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正步入对话时代,“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成的状态,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一个新的时代会使教育精神的内涵获得极大的丰富,“对话”将会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乃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那么何谓语文对话教学呢?如何进行语文对话教学呢?我尝试根据对话教学的原理,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阐述语文对话教学的内涵、特点、原则、实施策略、中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旨在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废”的现状,探索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一、语文对话教学的概念界定
“对”者,“相处、相遇、相知”也:“话”者,“交流、交换、交际”也。“对话”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就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即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还指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自然、社会之间,这种对话并不以口头语言的交会为特征,而是通过人对文本、他者的理解、感悟和批判、表达展开。我所说的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是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建构的教学,是追求生成性和创造性、个性化和生命化的教学,它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通过语言交融、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对话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生命存在价值,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教学在学习价值上,不仅注重获取有意义的知识信息,更注重参与到知识的批判和创建中去创新学习;不仅注重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注重展开外向型对话交流,更注重展开内向型对话交流。在学习组织上,不仅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展示,更注重学习群体之间多向交流与整合。在学习成果上,不仅注重改变自身,更注重改变人赖以生存的世界图景。
二、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
1.和谐性
和谐追求的是全面发展,“和乐如一”、“和之至也”、“使万民协和乐如一家人”是和谐的顶点。对话教学的和谐性是指对话的各要素之间相处融洽、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帮助。和谐是对话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谐的课堂是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课堂,要做到师生关系平等美、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共享美、教学过程流畅美、教学内容丰富有效美。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座位、环境各要素具有不同的质能和效用,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条件适宜,就能各自将潜能释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形成各种组合和互补优势,从而提高系统的活力和效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世界的基本要素,语文对话教学追求诗意的栖居,首先要营造诗意栖居的环境,这就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相互接纳,相互帮助。对话的对象要以诚相待,每一位对话者都要有博爱之心。师爱荡漾,民主人道,公平正义,保证每一位对话成员的对话权利,维护对话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秩序的对话行为规范。
2.主体性
如前所说,对话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更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对话建立在最基本的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关系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和被教训、灌输和被灌输、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在过去的“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我——他”的驯化关系,而在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则是“我——你”关系,各种对话都是一种“商谈”,是在共同探讨未知的新领域,学生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主体意识觉醒,自己读书,自己感知,自己思考,自己体验,交流自己独特的感悟,从而获得发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因为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尊重学生、尊重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另外,真诚、信任亦是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
3.创新性
“对话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对话教学改变了师问生答的单向输出模式,而代之以师生间、同学间的多向互答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成主动发问者,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和自主探究者、发现者,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因而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对话鼓励创新,鼓励与众不同,在各种思维的碰撞中,又促进了新的创新。而且,语文学习具有模糊性特点。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其一,由于人生经验、感知视角、思维方式、言语储备、情感类型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性,导致每一个人对文本的理解都是独特的;其二,在解读文本时,即使读者对文本的感悟相类似,但组织语言时也会带上自己的烙印。因此,与传统教学相比,对话教学过程是充满创新色彩的。
4.发展性
正如彼得对吉所说:“真正的学习,对于个人而言,涉及人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对话教学是立足于充分尊重人性、全面提升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教学方式,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全面的。对话教学改变传统教学十分重视结果的格局,非常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关照,讲求在学习中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建构,在建构中发展,然后又通过新的生成和建构,达到新的发展。如此循环往复,学习也就促进了人的发展。对话教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符合人的本质发展的教学方式。对话的教学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目的是促进师生共同提高,全面发展,最终产品是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发展是对话教学的第一要务。对话并不排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它却能使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互相激励批判,使每一个人不断自省,获得完善自身、自我超越的动力,不断使自己“成人”。
一、语文对话教学的概念界定
“对”者,“相处、相遇、相知”也:“话”者,“交流、交换、交际”也。“对话”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就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即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还指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自然、社会之间,这种对话并不以口头语言的交会为特征,而是通过人对文本、他者的理解、感悟和批判、表达展开。我所说的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是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建构的教学,是追求生成性和创造性、个性化和生命化的教学,它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通过语言交融、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对话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生命存在价值,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教学在学习价值上,不仅注重获取有意义的知识信息,更注重参与到知识的批判和创建中去创新学习;不仅注重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注重展开外向型对话交流,更注重展开内向型对话交流。在学习组织上,不仅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展示,更注重学习群体之间多向交流与整合。在学习成果上,不仅注重改变自身,更注重改变人赖以生存的世界图景。
二、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
1.和谐性
和谐追求的是全面发展,“和乐如一”、“和之至也”、“使万民协和乐如一家人”是和谐的顶点。对话教学的和谐性是指对话的各要素之间相处融洽、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帮助。和谐是对话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谐的课堂是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课堂,要做到师生关系平等美、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共享美、教学过程流畅美、教学内容丰富有效美。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座位、环境各要素具有不同的质能和效用,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条件适宜,就能各自将潜能释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形成各种组合和互补优势,从而提高系统的活力和效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世界的基本要素,语文对话教学追求诗意的栖居,首先要营造诗意栖居的环境,这就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相互接纳,相互帮助。对话的对象要以诚相待,每一位对话者都要有博爱之心。师爱荡漾,民主人道,公平正义,保证每一位对话成员的对话权利,维护对话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秩序的对话行为规范。
2.主体性
如前所说,对话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更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对话建立在最基本的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关系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和被教训、灌输和被灌输、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在过去的“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我——他”的驯化关系,而在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则是“我——你”关系,各种对话都是一种“商谈”,是在共同探讨未知的新领域,学生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主体意识觉醒,自己读书,自己感知,自己思考,自己体验,交流自己独特的感悟,从而获得发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因为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尊重学生、尊重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另外,真诚、信任亦是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
3.创新性
“对话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对话教学改变了师问生答的单向输出模式,而代之以师生间、同学间的多向互答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成主动发问者,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和自主探究者、发现者,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因而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对话鼓励创新,鼓励与众不同,在各种思维的碰撞中,又促进了新的创新。而且,语文学习具有模糊性特点。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其一,由于人生经验、感知视角、思维方式、言语储备、情感类型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性,导致每一个人对文本的理解都是独特的;其二,在解读文本时,即使读者对文本的感悟相类似,但组织语言时也会带上自己的烙印。因此,与传统教学相比,对话教学过程是充满创新色彩的。
4.发展性
正如彼得对吉所说:“真正的学习,对于个人而言,涉及人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对话教学是立足于充分尊重人性、全面提升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教学方式,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全面的。对话教学改变传统教学十分重视结果的格局,非常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关照,讲求在学习中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建构,在建构中发展,然后又通过新的生成和建构,达到新的发展。如此循环往复,学习也就促进了人的发展。对话教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符合人的本质发展的教学方式。对话的教学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目的是促进师生共同提高,全面发展,最终产品是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发展是对话教学的第一要务。对话并不排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它却能使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互相激励批判,使每一个人不断自省,获得完善自身、自我超越的动力,不断使自己“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