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违背曹先生的心意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识曹先擢先生的时候,他已经年近八十,退休多年。那是2010年的夏天,为了做一个关于普通话审音的访谈,我专程上门去打扰曹先生。在我,那原是存在于论文、著作上的一个名字,没有具体形象的。电话里听起来中气很足,有口音,讲话比较慢,好像是希望我能听清楚每个字,不要遗漏,不要听错似的。
  方庄小区的楼长得都一个样,我转了一阵子才找到9号楼,出了电梯又转了一阵子才找到门牌。铁门敲起来哐啷哐啷响,我惶恐地觉得很粗鲁。里面传来脚擦着地板走路的声音,一边说着“来了”。
  我原本是说起话来就尽快要说完的那种人,不过这几年来,好像曹先生慢声慢气的讲话风格多少影响了我。他讲几句之后,会略等一下,像是回想一下刚才说的,又像是确认对方跟上了思路。他也很耐心听别人说话,一定会听明白我说了什么,稍微想一想;如果我说得太快,或者表达不准确,他会问我刚才说的是不是什么什么意思。他一定是正面回答问题,不回避,不绕弯子,尽量讲透。我们的访谈提前给了访谈提纲,他逐个问题做了准备,材料、观点、疑问,样样不缺。
  曹先生作为书房的小居室里,有几架书。访谈和闲聊中,谈到某个问题时,他曾拿出几本自己常用的,查检依据。大徐本的《说文解字》不止一本,其中两本已经看坏了,装订都有些散了。有些细密的小字,写在书页边上,是学习的笔记心得。我最早读到的曹先生的书,是《汉字文化漫笔》。文章虽小,但是考据精当,结文用心,而且每个小题目都很贴近生活,读起来有趣。后来看他自己回忆,这本小书送给吕叔湘先生时,吕先生很是欣赏。吕先生的《语文常谈》《语文漫谈》,也是大家写小书的范例。作为后学晚辈,深感他们既能静心做书斋里的学问,也时刻关注语言学习、语言应用,做有用的学问,是我追慕而不能至的境界。
  曹先生曾说,转益多师,是一个学者应有的认识。他回忆自己年轻时候在北京大学学习和工作的经历,经常提起王力、吕叔湘、陆志韦等多位老先生的批评指教,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讲过很多次,他和《说文解字》的缘分,受益于陆宗达先生的提点。他说,和陆先生一起编写《新华词典》时,在朝阳门南小街51号,有段时间,朝夕相处。陆先生秉承章黄之学,推重《说文》,认为《说文》是研究汉语汉字的根本之学。曹先生自谦此前虽然也曾读过《说文》,但并不深入,自那之后,耐下心来,精读《说文》数过,在文献、词汇、文字等方面,方才觉得有了一些底气。
  取书的那一天,曹先生早早等在书房中。相较四壁落白的小小居室,那几架书堪称奢侈。中间一张书桌,也还宽大。有书环绕,这里就是曹先生的乐园吧。书籍堆叠在桌上、地上,書架的一部分已经空了。他指着两层说,这是我留下的,其他的你看需要,随便拿去。徘徊良久,曹先生忽然说:“一辈子聚书,老来散书。”依旧是淡然的口气,听得我却不由得湿了眼睛。他是读书人,是爱书的人,是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书放在一起的人。散书之痛,痛何如之。大概是看到我的情绪,曹先生转而安慰我:“能得其人,也就好了。”时至今日,每想起这话,就觉得对不起曹先生。他的托付,我只能还以一纸捐赠证书而已,却并没真的能够使这些书得尽其用……
  和曹先生的交流中,他最感兴趣的话题,是具体的语言文字问题。一个字的形义源流,一个音的来龙去脉,一个词义的产生与衍变,他可以旁征博引,谈得兴致勃勃。他谈自己的时候不多,所谓“露脸”的事,我从未听他提起。对自己做过的一些工作,往往更推重合作者,多讲合作中的受益之处。在一些场合,曹先生也可以讲一些“场面”的话。他脾气温文,不张扬,不尖锐,不夸张,不执拗,即便是讲“场面话”,也很真诚,很平和,没有什么套话。
  然而在曹先生的温和之下,我曾见过两次例外,显露出骨子里的“执”。一次是要用曹先生的名义申请一个项目,我受命联系他。他再三推辞,说做不了实际的事,不想枉担虚名。最后,他沉默半晌,说:“一定要用的话,我也没什么办法。”仍然不肯讲“同意”这两个字。这件事违背他的心意,使我一直深感歉疚。还有一次,是最早见他的时候,印象深刻。在访谈当中聊到今人要不要读古音,分析了一些具体的例子,然后话题转向当时正在高烧状态的“国学热”。他说,为什么就不能正常看待传统文化呢 年轻的时候别人觉得读古书没用,他觉得不对,老来别人又说古书最崇高,他也觉得不对;年轻的时候别人批孔,他觉得不对,老来别人又要尊孔,他也觉得不对。我连连表示赞成,并补充了梁漱溟先生当年的一些话,也说到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他缓缓点头,沉吟着。然后曹先生轻声一笑,说:“我们这种人,总是不合时宜的。”我放肆地哈哈大笑,他也呵呵呵大笑起来。
  数年之后,当我开车载着曹先生的赠书,堵在二环路上,回思他说“一辈子聚书,老来散书”,泪盈于睫。忽而他呵呵大笑的面容又浮现,“我们这种人,总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曹先生在我心中定格为一个真诚的读书人,内心滋养着“士”的灵魂。
  (作者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汉字与汉语拼音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
其他文献
地方志综合记载一地区的自然、地理、沿革、制度、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生活、灾害等诸方面,或专记某一类史事,不仅为研究区域史者必读,也是研究国家与社会之关联的重要文献,历来为治明清史者所重。本人研读明清历史30载,一直把地方志作為最重要的史料之一,长期使用前辈学者、同行提供的诸如缩微胶卷、影印、整理、点校、校注等不同形式的方志文献。这次自己主持校注《四镇三关志》的重要原因,第一它是我关注十多年的一
