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国务院出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指出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的学习,促进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是新课改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实践的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合作学习
美国教育家约翰逊认为:“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和小组自加工”的五要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歌》中也出现关于合作学习的阐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此,本文把合作学习解释为: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性格特性、教学条件等进行一定分工合作编排,从而利用社交技能使学生对某观点形成理性情感认知的能力.
1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1)教会学生倾听并整理信息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部分学生不愿意倾听教师或者是别人的意见,因此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认真的倾听的习惯,注意听别人讲述重点,学会收集、思考、分析、综合、整理信息的要点,进而对其评价,完善自己的思维.
(2)教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讲出自己的观点,将自己所发现的事物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不同的探讨,从而发现不同的思路.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应该在不同的程度上鼓励学生发言,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合作学习,使他们对小组的合作学习充满信心.
2.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以往的教学总是流于形式,那么现在的合作学习如何能避免学习流于形式现象的发生呢?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呢?
(1)选择学生认知的、并有利探究的目标任务
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目标任务的重难点,制定目标的操作步骤,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探究.例如在进行“金属钠”一节的教学中,Na和H2O的反应实验中现象的探究与Na与CuSO4溶液反应现象的探究,两个现象反应探究现象何种该做为小组作为合作学习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认知情况下做出选择.最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体现在学生对Na和水反应的合作实验上,并对Na和CuSO4溶液反应实验现象进行推测和验证并加以解释,分析钠分别与水和酸反应的实质及剧烈程度,并在课后完成小组实验报告.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给予指导
在合作学习过程实践中,学生对教师给予的目标任务就行操作实践,通过分析、讨论、推导、实验的流程而得出目标任务结论,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老师应给予帮助.如笔者在执教“乙烯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对两位操作能力差的学生交待简单任务,一位看温度计,一到170 ℃后马上报告;另一位验证乙烯通入KMnO4和溴水的试管中引起的变化.教师有意把本实验中最重要且简单的实践环节让他们亲手操作,使他们认识到:实验操作这么“简单”, “轻易”就能成功.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增强了信心,而且还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
(3)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
小组经过合作学习、交流之后,老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关的探究课题,再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本组的实验进行作答,在适时给予评价,有一点成功,表扬一点;有一步创新,表扬一步.如“卤素”一章教学中,关于“新制热氯水中存在哪些微粒、什么时候考虑到什么粒子参加反应”一直是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为此将该问题设计为探究性课题——“用实验证明新制氯水的成分”,提供相应的药品:硝酸银溶液、鲜花、镁粉……让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学生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比较快地设计出了实验方案,用现有仪器和试剂进行实验,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最后对方案进行评价,请优胜者说明实验原理和操作,展览正确的实验结论的实验记录.
(4)将课内课外的实验研究相结合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处理,通常采用课内课外的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勤动手,还能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性的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有关酸雨的知识时,多数学生不甚了解本地是否存在酸雨现象,于是教师结合实际联系,布置对本地雨水pH值测定的任务.在某段时间下雨后让学生交上测定报告,举行实验报告会,让各小组的组长阐述他们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案,怎样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和对实验活动的体验,深受学生欢迎.
3.结论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这一教学模式,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又是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组建取长补短、互帮互补的学习小组,通过学生自己自动手操作获取化学知识的原理、结论的实验,既提升学生在学习上、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创新、探究的意识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参考文献:
王祖浩主编.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高长梅,苟萍.教育科研专题研究与指导.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易淑云.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的形式及注意事项.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6).
关键词:高中化学;合作学习
美国教育家约翰逊认为:“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和小组自加工”的五要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歌》中也出现关于合作学习的阐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此,本文把合作学习解释为: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性格特性、教学条件等进行一定分工合作编排,从而利用社交技能使学生对某观点形成理性情感认知的能力.
1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1)教会学生倾听并整理信息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部分学生不愿意倾听教师或者是别人的意见,因此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认真的倾听的习惯,注意听别人讲述重点,学会收集、思考、分析、综合、整理信息的要点,进而对其评价,完善自己的思维.
(2)教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讲出自己的观点,将自己所发现的事物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不同的探讨,从而发现不同的思路.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应该在不同的程度上鼓励学生发言,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合作学习,使他们对小组的合作学习充满信心.
2.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以往的教学总是流于形式,那么现在的合作学习如何能避免学习流于形式现象的发生呢?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呢?
(1)选择学生认知的、并有利探究的目标任务
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目标任务的重难点,制定目标的操作步骤,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探究.例如在进行“金属钠”一节的教学中,Na和H2O的反应实验中现象的探究与Na与CuSO4溶液反应现象的探究,两个现象反应探究现象何种该做为小组作为合作学习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认知情况下做出选择.最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体现在学生对Na和水反应的合作实验上,并对Na和CuSO4溶液反应实验现象进行推测和验证并加以解释,分析钠分别与水和酸反应的实质及剧烈程度,并在课后完成小组实验报告.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给予指导
在合作学习过程实践中,学生对教师给予的目标任务就行操作实践,通过分析、讨论、推导、实验的流程而得出目标任务结论,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老师应给予帮助.如笔者在执教“乙烯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对两位操作能力差的学生交待简单任务,一位看温度计,一到170 ℃后马上报告;另一位验证乙烯通入KMnO4和溴水的试管中引起的变化.教师有意把本实验中最重要且简单的实践环节让他们亲手操作,使他们认识到:实验操作这么“简单”, “轻易”就能成功.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增强了信心,而且还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
(3)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
小组经过合作学习、交流之后,老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关的探究课题,再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本组的实验进行作答,在适时给予评价,有一点成功,表扬一点;有一步创新,表扬一步.如“卤素”一章教学中,关于“新制热氯水中存在哪些微粒、什么时候考虑到什么粒子参加反应”一直是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为此将该问题设计为探究性课题——“用实验证明新制氯水的成分”,提供相应的药品:硝酸银溶液、鲜花、镁粉……让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学生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比较快地设计出了实验方案,用现有仪器和试剂进行实验,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最后对方案进行评价,请优胜者说明实验原理和操作,展览正确的实验结论的实验记录.
(4)将课内课外的实验研究相结合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处理,通常采用课内课外的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勤动手,还能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性的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有关酸雨的知识时,多数学生不甚了解本地是否存在酸雨现象,于是教师结合实际联系,布置对本地雨水pH值测定的任务.在某段时间下雨后让学生交上测定报告,举行实验报告会,让各小组的组长阐述他们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案,怎样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和对实验活动的体验,深受学生欢迎.
3.结论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这一教学模式,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又是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组建取长补短、互帮互补的学习小组,通过学生自己自动手操作获取化学知识的原理、结论的实验,既提升学生在学习上、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创新、探究的意识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参考文献:
王祖浩主编.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高长梅,苟萍.教育科研专题研究与指导.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易淑云.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的形式及注意事项.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