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识曹先擢先生的时候,他已经年近八十,退休多年。那是2010年的夏天,为了做一个关于普通话审音的访谈,我专程上门去打扰曹先生。在我,那原是存在于论文、著作上的一个名字,没有具体形象的。电话里听起来中气很足,有口音,讲话比较慢,好像是希望我能听清楚每个字,不要遗漏,不要听错似的。
方庄小区的楼长得都一个样,我转了一阵子才找到9号楼,出了电梯又转了一阵子才找到门牌。铁门敲起来哐啷哐啷响,我惶恐地觉得很粗鲁。里面传来脚擦着地板走路的声音,一边说着“来了”。
我原本是说起话来就尽快要说完的那种人,不过这几年来,好像曹先生慢声慢气的讲话风格多少影响了我。他讲几句之后,会略等一下,像是回想一下刚才说的,又像是确认对方跟上了思路。他也很耐心听别人说话,一定会听明白我说了什么,稍微想一想;如果我说得太快,或者表达不准确,他会问我刚才说的是不是什么什么意思。他一定是正面回答问题,不回避,不绕弯子,尽量讲透。我们的访谈提前给了访谈提纲,他逐个问题做了准备,材料、观点、疑问,样样不缺。
曹先生作为书房的小居室里,有几架书。访谈和闲聊中,谈到某个问题时,他曾拿出几本自己常用的,查检依据。大徐本的《说文解字》不止一本,其中两本已经看坏了,装订都有些散了。有些细密的小字,写在书页边上,是学习的笔记心得。我最早读到的曹先生的书,是《汉字文化漫笔》。文章虽小,但是考据精当,结文用心,而且每个小题目都很贴近生活,读起来有趣。后来看他自己回忆,这本小书送给吕叔湘先生时,吕先生很是欣赏。吕先生的《语文常谈》《语文漫谈》,也是大家写小书的范例。作为后学晚辈,深感他们既能静心做书斋里的学问,也时刻关注语言学习、语言应用,做有用的学问,是我追慕而不能至的境界。
曹先生曾说,转益多师,是一个学者应有的认识。他回忆自己年轻时候在北京大学学习和工作的经历,经常提起王力、吕叔湘、陆志韦等多位老先生的批评指教,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讲过很多次,他和《说文解字》的缘分,受益于陆宗达先生的提点。他说,和陆先生一起编写《新华词典》时,在朝阳门南小街51号,有段时间,朝夕相处。陆先生秉承章黄之学,推重《说文》,认为《说文》是研究汉语汉字的根本之学。曹先生自谦此前虽然也曾读过《说文》,但并不深入,自那之后,耐下心来,精读《说文》数过,在文献、词汇、文字等方面,方才觉得有了一些底气。
取书的那一天,曹先生早早等在书房中。相较四壁落白的小小居室,那几架书堪称奢侈。中间一张书桌,也还宽大。有书环绕,这里就是曹先生的乐园吧。书籍堆叠在桌上、地上,書架的一部分已经空了。他指着两层说,这是我留下的,其他的你看需要,随便拿去。徘徊良久,曹先生忽然说:“一辈子聚书,老来散书。”依旧是淡然的口气,听得我却不由得湿了眼睛。他是读书人,是爱书的人,是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书放在一起的人。散书之痛,痛何如之。大概是看到我的情绪,曹先生转而安慰我:“能得其人,也就好了。”时至今日,每想起这话,就觉得对不起曹先生。他的托付,我只能还以一纸捐赠证书而已,却并没真的能够使这些书得尽其用……
和曹先生的交流中,他最感兴趣的话题,是具体的语言文字问题。一个字的形义源流,一个音的来龙去脉,一个词义的产生与衍变,他可以旁征博引,谈得兴致勃勃。他谈自己的时候不多,所谓“露脸”的事,我从未听他提起。对自己做过的一些工作,往往更推重合作者,多讲合作中的受益之处。在一些场合,曹先生也可以讲一些“场面”的话。他脾气温文,不张扬,不尖锐,不夸张,不执拗,即便是讲“场面话”,也很真诚,很平和,没有什么套话。
然而在曹先生的温和之下,我曾见过两次例外,显露出骨子里的“执”。一次是要用曹先生的名义申请一个项目,我受命联系他。他再三推辞,说做不了实际的事,不想枉担虚名。最后,他沉默半晌,说:“一定要用的话,我也没什么办法。”仍然不肯讲“同意”这两个字。这件事违背他的心意,使我一直深感歉疚。还有一次,是最早见他的时候,印象深刻。在访谈当中聊到今人要不要读古音,分析了一些具体的例子,然后话题转向当时正在高烧状态的“国学热”。他说,为什么就不能正常看待传统文化呢 年轻的时候别人觉得读古书没用,他觉得不对,老来别人又说古书最崇高,他也觉得不对;年轻的时候别人批孔,他觉得不对,老来别人又要尊孔,他也觉得不对。我连连表示赞成,并补充了梁漱溟先生当年的一些话,也说到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他缓缓点头,沉吟着。然后曹先生轻声一笑,说:“我们这种人,总是不合时宜的。”我放肆地哈哈大笑,他也呵呵呵大笑起来。
数年之后,当我开车载着曹先生的赠书,堵在二环路上,回思他说“一辈子聚书,老来散书”,泪盈于睫。忽而他呵呵大笑的面容又浮现,“我们这种人,总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曹先生在我心中定格为一个真诚的读书人,内心滋养着“士”的灵魂。
