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90条《我怎样写教育日记》这样写道:“我想再一次提醒校长要有一个记事簿。只要你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你就要尊重这个记事簿和尊重自己,把它一年又一年地记录和保存下去。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日记,同时也是你对一个较长时期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性分析的准备工作。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的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
苏霍姆林斯基在一节文学阅读课上听了两个学生的朗读,产生了疑问,写在记事簿里。那几行短短的记载,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持久的研究,迫使他去深入思考儿童和少年的智力发展的许多复杂现象,引出了一个初看起来使人感到意外的结论。从初步的观察和简短的记录,到全体教师进行广泛的研究工作,再到深入地钻研学生头脑和意识里发生的过程的实质。这就是教育概括的途径。每一天结束时,或者每一周末尾,他都要对自己记事簿里所记的东西进行思考,然后把想法记下来,着重研究最主要的东西。我想,我们现在所借鉴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与实践,就是这样来的。
其实,不光校长,教师亦然,我们也写教育日记。只是,随着电脑的普及,我们的日记即使写在记事簿上,也是暂时的。我的教育日记,最先是写帖发到各网站,如《中国教师报》论坛、《班主任之友》论坛、《中国自主教育网》论坛。而现在,跟工作室成员一起,写文发到新浪博客上。日积月累,我们也有了点滴经验与感受,总结了一些教育规律。最终,也会有所收获的。甚至写个经验或者论文,也不再愁没有素材了。
我的博文大多是教育日记。就我自己的博文写作而言,做到这十条很有用:
一、要有逼迫自己写作的意识
许多老师的成长,就是从写作博文开始的。好多大家、写手,都坚持每天一博。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博文每周更新3次。现在,我们可以逼迫自己每周一博,逐步提高要求。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进步了。真的,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已经不再满足于每周一博了,悄然开始了三天一博或者两天一博。
二、每天坐在电脑前,先打开文档
网上冲浪,好像谁都喜欢。QQ聊天,网页浏览,一坐就是半天。猛回头,才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做。所以,我们应该养成一个习惯:坐下,打开文档,然后冥思苦想,像挤牙膏似的,写一点儿是一点儿。100字,再改改,就是150,再添添,说不定就是200字了。日积月累,你会越写越顺手的。现在,要写个千儿八百字,对我已不再是难题。我们工作室的成员也是。
三、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写作
静下来的时候,你就想想:今天,我做的什么事情最有意思;哪个学生最有趣;哪件事又给我启发了;哪里没做好留下了遗憾;我今天的课上得怎样,可以改进吗;我跟哪个学生谈话了,有效果吗;我思考过什么难题……总有一些事可以记下来。关键是,你留没留时间来记,动没动笔记。不会记,“流水帐”也行。慢慢地,除了记录,还会加上自己的思考了。这就是进步。
四、写完,修改几遍再发
博文发在网上,可以跟朋友交流,互相鼓励,抱团前进,走得更远。可是,读不通的文字,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别人的时间。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次数多了,朋友也就不想动步了。所以,写完博文,还是修改几遍再发吧。下学期开始投稿,那更得记住“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前些日子,我们应了一次小学主题班会案例征稿,朋友们都是改了又改,很累,也挺有收获。最近读大家的博文,明显感到写作态度认真了,修改意识强烈了。
五、尽量把工作留在学校
我们老师,没有卖身给学校。在学校的每一分钟,我们把心思都用在教育学生上,这就够了。回家来,我们要做一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我们要给自己充电,变得强大,变得自信,变得快乐与幸福。所以,我们得设法尽量把工作留在学校,并且做出效率,做出成绩来。其余时间,除了充电,我们还得照顾家人,锻炼身体,吃好睡香,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儿。
六、充分利用边角时间
我们是儿女,要照顾老人;我们是父母,要哺育孩子;我们是自己,要休息玩耍吃饭睡觉买漂亮衣服。而时间,每天只有24小时,怎么也不够用。所以,我们得利用边角时间。比如,做家务的时候想到什么东西,赶快记在纸片上;饭在锅里,我们可以打开文档,再定时,闹钟一响赶快炒菜;吃过晚饭,把文档发到网上再去跳舞……
七、利用只言片语触发灵感。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值得一写的东西多着呢,只是没有时间坐下来。怎么办呢?利用一两分钟,把你的想法写在纸片上,可以是题目,一个词或者一句话。闲下来的时候,看着那几个字,什么都想起来了,一篇博文就有了。如果你什么也不记,等你有时间想写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纸片,可以是记事贴,可以是草稿本,也可以是专门的工作笔记。
八、提高自己的写作敏感性
生活就像万花筒,要写的东西其实很多,但是我们不知道写什么,无从下笔。那就需要读——读经典,读报刊,读网络,读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读着读着,受到启发,灵感来了,思路有了,博文更新了。
九、多读书,把理论融于实践
大家都知道,故事随笔最好写,但那句点睛之笔就是写不出来。我们叹息:理论基础太薄弱了!其实,那也是读得太少了。读着读着,观念更新了,意识改变了,办法自然就有了,师生关系改善了,教育效果也出来了。下笔的时候,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说。我发现,那些大师写文章,其实并没有故意去找什么理论来支撑,他们只是记下了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而已。郑学志、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多读读他们的书籍就明白了。
十、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自主化团队领军人物之一的钟杰,人家说她的教育故事写得好,她说:“有老师在我的帖子后留言道:你的文笔真好!你写得真精彩!看着这些话,我心里隐隐叫屈,其实,我是做得精彩!我所写的不及我所做的万分之一!如果我做得不精彩,我又怎么能捕捉到并写出生动的教育故事呢?反过来,为了写得精彩,我每天都要挖空心思去想怎么做才能够精彩,才能够为我的笔端提供可描述的精彩故事。”(钟杰《如何撰写班级教育故事》)朋友们,让我们都来做得精彩吧!