《世说新语研究史论》一书酝酿甚早,写作有年,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差不多持续了将近二十年。在这“尤难为怀”的“秋冬之际”,检视厚厚一摞近40万字的书稿时,感慨当然是有的,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关于此书之缘起,拙著《世说学引论》的《后记》已约略提及,其中有这么一段:  最初的题目是《世说学史论》,原先的计划是要完成三个任务:一,提出“世说学”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外延及系统予以学理上的界定与分疏。二,
文学经典是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承载着人类在历史上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理解,是我国民族文化精神传统的载体,蕴含着人类的大智慧、大灵感、大彻悟、大经验。因此,文学经典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需要我们反复加以阅读的,而且也需要我们不断地予以阐释、理解和发现,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文学经典,不断发现文学经典的新价值,使它们能够继续成为经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对文学经典的创造性阐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尚书大传》云:“春,出也,万物之出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位于东方,五行属木,色青。这些观念都意味着春天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但在杜甫(公元712—770)眼中,春天并不总是如此。这位获得“诗圣”美誉的诗人,除了在长安和成都短暂为官和寓居,一生都像一只孤鸟、一丛浮萍,从秦州到成都,从夔州到荆湘,带着全家在充满杀伐动荡的唐王朝版图上漂泊。虽然感慨着“儒术于我何有哉”,但他
王鼎钧是一位跨时代、跨地域的散文大家。但是,几十年来,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华语散文家,中国内地认识他的人并不多。王鼎钧散文存在“外热内冷”的现象 :在外国很热,在国内却很冷 ;行内专家评价很高,行外读者却常常不知道“鼎公”为何许人。其实,王鼎钧在台湾和海外的声望不亚于余光中、董桥,而作为中国文化的脊梁,王鼎钧的意义绝不止于散文写作这么简单。  ——这是网上的一段评论。  不久前,大陆读者最熟悉的“乡
余敦康先生是我父母、岳母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同班同学,我和妻子私下里一直叫他余叔叔。家母程静宇在写《中国传统中和思想研究》一书时,余敦康先生就十分关心,不时向我问及。2011年3月9日,我打电话给先生,他主动提起自己去书店买了一本家母出版的新书《中国传统中和思想研究》,读后认为此书写得非常好,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即中和而不是西方的斗争。他又主动提出要为家母新书写书评,加以表彰,并说老同学应该
笛卡尔说,“人是理性的动物”;黑格尔把理性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人之所以为人,全凭他的思维在起作用”。新中国艺术家们秉持理性精神,饱含革命的激情,对人民、英雄、国家、民族等予以歌颂,展示了激进时代发展中的生命形态与革命意志,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家国与民族情怀及革命热情,但在对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变而生发的由衷喜悦同时,依然保持着审慎和警醒,在高声赞美的声音中渗透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将家国之思之情
文学地理学似乎方兴未艾。这也难怪,因为文学与地理本来就亲如一家,《水经注》即可作如是观。现代作家在其笔下,更是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地理空间:福克纳守着一块邮票大小的土地耕耘,名扬天下;莫言扎在高密东北乡的世界里写作,得了诺奖。以前赵树理开创了山药蛋派,孙犁打造了荷花淀派,实际上也是文学与地理的结盟。所以,《文化地理学》的作者迈克·克朗才说:“许多时候是文学作品塑造了那些地理景观”,“文学与其他新的媒体
廖四平的《當代长篇小说的桂冠:莫言长篇小说研究》(以下简称《桂冠》)是一部关于莫言长篇小说研究的专著,包括总体研究和个案研究两个部分:总体研究把莫言的全部长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对其内容、审丑、主题、艺术表现、传承、意义和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个案研究把莫言的每部长篇小说都作为独立个案,分别从内容、人物、主旨、艺术表现、不足之处等方面进行研究。总体研究高屋建瓴、提纲挈领,个案研究条分缕析、精微细致。
朱辉是我当代文学阅读视野中一直追踪的阐释对象,他不是大红大紫的创作明星,亦非依靠奇谈怪论取悦读者的写作者,从开始有作品问世以来,他始终以精细的笔法创作和独特的审美抒发致力于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但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内心的不安却逐渐加深起来,我隐约地感觉到朱辉的小说创作,从题材的选取到叙述视角的定位上都隐藏着走向媚俗的危机,特别是阅读完他的《面孔轶事》《电话时代的爱情》等短篇小说后,这种感觉尤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