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认为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践行新课标理念,数学教师务必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把握“双基”内涵,有效落实知识技能目标;二、搭建探究平台,为学生创造“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的机会;三、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于数学学习活动中。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 问题解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颇。否则,将不能圆满达成数学课程目标。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践行新课标理念,教师务必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把握“双基”内涵,有效落实知识技能目标
在数学课程目标中,以“双基”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技能”目标仍是构成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所谓“双基”,指的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基本知识”是指数学事实、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基本技能”是指运算、作图、推理、数据处理、绘制图表、使用计算器和数学交流等。“双基”可理解为“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由低到高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受到关注,“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在逐渐减少。
为确保知识技能目标的有效落实,首先,教师处理好教师的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及参与“双基”形成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并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最后,要重视“算理”的揭示,防止机械训练现象的发生。运算作为传统教学中的重要能力,一直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关注,教学中教师虽然让学生做了大量的数学计算,但学生的运算能力仍然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数教师不重视运算的依据,即教学中普遍忽视计算背后隐藏的“算理”,学生的运算处于模仿、机械重复的状态,即使做再多的计算,到头来也只能是稀里糊涂计算,严重影响计算效果,影响“双基”的学习。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克服机械训练,重视“算理”的揭示。最后,还应加强“双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开阔视野,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在运用“双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搭建探究平台,为学生创造“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的机会
《标准》指出:“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的时间和空间,如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给学生搭建“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的平台,不仅提供纯数学问题,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提供一些能用数学解决的现实问题。有了这样的前提,才有实现“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目标的可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指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进行实践、探索和交流,使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建构过程。例如,教学概念,应设置一些学生熟知的问题背景,引导学生探索、体验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和形成过程,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教学法则、定理,应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揭示知识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家们对一个新问题是如何研究和解决的,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真切暴露,引导学生自主体验与探寻问题解决的策略。例如,教学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这一内容,笔者指导学生依次完成了画图、观察、猜测、测量(中位线与两底的位置及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归纳总结等学习活动。笔者指导学生探索結论的正确性,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搭建了探究平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创造了“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的机会。
三、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学习这种认知活动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是与人的情意活动相统一的。学习活动的发生与学习任务的完成是不能拒绝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的参与的;缺少了二者的参与,学习活动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维持。因此,“情感态度”目标被课程标准作为必要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情感态度目标实质上属于人文素养范畴。这种素养的养成是外部强加不了的,必须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学习实践与学习体验而内在生成。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教师都要寓情感培养于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情感态度的教学情境。教师尤其要注重发现并挖掘教材中许多适合情感态度培养的有效载体,诸如数学美、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名题、数学成就等,这些都是较好的情感态度培养的载体。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情感,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就会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生动地探索”。
譬如,笔者在讲授立方根时,便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很久很久以前,古希腊的某个地方发生大旱,地里的庄稼全都被炽热的太阳晒死了,人们找不到水喝,干渴难忍,于是大家纷纷神庙里去向神祈求降雨,神解释说:“我之所以不给你们降雨,是因为你们给我做的这个正方体祭坛太小,如果你们再做一个体积比它大一倍的祭坛送给我,我就会满足你们的要求。”大家觉得这事好办,于是很快做好了新的祭坛献给神灵,等神得知新祭坛的棱长是原来的2倍时,愈发恼怒,他说:“这个祭坛的体积根本就不是原来体积的两倍。我要狠狠惩罚你们!”大家待在那里,不知所措。故事讲完后,我趁机发问:新祭坛的体积究竟是原来的多少倍?要做一个体积是原来体积的2倍的新祭坛,它的边长应是原来的多少倍?你们能用以前的知识解决这一难题吗?笔者借助这个故事,设置悬念,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水到渠成地引出了立方根概念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在感兴趣的故事中学到了新知识,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何乃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数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 问题解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颇。否则,将不能圆满达成数学课程目标。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践行新课标理念,教师务必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把握“双基”内涵,有效落实知识技能目标
在数学课程目标中,以“双基”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技能”目标仍是构成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所谓“双基”,指的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基本知识”是指数学事实、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基本技能”是指运算、作图、推理、数据处理、绘制图表、使用计算器和数学交流等。“双基”可理解为“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由低到高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受到关注,“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在逐渐减少。
为确保知识技能目标的有效落实,首先,教师处理好教师的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及参与“双基”形成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并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最后,要重视“算理”的揭示,防止机械训练现象的发生。运算作为传统教学中的重要能力,一直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关注,教学中教师虽然让学生做了大量的数学计算,但学生的运算能力仍然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数教师不重视运算的依据,即教学中普遍忽视计算背后隐藏的“算理”,学生的运算处于模仿、机械重复的状态,即使做再多的计算,到头来也只能是稀里糊涂计算,严重影响计算效果,影响“双基”的学习。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克服机械训练,重视“算理”的揭示。最后,还应加强“双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开阔视野,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在运用“双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搭建探究平台,为学生创造“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的机会
《标准》指出:“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的时间和空间,如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给学生搭建“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的平台,不仅提供纯数学问题,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提供一些能用数学解决的现实问题。有了这样的前提,才有实现“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目标的可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指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进行实践、探索和交流,使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建构过程。例如,教学概念,应设置一些学生熟知的问题背景,引导学生探索、体验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和形成过程,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教学法则、定理,应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揭示知识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家们对一个新问题是如何研究和解决的,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真切暴露,引导学生自主体验与探寻问题解决的策略。例如,教学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这一内容,笔者指导学生依次完成了画图、观察、猜测、测量(中位线与两底的位置及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归纳总结等学习活动。笔者指导学生探索結论的正确性,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搭建了探究平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创造了“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的机会。
三、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学习这种认知活动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是与人的情意活动相统一的。学习活动的发生与学习任务的完成是不能拒绝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的参与的;缺少了二者的参与,学习活动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维持。因此,“情感态度”目标被课程标准作为必要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情感态度目标实质上属于人文素养范畴。这种素养的养成是外部强加不了的,必须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学习实践与学习体验而内在生成。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教师都要寓情感培养于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情感态度的教学情境。教师尤其要注重发现并挖掘教材中许多适合情感态度培养的有效载体,诸如数学美、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名题、数学成就等,这些都是较好的情感态度培养的载体。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情感,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就会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生动地探索”。
譬如,笔者在讲授立方根时,便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很久很久以前,古希腊的某个地方发生大旱,地里的庄稼全都被炽热的太阳晒死了,人们找不到水喝,干渴难忍,于是大家纷纷神庙里去向神祈求降雨,神解释说:“我之所以不给你们降雨,是因为你们给我做的这个正方体祭坛太小,如果你们再做一个体积比它大一倍的祭坛送给我,我就会满足你们的要求。”大家觉得这事好办,于是很快做好了新的祭坛献给神灵,等神得知新祭坛的棱长是原来的2倍时,愈发恼怒,他说:“这个祭坛的体积根本就不是原来体积的两倍。我要狠狠惩罚你们!”大家待在那里,不知所措。故事讲完后,我趁机发问:新祭坛的体积究竟是原来的多少倍?要做一个体积是原来体积的2倍的新祭坛,它的边长应是原来的多少倍?你们能用以前的知识解决这一难题吗?笔者借助这个故事,设置悬念,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水到渠成地引出了立方根概念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在感兴趣的故事中学到了新知识,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何乃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数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