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记生字是小学低年级的主要学习任务,但屡屡出现的错别字令老师们很尴尬。陕西师范大学黄耀明老师说,高考中因错别字而致使作文分数不高的现象很突出,可见错别字已经不仅仅是小学生的问题,实在是到了要刻不容缓地解决错别字的问题的时候了。
一、错别字形成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读书、写字时,学生难以做到全神贯注,他们可以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但会认的字不多。学生学习生字时,对生字的笔顺、笔画认不清,记不住。在练字时,他们敷衍了事,一心多用,该弯的写直了,该直的写弯了;该露头的不露头,不该露头的又露出了头,这样自然就出现了错别字。
2.不良的书写习惯
低年级学生自控力不强,写作业时很浮躁,遇到不会写的字,会胡乱写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学生做作业的习惯、态度、情绪等与作业中是否会出现错别字有很大的关系,错误率高的学生往往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有些小学生对错别字不反感,觉得只要自己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行了,特别是在写话练习中,他们不字斟句酌,用了错别字也浑然不觉。这十几年来,计算机普及了,拼音输入法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孩子认读汉字的机会。对一些汉字,他们看着眼熟,但往往提笔忘字,能模糊记起来的字,往往多写一笔或少写一笔,写成了错别字。
3.受社会用字不严格的影响
现在的报纸杂志,出现错别字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孩子与这些差错率高的报纸杂志相处,自然会写出错别字。孩子的生字储备量相当有限,无法很好地辨别一个字到底是不是错别字,所以,他们在阅读的时候,会把错别字当做写得对的字。无孔不入的广告有意无意地使用别字,以达到吸引人们眼球的广告效果。但这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孩子会在不知道哪个字才是正确的字的情况下,先入为主,记住了错别字。
4.教师错误的讲解和学生的负迁移
有些时候,教师对一些容易写错的字反复强调不要这样写,这里不要加点,不要加撇……结果使更多的孩子强化了记忆,只记住了多了点和撇的错别字。有一些字,如“武、代、式”等,结构并不复杂,笔画也不多,但各年级都有学生写错。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负迁移在起作用。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学生认识的汉字多数是写完斜钩之后再加一撇的字,因此,在识记“武、式、代”等字时,学生往往因过去的知识技能产生负迁移,写出错别字。
二、消解错别字的方法
1.理解意思,记住固定词语
对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如果理解了字的意思,在使用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错误了。如“长、常”,“长”指距离、长度或时间长久,有“长年累月、长此以往、长治久安”等词语;“常”指时常、经常,在“常胜将军、冬夏常青”等词语中使用。
许多同音字在固定的词语中使用表示不同的意思,理解清楚了就不会出错了。如“艰苦”和“坚苦”,“艰苦”指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坚苦”指坚忍刻苦,比喻人在非常困难的环境或条件下,坚守岗位或坚持学习的坚强意志,适用于主观精神、工作作风等。学习了这类生字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练习组词、造句、说话,反复使用,进一步巩固对词语的理解。
2.弄清字的来历,穿越历史看一看
我们知道,汉字起源于古代先民的衣食住行,看到汉字就像看到了古人生活的画卷。如教学“即”和“既”这两个字时,如果教师只在这两个字右边不同的部分纠结、辨析,学生会越辨越糊涂。所以,如果我们能利用多媒体画面,将这两个字的本来面目展示出来,学生就会恍然大悟。
《说文解字》中写道:“即,就也。”甲骨文的“即”字的左边像一个盛满食物的器皿,右边像一个人跑来张口要吃食物的样子。因此,“即将、即使、即位、即日、即景生情、即兴”等词都取“即”的意思而成词。“既”在甲骨文中像人已经吃饱了,打着饱嗝转脸离开的情形。所以,“既”字有“已经”的意思,故有“既然、既往不咎、既成事实”等词。
多媒体画面展示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演一演这两个字的意思,以表达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有了画面的展示,再通过自己的表演来思考,学生再也不会混淆这两个字了。
3.展开联想,编首儿歌唱一唱
一个汉字就是一首儿歌,儿歌朗朗上口,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记忆汉字的字形。如“赵”字:“走啊走,走到岔路口,不要问我叫什么,百家姓里我为首。”短短的儿歌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百家姓里为首的是哪个字?你还知道哪些姓氏?这对拓展孩子的课外阅读有莫大的好处。“这就是我,个头一丁点儿,怀抱一团火。”这首儿歌说的是“灯”字。
“戊、戌、戍,已、己、巳”这样的字,对多数学生来说是识记的难点,我给学生编了几句话:“戌横戍点戊中空,这样分辨很轻松。”“堵巳不堵己,半边是个已。”熟记之后,再写这几个字就不会出错了。孩子们还想出了许多办法记住生字:动作演示、猜谜语、讲笑话、画图等。不要低估孩子们的智慧,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一座小型的火山,教师要正确地引导、激发。
将字还原成一幅幅图画,一个个会呼吸的精灵,一首首悦耳的儿歌,错别字将难以出现。通过对错别字的纠正,学生亲近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提升了爱国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消灭了错别字。