苏霍姆林斯基在一节文学阅读课上听了两个学生的朗读,产生了疑问,写在记事簿里。那几行短短的记载,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持久的研究,迫使他去深入思考儿童和少年的智力发展的许多复杂现象,引出了一个初看起来使人感到意外的结论。从初步的观察和简短的记录,到全体教师进行广泛的研究工作,再到深入地钻研学生头脑和意识里发生的过程的实质。这就是教育概括的途径。每一天结束时,或者每一周末尾,他都要对自己记事簿里所记的东西进行思考,然后把想法记下来,着重研究最主要的东西。我想,我们现在所借鉴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与实践,就是这样来的。
其实,不光校长,教师亦然,我们也写教育日记。只是,随着电脑的普及,我们的日记即使写在记事簿上,也是暂时的。我的教育日记,最先是写帖发到各网站,如《中国教师报》论坛、《班主任之友》论坛、《中国自主教育网》论坛。而现在,跟工作室成员一起,写文发到新浪博客上。日积月累,我们也有了点滴经验与感受,总结了一些教育规律。最终,也会有所收获的。甚至写个经验或者论文,也不再愁没有素材了。
我的博文大多是教育日记。就我自己的博文写作而言,做到这十条很有用:
一、要有逼迫自己写作的意识
许多老师的成长,就是从写作博文开始的。好多大家、写手,都坚持每天一博。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博文每周更新3次。现在,我们可以逼迫自己每周一博,逐步提高要求。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进步了。真的,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已经不再满足于每周一博了,悄然开始了三天一博或者两天一博。
二、每天坐在电脑前,先打开文档
网上冲浪,好像谁都喜欢。QQ聊天,网页浏览,一坐就是半天。猛回头,才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做。所以,我们应该养成一个习惯:坐下,打开文档,然后冥思苦想,像挤牙膏似的,写一点儿是一点儿。100字,再改改,就是150,再添添,说不定就是200字了。日积月累,你会越写越顺手的。现在,要写个千儿八百字,对我已不再是难题。我们工作室的成员也是。
三、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写作
静下来的时候,你就想想:今天,我做的什么事情最有意思;哪个学生最有趣;哪件事又给我启发了;哪里没做好留下了遗憾;我今天的课上得怎样,可以改进吗;我跟哪个学生谈话了,有效果吗;我思考过什么难题……总有一些事可以记下来。关键是,你留没留时间来记,动没动笔记。不会记,“流水帐”也行。慢慢地,除了记录,还会加上自己的思考了。这就是进步。
四、写完,修改几遍再发
博文发在网上,可以跟朋友交流,互相鼓励,抱团前进,走得更远。可是,读不通的文字,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别人的时间。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次数多了,朋友也就不想动步了。所以,写完博文,还是修改几遍再发吧。下学期开始投稿,那更得记住“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前些日子,我们应了一次小学主题班会案例征稿,朋友们都是改了又改,很累,也挺有收获。最近读大家的博文,明显感到写作态度认真了,修改意识强烈了。
五、尽量把工作留在学校
我们老师,没有卖身给学校。在学校的每一分钟,我们把心思都用在教育学生上,这就够了。回家来,我们要做一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我们要给自己充电,变得强大,变得自信,变得快乐与幸福。所以,我们得设法尽量把工作留在学校,并且做出效率,做出成绩来。其余时间,除了充电,我们还得照顾家人,锻炼身体,吃好睡香,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儿。
六、充分利用边角时间
我们是儿女,要照顾老人;我们是父母,要哺育孩子;我们是自己,要休息玩耍吃饭睡觉买漂亮衣服。而时间,每天只有24小时,怎么也不够用。所以,我们得利用边角时间。比如,做家务的时候想到什么东西,赶快记在纸片上;饭在锅里,我们可以打开文档,再定时,闹钟一响赶快炒菜;吃过晚饭,把文档发到网上再去跳舞……
七、利用只言片语触发灵感。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值得一写的东西多着呢,只是没有时间坐下来。怎么办呢?利用一两分钟,把你的想法写在纸片上,可以是题目,一个词或者一句话。闲下来的时候,看着那几个字,什么都想起来了,一篇博文就有了。如果你什么也不记,等你有时间想写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纸片,可以是记事贴,可以是草稿本,也可以是专门的工作笔记。
八、提高自己的写作敏感性
生活就像万花筒,要写的东西其实很多,但是我们不知道写什么,无从下笔。那就需要读——读经典,读报刊,读网络,读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读着读着,受到启发,灵感来了,思路有了,博文更新了。
九、多读书,把理论融于实践
大家都知道,故事随笔最好写,但那句点睛之笔就是写不出来。我们叹息:理论基础太薄弱了!其实,那也是读得太少了。读着读着,观念更新了,意识改变了,办法自然就有了,师生关系改善了,教育效果也出来了。下笔的时候,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说。我发现,那些大师写文章,其实并没有故意去找什么理论来支撑,他们只是记下了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而已。郑学志、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多读读他们的书籍就明白了。
十、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自主化团队领军人物之一的钟杰,人家说她的教育故事写得好,她说:“有老师在我的帖子后留言道:你的文笔真好!你写得真精彩!看着这些话,我心里隐隐叫屈,其实,我是做得精彩!我所写的不及我所做的万分之一!如果我做得不精彩,我又怎么能捕捉到并写出生动的教育故事呢?反过来,为了写得精彩,我每天都要挖空心思去想怎么做才能够精彩,才能够为我的笔端提供可描述的精彩故事。”(钟杰《如何撰写班级教育故事》)朋友们,让我们都来做得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