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让教师拔节生长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niu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享受着西陵教师思想碰撞的智慧和对教育精神的感悟,敬畏着西陵教师的学习态度和自律精神,敬畏着西陵教师的发展力量!”在西陵区首期骨干教师培训结业典礼上,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用“享受”与“敬畏”二词评价西陵教师的表现。一期普通的骨干教师培训,一群普通的西陵参训教师,为何得到了授课教师如此“厚爱”?这要归功于西陵区对教师培训的高点定位和实效管理。
  培训,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西陵区将其定位于“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快车”和“触摸教育发展前沿的高台”。用培训开拓教育视野,用培训引爆全新思维,用培训引领、优化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这是西陵区教师培训追寻的目标和意义。为此,西陵教师培训高起点谋划、严要求推进,实实在在做培训,真真切切促成长。
  实用:立足区情定制专属课程
  课程设计是培训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每次教师培训项目的重要着力点。
  2011年5月,首届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华东师大开班,参训教师的平均年龄在30岁至45岁之间,平均从教时间为12年。这批教师已经有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全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和西陵教育未来发展的引领,但面临着教育激情减退、教育思想故步自封、发展动力不足等障碍。对这批教师的培训,目标定位是:学习新理念、启发新思考,为西陵区培养一批教育教学改革的领跑者。
  围绕这个目标,西陵区教育局与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研究所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在课程推介会上,西陵区教育局副局长冯发柱用八个字概括了为期15天的课程设置:“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所谓“虚”,指的是抽象理论;“实”指具体课堂实例;“动”指实地观摩和研讨;“静”指听讲座和个人反思。内容涵盖了新基础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研究、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在授课的深度上,则定位为当前相关领域最新成果的研讨与实践。
  最终,一份沉甸甸的课程安排表摆在了参训教师面前。本次培训没有一天休息,共安排了17位教授和教育名家授课,共计20次(70个小时)的专题讲座,另有五次全班专题讨论、课堂教学录像分析、入校课堂教学观摩及现场研讨,还有两篇课外作业和一篇学习总结。
  拿到这份课程表,老师们又爱又恨。“爱”的是,课程内容正是自己成长所需,可谓专属定制,授课教师都是专家教授,可谓名师云集;“恨”的是,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彻底熄灭了“上海一游”的遐想。学习,实实在在地成了本次培训的唯一目的。
  实招:严格管理提高成长自觉
  保障培训效果,关键在于课程实施。对此,本次培训有两大“实招”,促进培训教师主动学习反思,提高成长自觉。
  一是严格制度管理。培训前,区教育局制订了严明的培训纪律和安全管理要求。临行前的动员会,更多意义上是一次纪律宣讲会,人人签订纪律和安全承诺书。“上课必须关闭手机”“提前10分钟签到,严禁迟到、早退、旷课”“特殊情况需请假必须报教育局党组同意”“晚上十点钟主动接受班委查寝点名”,这些都是明文规定的培训纪律要求。纪律之严、要求之细让很多教师戏言:“我们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也正因为有严明的纪律做保障,即使是下午一点开始上课,或者晚上临时加课至九点,所有培训教师都全员出勤,无人迟到早退。中午在教室里的小憩,“夜学”后踏着月光回寝室,也成为培训中的难忘记忆。
  二是促进学习反思。培训班实行“每日培训实时报送”的学习分享制度。每天一期培训纪事,通过网站向西陵区全体教师分享当天的学习情况,此举让每一位参训教师有了交流展示的责任感和荣耀感。为了精彩展现每天的学习成果,每名教师课堂上认真聆听讲座,详细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论,课后撰写感悟、拓展阅读,晚上回到寝室再进行简报编辑,经常忙到半夜还兴致勃勃。第二天的学习简报分享更是全班关注的焦点,谁的感悟最引人共鸣,谁推荐的书目最引人好奇……可以说,培训纪事极大地提升了参训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也成为深受参训教师喜爱的学习交流平台。
  实干:自主改革实现专业成长
  “笼罩在眼前的迷雾被拨开,沉睡的梦想被敲醒,教育的激情被再次点燃!”“这是一次自我修炼,让我的专业成长再次拔节!”在结业典礼上,参训教师们抑制不住满心的激动,分享着培训带来的成长幸福。
  局领导亲笔写来了祝贺信:“这次学习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视野的转换,也是一次调标与重新定位。亲爱的老师们,我在家里等着你们回来!”带回先进的思想种子,开启西陵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旅”,才是这次培训的终极意义。
  专题分享,辐射培训收获。首届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每位学员,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举办个人专题分享会,向全校教师汇报培训内容和收获。学生立场、成长需求、生命自觉、长程结构、重心下移、开放互动、情知相长……系列新名词、新理念犹如一颗颗种子,悄悄种进了全区各校教师们的心中。此次专题分享也为全区教师打开了一扇窗,当前教育的最新动态美景一下子展现眼前,点燃了教师们心底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之火。
  自主实践,迈出探索步伐。有了新思想的洗礼,一股强烈的改革冲动在参训教师们心中涌动,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全区孕育。作为引导,西陵区教科院随即提出了“学为第一,教助学成”的课改目标,提出了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思路。与以往不同,没有统一号令,不做硬性要求,更不做统一模式,给予学校充分的教学改革自主权。这种宽松的环境赋予教师极大的自由,一粒粒改革的种子在西陵各校园自由生根发芽。“小组合作”“生根大阅读”“空间变革”等各项改革探索纷纷起步。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54名学员和所在的教研组自主开启了近60个小改革。葛洲坝实验小学、学院街小学等5所学校主动申请成为改革试点学校。
  搭建平台,展示改革成果。为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改革,做“有思想的改革者”,西陵区积极搭建“工作坊”“教学节”等展示交流平台,提升教师在改革探索路上的归属感、获得感、成长感。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分享成长,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西陵研修文化风景。首届骨干教師培训班开班6年之后,西陵教育7项教学改革成果亮相全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主持人均为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7年之后,西陵区又首开先河举办了首届区级公益博览会,全区共申报了近500项学校及教师个人创新成果,100多项改革成果现场展示。