一、错别字形成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读书、写字时,学生难以做到全神贯注,他们可以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但会认的字不多。学生学习生字时,对生字的笔顺、笔画认不清,记不住。在练字时,他们敷衍了事,一心多用,该弯的写直了,该直的写弯了;该露头的不露头,不该露头的又露出了头,这样自然就出现了错别字。
2.不良的书写习惯
低年级学生自控力不强,写作业时很浮躁,遇到不会写的字,会胡乱写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学生做作业的习惯、态度、情绪等与作业中是否会出现错别字有很大的关系,错误率高的学生往往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有些小学生对错别字不反感,觉得只要自己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行了,特别是在写话练习中,他们不字斟句酌,用了错别字也浑然不觉。这十几年来,计算机普及了,拼音输入法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孩子认读汉字的机会。对一些汉字,他们看着眼熟,但往往提笔忘字,能模糊记起来的字,往往多写一笔或少写一笔,写成了错别字。
3.受社会用字不严格的影响
现在的报纸杂志,出现错别字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孩子与这些差错率高的报纸杂志相处,自然会写出错别字。孩子的生字储备量相当有限,无法很好地辨别一个字到底是不是错别字,所以,他们在阅读的时候,会把错别字当做写得对的字。无孔不入的广告有意无意地使用别字,以达到吸引人们眼球的广告效果。但这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孩子会在不知道哪个字才是正确的字的情况下,先入为主,记住了错别字。
4.教师错误的讲解和学生的负迁移
有些时候,教师对一些容易写错的字反复强调不要这样写,这里不要加点,不要加撇……结果使更多的孩子强化了记忆,只记住了多了点和撇的错别字。有一些字,如“武、代、式”等,结构并不复杂,笔画也不多,但各年级都有学生写错。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负迁移在起作用。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学生认识的汉字多数是写完斜钩之后再加一撇的字,因此,在识记“武、式、代”等字时,学生往往因过去的知识技能产生负迁移,写出错别字。
二、消解错别字的方法
1.理解意思,记住固定词语
对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如果理解了字的意思,在使用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错误了。如“长、常”,“长”指距离、长度或时间长久,有“长年累月、长此以往、长治久安”等词语;“常”指时常、经常,在“常胜将军、冬夏常青”等词语中使用。
许多同音字在固定的词语中使用表示不同的意思,理解清楚了就不会出错了。如“艰苦”和“坚苦”,“艰苦”指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坚苦”指坚忍刻苦,比喻人在非常困难的环境或条件下,坚守岗位或坚持学习的坚强意志,适用于主观精神、工作作风等。学习了这类生字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练习组词、造句、说话,反复使用,进一步巩固对词语的理解。
2.弄清字的来历,穿越历史看一看
我们知道,汉字起源于古代先民的衣食住行,看到汉字就像看到了古人生活的画卷。如教学“即”和“既”这两个字时,如果教师只在这两个字右边不同的部分纠结、辨析,学生会越辨越糊涂。所以,如果我们能利用多媒体画面,将这两个字的本来面目展示出来,学生就会恍然大悟。
《说文解字》中写道:“即,就也。”甲骨文的“即”字的左边像一个盛满食物的器皿,右边像一个人跑来张口要吃食物的样子。因此,“即将、即使、即位、即日、即景生情、即兴”等词都取“即”的意思而成词。“既”在甲骨文中像人已经吃饱了,打着饱嗝转脸离开的情形。所以,“既”字有“已经”的意思,故有“既然、既往不咎、既成事实”等词。
多媒体画面展示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演一演这两个字的意思,以表达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有了画面的展示,再通过自己的表演来思考,学生再也不会混淆这两个字了。
3.展开联想,编首儿歌唱一唱
一个汉字就是一首儿歌,儿歌朗朗上口,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记忆汉字的字形。如“赵”字:“走啊走,走到岔路口,不要问我叫什么,百家姓里我为首。”短短的儿歌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百家姓里为首的是哪个字?你还知道哪些姓氏?这对拓展孩子的课外阅读有莫大的好处。“这就是我,个头一丁点儿,怀抱一团火。”这首儿歌说的是“灯”字。
“戊、戌、戍,已、己、巳”这样的字,对多数学生来说是识记的难点,我给学生编了几句话:“戌横戍点戊中空,这样分辨很轻松。”“堵巳不堵己,半边是个已。”熟记之后,再写这几个字就不会出错了。孩子们还想出了许多办法记住生字:动作演示、猜谜语、讲笑话、画图等。不要低估孩子们的智慧,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一座小型的火山,教师要正确地引导、激发。
将字还原成一幅幅图画,一个个会呼吸的精灵,一首首悦耳的儿歌,错别字将难以出现。通过对错别字的纠正,学生亲近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提升了爱国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消灭了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