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探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aost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在高等教育中,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发挥公共选修课的积极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做好教学互动。本文以实践教学为立足点,以心理学效应为基本原理,对于教学互动的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教学互动;心理学效应;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183-03
  一、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意义与现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国内百废待兴,急需大批专业人才来建设国家,所以国内大学的文理分科制度从此就开始了,所采用的教育模式也是苏联时代的专才教育模式。然而,时过境迁,21世纪的中国更需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通才教育模式越来越得到认可。早在2010年5月,温家宝同志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1]
  在高等教育中,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选修课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多学科知识学习平台。通过公共选修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展视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修养。由此看出,高校公共选修课制度是符合当代教育规律和世界主流的一种教育模式。当下,随着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不断发展深入,公共选修课在大学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实践过程中,确实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使公共选修课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理想作用[2]。目前,高校大学生里的一句流行语“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反映了众多大学生心照不宣的做法,也揭示了公共选修课在大学课程中的尴尬境地。众多专家、学者对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不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亦或是学生层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不再进一步地阐释。
  二、心理学效应为指导下的公共选修课教学互动与策略探讨
  要发挥公共选修课的积极效果,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好教学互动,也就是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有人说,教学互动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人说,教学互动是一项基本教学原则;也有人说,教学互动是一门教学艺术。总之,通过教学互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学互动是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来实现的,是以创设民主、融合的教学氛围来达到的。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从自身角度出发,以公共选修课的实践教学为立足点,以心理学效应为基本原理,在此对于应采取怎样的教学互动等更深层次、更具体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学互动的基石:presentation(课堂报告)
  教学互动是需要建立在师生间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公共选修课课堂規模较理论专业课更大,选课学生也往往来自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因而教师在教学初期并不了解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习的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等。在未了解学生情况之前,要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非常困难。所以,作为教师,公共选修课的第一要务是尽快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能力。Presentation是一种实现该任务的好方式。Presentation自身就有很多优势,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查阅、总结文献资料的能力,能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自我[3]。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直接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兴趣关注点。笔者认为,在presentation过程中,教师至少要做好三件事。
  1.鼓励学生之间的提问与讨论。很多情况下,presentation在讲台上的学生讲完最后一页PPT之后就草草收场了,这样的教学形式无益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时候为了打破冷场的尴尬,教师可以针对presentation的内容先提问,引导别的学生参与提问和讨论。
  2.抓住赏识的机会。不论是对进行presentation的学生,还是参与准备PPT的学生,亦或是参与提问、互动的学生,都应该及时表扬激励。即使是对那些一言不发但认真听讲的学生,我们也应该给予表扬。赏识教育之所以必须,是因为赏识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4]。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满怀期待,多表扬激励,这会促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干劲十足,满满的正能量,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也符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此外,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激励的有效度为80%,滞后激励的有效度仅为20%,这充分说明抓住时机及时激励也非常重要。
  3.对于在presentation过程中表现积极的学生,除了上述阐述的给予表扬、鼓励外,教师还要牢记这些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他们的姓名与专业等),还可将他们作为班级中学习的榜样。总之,presentation可作为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第一步,为后续教学过程的教学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互动的推动: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学互动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是促进教学相长的推动力。课堂提问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考,但是与专业理论课不同,公共选修课上的课堂提问应该更具特色。
  1.笔者认为,有别于专业理论课,在公共选修课上,提问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让学生意识到可以存在不同观点。每个人都可以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认识。因此,课堂讨论中的教师提问应更注重开启学生的思维,其问题往往不是概念性的或者有固定答案的,而是思辨性、开放性的。   2.课堂提问不是教师与某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互动过程,尤其是在公共选修课这样的大课堂上,否则其他学生很容易在这样一对一的对话过程中以旁观者的身份存在,甚至无视这一提问的过程,导致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5]。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满足于自己提问。教师与学生都可以是提问者与回答者。事实上,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才智以及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更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素质,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营造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景。如果教师被学生的提问难倒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常态,那么可以断定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成功的、有效的。
  在教学实践中,相信多数教师都遇到过这类状况:一到课堂提问,教室里就鸦雀无声。有关课堂提问的方法与策略许多文献也已涉及,在此笔者仅以教学实践来阐述方法。以笔者承担的公共选修课《化学与人类文明》为例,涉及“环境问题”这一章节时,提问:“如果你作为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你将会向联合国提交哪些方案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样的问题不仅具有开放性,而且也符合学生的知识面。一般可以先让那些在presentation中表现积极的学生来回答问题,树立起榜样作用。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指的是人在学习成长中的相互影响。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三)教学互动的升华: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的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讨论能够提升学生查阅、分析、总结文献信息的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还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显著提升教学效果。那么如何与学生一起完成一次效果良好的课堂讨论呢?首先,精心设计论题。论题是课堂讨论的灵魂,论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效果的好坏。课堂讨论的论题优先选择具有一定争议性,多数学生较为关注并且学生的知识面能够覆盖,最好还是当下社会的热门话题。以笔者承担的公共选修课《化学与人类文明》为例,类似“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能否为中医中药正名”和“转基因食品的是与非”这样的论题就比较具有开放性。其次,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课堂讨论的基础,然而在大規模教学的课堂讨论中,要让大多数学生都做到精心准备却不容易,往往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常会提早1—2周布置一次书面形式的小作业。该作业题目一般与即将开展的论题基本一致,字数要求仅在200字左右,但要求学生不能照搬照抄网络信息与文献资料,而是要表明个人的观点与见解。
