这些资源视为珍宝,并把它们整理成册,分类装订,因为它不仅是学生的成果,更是我的成果,我想让它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挥其巨大的潜能。每次上课的时候,当我将这些作品展示给学生时,他们从中获得的灵感和信息远远超出了我的示范,而且个个表现得急不可待,跃跃欲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他们的作业不再单调,而是变得有活力,和以前比较简直判若两样,而且还改变了仿照教师示范千篇一律的弊病。面对这些有明显变化的作品,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生优秀作品的威力以及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这些资源队伍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因为这些作品绝大部分都是纸制的,时间一长纸张容易破损,同时纸质作品也暴露出其弊病——不易寻找,占空间,说服力不强。能否改变一下收集的方法呢?
三、创新,学生美术作品电子档案的建设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已成为美术文化的载体和手段,也是铺设美术课程改革目标的桥梁。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不仅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思绪。数码相机和电脑,是它们让我手中的课程资源发生了质的飞跃“纸质队伍”演变为“电子队伍”。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于是我想到了为学生作品建电子档案。
第一次将相机带入课堂的情景给了我极大的信心。那是一节手工课,在以前的制作课上学生们新奇有创意的作品比比皆是,可惜不好保存,我只能选择忍痛割爱,放弃收集。新课标理念下的美术课提倡学生用多种材料,这就意味着我的课程资源里“新兵”会层出不穷,而相机会让它们成为永恒的印记。学生发现我在给他们照相,兴奋得不得了,一个劲儿的大声嚷嚷:“老师,给我照张相!”我就趁热打铁,说:“谁认真制作就给谁拍照,谁的作品优秀也要拍照,而且还要在电脑上播放呢!”这下学生们的制作兴趣更浓了,我的相机也不失时机地捕捉到了很多精彩的瞬间,然后存入电脑,建立了各种文件夹并进行分类整理。
最初我只是把这些照片按照高、中、低年级分为三类,每类又分为绘画、欣赏和制作。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我就在这个档案中存储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可是当我要用的时候,寻找时并不比纸质收集法快多少。这让我一度陷入困惑之中,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是对作品的分类不细所致。为了能让这些信息化课程资源在使用时真正达到方便快捷,我对最初的分类进行了修改、细化。这次我是按册分类,严格按新课标要求进行,每册分为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各领域囊括了对应的课程,每一课的作品又分为两类:“课堂实录”和“学生作品”;“学生作品”又分为“优秀作品”和“问题作品” 。这里的“课堂实录”和“问题作品”在最初的课程资源中是没有的,“课堂实录”是指把学生上课时作画或制作时的情形用相片或录像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向学生展示时更能增强其说服力。“问题作品”是指把学生中存在典型问题的作品挑选出来归成一类,便于教师研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漏洞,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避免同样的错误在其他班再犯,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修改后,我又试用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个方案不错,它就像查字典一样,只要方法正确,很容易找到所需的东西。
实践证明,电子档案是行之有效的。当我把收集到的作品制成课件并展示给学生时,教室里一片欢呼,内心的狂喜立刻溢于言表。这时我看到那些作品被展示,情景被录制的学生们脸上的幸福——一种被别人赏识的幸福!还看到了其他学生眼中羡慕的光芒,同时我也隐隐感觉到学生们潜在的艺术才华正在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所激发。而这种力量正好来自于我的电子档案,那一刻,我的激动、兴奋溢于言表。
学生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只要教师能够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生成教学资源,给他们创设恰当的情境,他们就会成为新课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使我们的课堂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电子档案存储量大、省空间、效率高、易操作、易携带、有实录、说服力强,使用时方便快捷,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益于交流,在教学中能真正起到帮手和示范的作用。即使实物作品破损或丢了,从电子档案中还可以找到,不需要重新再做。看着照片中学生们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幅幅劳动成果,我想等他们长大成人后,再看到这些儿时的成长足迹时,一定会异常兴奋,激动之余就会自然而然地回忆起童年时的这段幸福时光。
这是一条漫长的研究道路,它需要每天进行,一刻也不能懈怠。美术教材共十二册,如果从第一册开始到完成整套教材,需要几年时间,我们的档案还需要一轮一轮的去完善。我相信汗水不会白流,在我的努力下,我的学生一定会与众不同,我必将收获一个个丰硕的研究成果!