  “如果培训仅停留在听过、看过的层面,那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用培训打开教师的眼界,仰望星空;用培训激发内生动力,脚踏实地。立足“实”字,西陵骨干教师走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前沿阵地开展封闭式高端培训,至今已坚持八个年头。八年来,一批又一批骨干教师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带着新的视野回到西陵教育大家庭,重新开启新的耕耘。西陵教师,也因此被称为“有思想的教育人”,西陵教育,亦成为最活跃的教改实验区!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技术的普及,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分析,对教学过程进行数字化转换,通过公式计算来说明一堂课的课堂结构,已成为对教师课堂进行分析的新趋势。  《篓子里的青虫》课例分析  S-T分析法是将教学行为分为学生行为S和教师行为T两类,采用可视化的方法研讨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教学分析工具 。S-T图以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纵轴为S,横轴为T,分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时间。Rt是指课堂教学中的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课是一个基于文本、多向交流、情感交融的复杂过程。  在教学中我深深认识到只有注重语文味儿,注重文本的揣摩、感悟,立足语文、扎根文本、跨越文本,这才有可能成为一堂好的语文阅读课。  立足语文  “立足語文”是指阅读课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
教育不能应景,需要深耕细作,劳动教育也是如此。德育管理以劳动教育为重,推进习惯养成教育,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方式之一。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光荣、艰辛和快乐,北湖小学以“和”文化品牌为核心,将劳动教育作为养成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内容,以两个“结合”为主要思路:一是与学校和谐教育办学理念相结合;二是与德育特色活动项目相结合,着力打造与学校办学特色相融的劳动教育。  一、以“和·
《收复新疆》编排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自强爱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宗棠作为核心人物,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但教材只着重介绍了他收复新疆的功绩,难以让学生对这个传奇人物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因此,教师课前精心选择与左宗棠相关的细节材料,并恰当地补充到教学之中,才能让左宗棠的形象丰满灵动起来。  一、选取材料,设疑探究  导入新课时,教师先展示材料:200
“学校生活,学习生活,应该是非常多彩、非常有趣的,不知怎地,这多彩、有趣的生活如今在很多地方却变得十分单调、沉闷和枯燥。”  这是一位教育长者的感叹!笔者是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顺着这位长者的感叹,笔者回想起了自己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生活。  笔者学语文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那时学语文远没有如今这么规范,没有规范的教材,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也不怎么规范。尽管如此,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有些做法,我记忆
“杨辉三角中的一些秘密”是人教A版选修2—3第一章后的“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蕴含了丰富的数字规律和数学思想方法,具有数学中的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以及数字的神奇美和数形结合的统一美。笔者以这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美育。  一、在情境中欣赏美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生活实例——纵横路线图导入新课。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为了节省时间,导引人员必须引导观众按照最短路
当前,教师在文本解读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疏于解读,唯教学参考书为尊;二是过度解读,并把自己的解读不加选择地强加给学生。第一种倾向暂时不谈,本期主要针对第二种倾向展开讨论。  文本解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按理说,怎么解读是读者自己的事,他人无权干涉。然而,这只是一般情况,当读者的解读进入公众视域后,其解读就需要接受公众的拷问。教学行为是一种公众行为,加之接受的对象又是思想不够成熟的学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规则,也有许多规律性的现象。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从学习的素材中抽象出数学规则规律,另一方面又要将内化后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去,表现为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复合过程。在学习数学规则、探索数学规律中,学生才能逐渐形成缜密的思维。  小学生处于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极为重要。抽象规则由于其特殊的表现形式,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障碍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诵读诗歌,揣摩了解;歌唱诗歌,回味感受;想象诗歌,通融认同;评点诗歌,升华共鸣”的方法(简称“四级体验法”)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下面以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乡愁》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诵读诗歌,揣摩了解  阅读教学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不能以模式化的解读替代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而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作者及文
在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地方美术课程作为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有益补充,已经成为各级学校共识。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如何通过地方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成为学校美术课程建设的新方向。本文以阳新布贴美术课程为例,从课程开发背景、课程开发内容及实践两个方面来分析阳新县的地方美术课程建设,以期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更好地发展地方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课程开发背景  阳新地处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