(作者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汉字与汉语拼音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
方庄小区的楼长得都一个样,我转了一阵子才找到9号楼,出了电梯又转了一阵子才找到门牌。铁门敲起来哐啷哐啷响,我惶恐地觉得很粗鲁。里面传来脚擦着地板走路的声音,一边说着“来了”。
我原本是说起话来就尽快要说完的那种人,不过这几年来,好像曹先生慢声慢气的讲话风格多少影响了我。他讲几句之后,会略等一下,像是回想一下刚才说的,又像是确认对方跟上了思路。他也很耐心听别人说话,一定会听明白我说了什么,稍微想一想;如果我说得太快,或者表达不准确,他会问我刚才说的是不是什么什么意思。他一定是正面回答问题,不回避,不绕弯子,尽量讲透。我们的访谈提前给了访谈提纲,他逐个问题做了准备,材料、观点、疑问,样样不缺。
曹先生作为书房的小居室里,有几架书。访谈和闲聊中,谈到某个问题时,他曾拿出几本自己常用的,查检依据。大徐本的《说文解字》不止一本,其中两本已经看坏了,装订都有些散了。有些细密的小字,写在书页边上,是学习的笔记心得。我最早读到的曹先生的书,是《汉字文化漫笔》。文章虽小,但是考据精当,结文用心,而且每个小题目都很贴近生活,读起来有趣。后来看他自己回忆,这本小书送给吕叔湘先生时,吕先生很是欣赏。吕先生的《语文常谈》《语文漫谈》,也是大家写小书的范例。作为后学晚辈,深感他们既能静心做书斋里的学问,也时刻关注语言学习、语言应用,做有用的学问,是我追慕而不能至的境界。
曹先生曾说,转益多师,是一个学者应有的认识。他回忆自己年轻时候在北京大学学习和工作的经历,经常提起王力、吕叔湘、陆志韦等多位老先生的批评指教,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讲过很多次,他和《说文解字》的缘分,受益于陆宗达先生的提点。他说,和陆先生一起编写《新华词典》时,在朝阳门南小街51号,有段时间,朝夕相处。陆先生秉承章黄之学,推重《说文》,认为《说文》是研究汉语汉字的根本之学。曹先生自谦此前虽然也曾读过《说文》,但并不深入,自那之后,耐下心来,精读《说文》数过,在文献、词汇、文字等方面,方才觉得有了一些底气。
取书的那一天,曹先生早早等在书房中。相较四壁落白的小小居室,那几架书堪称奢侈。中间一张书桌,也还宽大。有书环绕,这里就是曹先生的乐园吧。书籍堆叠在桌上、地上,書架的一部分已经空了。他指着两层说,这是我留下的,其他的你看需要,随便拿去。徘徊良久,曹先生忽然说:“一辈子聚书,老来散书。”依旧是淡然的口气,听得我却不由得湿了眼睛。他是读书人,是爱书的人,是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书放在一起的人。散书之痛,痛何如之。大概是看到我的情绪,曹先生转而安慰我:“能得其人,也就好了。”时至今日,每想起这话,就觉得对不起曹先生。他的托付,我只能还以一纸捐赠证书而已,却并没真的能够使这些书得尽其用……
和曹先生的交流中,他最感兴趣的话题,是具体的语言文字问题。一个字的形义源流,一个音的来龙去脉,一个词义的产生与衍变,他可以旁征博引,谈得兴致勃勃。他谈自己的时候不多,所谓“露脸”的事,我从未听他提起。对自己做过的一些工作,往往更推重合作者,多讲合作中的受益之处。在一些场合,曹先生也可以讲一些“场面”的话。他脾气温文,不张扬,不尖锐,不夸张,不执拗,即便是讲“场面话”,也很真诚,很平和,没有什么套话。
然而在曹先生的温和之下,我曾见过两次例外,显露出骨子里的“执”。一次是要用曹先生的名义申请一个项目,我受命联系他。他再三推辞,说做不了实际的事,不想枉担虚名。最后,他沉默半晌,说:“一定要用的话,我也没什么办法。”仍然不肯讲“同意”这两个字。这件事违背他的心意,使我一直深感歉疚。还有一次,是最早见他的时候,印象深刻。在访谈当中聊到今人要不要读古音,分析了一些具体的例子,然后话题转向当时正在高烧状态的“国学热”。他说,为什么就不能正常看待传统文化呢 年轻的时候别人觉得读古书没用,他觉得不对,老来别人又说古书最崇高,他也觉得不对;年轻的时候别人批孔,他觉得不对,老来别人又要尊孔,他也觉得不对。我连连表示赞成,并补充了梁漱溟先生当年的一些话,也说到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他缓缓点头,沉吟着。然后曹先生轻声一笑,说:“我们这种人,总是不合时宜的。”我放肆地哈哈大笑,他也呵呵呵大笑起来。
数年之后,当我开车载着曹先生的赠书,堵在二环路上,回思他说“一辈子聚书,老来散书”,泪盈于睫。忽而他呵呵大笑的面容又浮现,“我们这种人,总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曹先生在我心中定格为一个真诚的读书人,内心滋养着“士”的灵魂。
(作者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汉字与汉语拼音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