  3.学生分组。公共选修课的课堂规模较大,不适合指定分组或者学生自行分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上述阐述的布置小作业形式,根据学生各自表达的观点就已经将学生自动分组了,这样的分组形式是完全建立在个人观点之上的,相对比较科学。
  4.利用从众效应,讨论规模最大化。心理学理论表述,从众是个体由于受到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而在认知及行为表现出来的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利用好从众效应,会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而不仅仅是作为旁观者。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警惕从众效应的消极因素并加以预防和控制,即从众效应也会使学生的观点一边倒,这样就失去了课堂讨论的意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两方甚至是三方的观点都及时表达出来,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
  5.牢记教师的角度是主持人,是剧场导演,而不是裁判与权威。学生在宽松、平等、自由的对话教学氛围中才能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活跃自己的思维。笔者认为,教师不应该旗帜鲜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在课堂谈论的初期与中期,也不要去“及时”指出学生讨论的各种观点体现的不足,只要学生的观点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不触及道德底线。
  6.在肯定那些准备充分、发言积极的学生的同时,鼓励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多参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发现在presentation、课堂提问以及课堂讨论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往往都是同一批人,而不参与教学互动的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沉默寡言的,这正是“马太效应”的表现。所谓马太效应,心理学表述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教师应防止“马太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学困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常牢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总结
  公共选修课是大学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最好体现。尽管目前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在各个层面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地去加强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为加快我国的教育改革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838/201008/93704.html
  [2]郭德侠.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6):20-23.
  [3]金丽,张守凤.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55-157.
  [4]任立强.谈赏识方法对大学生的激励效应[J].教育与职业,2012,(11):183-184.
  [5]杨翠蓉,周成军,韦洪涛.促进课堂讨论的教师提问[J].当代教育科学,2013,(12):20-2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使用BCCWJ语料库“中纳言”,对“キャンセル”、“解約”、“取り消し”这3个同义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与母语者使用意向不同,在实际数据中,3个词的频率顺序为「取り消し」>「キャンセル」>「解約」,另外也对3个词在各自不同微妙语境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查。  关键词:语料库;同义词;母语者使用意向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
摘要: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必不可少,而两性交往又是其最重要部分。研究在贵阳市尚义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中开展访谈,基本掌握了调研对象两性交往的现状,尝试从个体社会化水平、家庭特征、德育引导和大众传媒等四个维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初步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正确两性交往观的培育思路。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两性交往;正常交往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
摘要:河北省“十三五”规划表明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会大幅度提高。本文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光伏发电技术课程培养为例,阐述了电气工程之新能源方向中光伏发电技术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案,为开设该方向的高校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光伏发电;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
摘要:全面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系统为依托,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实现政校协同、校行协同、校企协同、校友协同,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协同推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政校行企”;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2
摘要:文章分析了“95后”大学生学风的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介绍了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针对学风问题,在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相关规章制度、学习配套设施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95后”;大学生;学风;自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06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时,就高校的校风和学风方面做了
摘要: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场所,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基于各种因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安全工程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本文介绍了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的目的、意义、内容,探讨了基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思考如何加快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关键词:实践教学平台;安全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院校派出教师学习与深造。作为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独立学院也在积极探索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本文从反思理论的维度,结合笔者在美国的短期访学,尝试探讨教师培训及专业发展的培养途径等问题,以期为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和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可以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专业发展;反思;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摘要:民族院校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是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为国家社会经济和民族地区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学校的社会责任。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从调整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入手介绍了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举措,并对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改革和创新思路。  关键词:民族院校;应用型;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结合微课特点,以岩体力学实践教学为例,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中研究对象复杂、师资有限、设备短缺以及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现状,对微课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路径进行了探索。利用Camtasia和Edius软件将现场工程实例、室内实验过程和相关科研成果有效地整合到微课中,并将其植入岩体力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对
摘要: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从事社会活动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历史纪录。高职院校民生档案是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的档案记录,涉及到学校档案的绝大多数类别。随着整个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诚信,单位、机构越来越注重利用档案信息,高职院校档案中将有越来越多的档案涉及师生的民生问题。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些档案信息,让民生档案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信息来源,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