(责编杜华)
一、遗憾,资源流失的可惜
美术这门学科看似简单,真正教起来却并不容易。刚开始在教学中,我不敢说投入全部精力,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一轮儿下来,却是两手空空。失落之余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会两手空空呢?我究竟丢掉了什么?是资源,还是学生最宝贵的东西——优秀作品?而这些宝贵的资源是可再利用的,可它们却由于我的忽视从我的眼皮底下溜走了,而且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叫什么?资源流失!惨痛的教训让我不得不又回到起点,从零开始。
二、尝试,学生作品的利用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从此我尽最大限度地开发这些资源,使之成了我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将这些资源视为珍宝,并把它们整理成册,分类装订,因为它不仅是学生的成果,更是我的成果,我想让它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挥其巨大的潜能。每次上课的时候,当我将这些作品展示给学生时,他们从中获得的灵感和信息远远超出了我的示范,而且个个表现得急不可待,跃跃欲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他们的作业不再单调,而是变得有活力,和以前比较简直判若两样,而且还改变了仿照教师示范千篇一律的弊病。面对这些有明显变化的作品,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生优秀作品的威力以及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这些资源队伍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因为这些作品绝大部分都是纸制的,时间一长纸张容易破损,同时纸质作品也暴露出其弊病——不易寻找,占空间,说服力不强。能否改变一下收集的方法呢?
三、创新,学生美术作品电子档案的建设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已成为美术文化的载体和手段,也是铺设美术课程改革目标的桥梁。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不仅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思绪。数码相机和电脑,是它们让我手中的课程资源发生了质的飞跃“纸质队伍”演变为“电子队伍”。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于是我想到了为学生作品建电子档案。
第一次将相机带入课堂的情景给了我极大的信心。那是一节手工课,在以前的制作课上学生们新奇有创意的作品比比皆是,可惜不好保存,我只能选择忍痛割爱,放弃收集。新课标理念下的美术课提倡学生用多种材料,这就意味着我的课程资源里“新兵”会层出不穷,而相机会让它们成为永恒的印记。学生发现我在给他们照相,兴奋得不得了,一个劲儿的大声嚷嚷:“老师,给我照张相!”我就趁热打铁,说:“谁认真制作就给谁拍照,谁的作品优秀也要拍照,而且还要在电脑上播放呢!”这下学生们的制作兴趣更浓了,我的相机也不失时机地捕捉到了很多精彩的瞬间,然后存入电脑,建立了各种文件夹并进行分类整理。
最初我只是把这些照片按照高、中、低年级分为三类,每类又分为绘画、欣赏和制作。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我就在这个档案中存储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可是当我要用的时候,寻找时并不比纸质收集法快多少。这让我一度陷入困惑之中,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是对作品的分类不细所致。为了能让这些信息化课程资源在使用时真正达到方便快捷,我对最初的分类进行了修改、细化。这次我是按册分类,严格按新课标要求进行,每册分为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各领域囊括了对应的课程,每一课的作品又分为两类:“课堂实录”和“学生作品”;“学生作品”又分为“优秀作品”和“问题作品” 。这里的“课堂实录”和“问题作品”在最初的课程资源中是没有的,“课堂实录”是指把学生上课时作画或制作时的情形用相片或录像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向学生展示时更能增强其说服力。“问题作品”是指把学生中存在典型问题的作品挑选出来归成一类,便于教师研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漏洞,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避免同样的错误在其他班再犯,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修改后,我又试用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个方案不错,它就像查字典一样,只要方法正确,很容易找到所需的东西。
实践证明,电子档案是行之有效的。当我把收集到的作品制成课件并展示给学生时,教室里一片欢呼,内心的狂喜立刻溢于言表。这时我看到那些作品被展示,情景被录制的学生们脸上的幸福——一种被别人赏识的幸福!还看到了其他学生眼中羡慕的光芒,同时我也隐隐感觉到学生们潜在的艺术才华正在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所激发。而这种力量正好来自于我的电子档案,那一刻,我的激动、兴奋溢于言表。
学生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只要教师能够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生成教学资源,给他们创设恰当的情境,他们就会成为新课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使我们的课堂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电子档案存储量大、省空间、效率高、易操作、易携带、有实录、说服力强,使用时方便快捷,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益于交流,在教学中能真正起到帮手和示范的作用。即使实物作品破损或丢了,从电子档案中还可以找到,不需要重新再做。看着照片中学生们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幅幅劳动成果,我想等他们长大成人后,再看到这些儿时的成长足迹时,一定会异常兴奋,激动之余就会自然而然地回忆起童年时的这段幸福时光。
这是一条漫长的研究道路,它需要每天进行,一刻也不能懈怠。美术教材共十二册,如果从第一册开始到完成整套教材,需要几年时间,我们的档案还需要一轮一轮的去完善。我相信汗水不会白流,在我的努力下,我的学生一定会与众不同,我必将收获一个个丰硕的研究成果!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