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材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浸润而提取的。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由于跨越千年而时代久远,对于初读古籍的中学生来说,确实会有“代沟”,如何缩短这种“代沟”,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这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的课题。然而,诗歌的种类多,情意丰富,每首诗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本文就诗歌的“个性”探讨其中的共性。
关键词:诗歌;情感;共鸣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重视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就是要引导他们一步步地抽丝剥茧,理解诗的真意,然后在诗歌的语境、意境中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跨过时间的鸿沟,真正地触及诗人的内心,然后再“推人及己”,联想自己的情感体验,触及自己的内心。用这种由人到己,发现自己的情感态度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或者说不是学习,而是体悟诗歌,体察诗人。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诗?《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概括为三个字:诗言志。也就是说,诗歌是当诗人们情感郁结心中时用来抒发内心意志(情感)的,情感肯定不是凭空就触发的,所以我们先要搞清是什么拨动了写诗之人的情感。在诗中,这些拨动情感的事,有些事是直接写在诗里的,有些事是需要我们去挖掘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写作背景。
例如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元夕》就是前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大意是说: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花市里的灯光就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悄悄地在柳树梢头升起,他约我在黄昏以后共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啊,月光与灯光都是和去年一样地雪亮。我却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想到昔日深情,再看眼前清冷,泪珠滑落不觉湿透了衣裳。这首诗娓娓道来,前因后果明白如话,诗人就是因为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但是今日不能再见情人,心中郁结,感情喷薄而出,遂而成诗。诗意一出,诗中任何的手法、写法,无论是环境的渲染,还是前后的对比,都是为表达这一感情而作。那么同样的,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联系到自己相似的情感体验,比如说联想到去年除夕一家团圆,热闹非凡,但是今年却冷冷清清,颇有人去楼空之感。和这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中描写了作者往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故事,抒发的是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之感与孤独之情。
这两首诗都是诗人直接把拨动情感的事情明白如话地写进诗里,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是什么事引发了什么情。还有一些诗就比较隐晦,需要我们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
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河時所作,前半部分写秦淮河之夜景,后半部分抒发感慨。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批评的是弹唱亡国之音的商女。然而,这首诗实际上批判的是沉迷于靡靡之音的官僚阶层。本诗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而最终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深切的忧虑。面对这些有着沉重的历史的诗,我们应当抱着“民吾同胞,物我一也”的心态,去关照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同胞,由人到己,临其境,念其忧,获得一种跨越历史的心境。此时,诗人的心境,就成了你自己的心境。这才是真正深入诗人骨髓的理解,或者说——共鸣。
又例如苏轼的诗,读他的《惠州一绝》初读此诗,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你以为你读懂了苏轼对荔枝的偏爱,当你联系他的“黄州惠州儋州”的功业以后,才想起,这里是岭南,当时被称为蛮荒之地,只有罪臣才被流放至此,而苏轼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写出如此悠闲自适的诗句,他的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品行还需要解释吗?因此,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我们要去“侦查”情感的来龙去脉,“情”到底是为何而来,又是什么处境中的“情”,然后试着去身临其境,去关照诗人的内心。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的是“兴趣”的重要性。同样的,在诗歌的学习中,也应该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忽视这一部分,强调的往往是诗歌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甚至有时候学生连这首诗的意思也不懂,更不用谈自主解读诗歌了。诗歌在学生就像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他们费尽心思去触摸、剖析,挖掘,似乎快要直达诗歌的“心”,才想起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个“心”长什么样子,哪个才是诗歌的“心”。
只有当阅读诗歌的我们,设身处地地去体察诗人,甚至把自己当做写诗之人,去获得这种跨越时空的与诗人的共鸣,我们才能真正地敲响诗人们心灵的大门,才能走进去,看到这些情感丰富的诗句的“心”。
作者简介:朱勤,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
关键词:诗歌;情感;共鸣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重视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就是要引导他们一步步地抽丝剥茧,理解诗的真意,然后在诗歌的语境、意境中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跨过时间的鸿沟,真正地触及诗人的内心,然后再“推人及己”,联想自己的情感体验,触及自己的内心。用这种由人到己,发现自己的情感态度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或者说不是学习,而是体悟诗歌,体察诗人。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诗?《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概括为三个字:诗言志。也就是说,诗歌是当诗人们情感郁结心中时用来抒发内心意志(情感)的,情感肯定不是凭空就触发的,所以我们先要搞清是什么拨动了写诗之人的情感。在诗中,这些拨动情感的事,有些事是直接写在诗里的,有些事是需要我们去挖掘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写作背景。
例如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元夕》就是前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大意是说: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花市里的灯光就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悄悄地在柳树梢头升起,他约我在黄昏以后共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啊,月光与灯光都是和去年一样地雪亮。我却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想到昔日深情,再看眼前清冷,泪珠滑落不觉湿透了衣裳。这首诗娓娓道来,前因后果明白如话,诗人就是因为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但是今日不能再见情人,心中郁结,感情喷薄而出,遂而成诗。诗意一出,诗中任何的手法、写法,无论是环境的渲染,还是前后的对比,都是为表达这一感情而作。那么同样的,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联系到自己相似的情感体验,比如说联想到去年除夕一家团圆,热闹非凡,但是今年却冷冷清清,颇有人去楼空之感。和这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中描写了作者往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故事,抒发的是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之感与孤独之情。
这两首诗都是诗人直接把拨动情感的事情明白如话地写进诗里,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是什么事引发了什么情。还有一些诗就比较隐晦,需要我们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
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河時所作,前半部分写秦淮河之夜景,后半部分抒发感慨。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批评的是弹唱亡国之音的商女。然而,这首诗实际上批判的是沉迷于靡靡之音的官僚阶层。本诗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而最终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深切的忧虑。面对这些有着沉重的历史的诗,我们应当抱着“民吾同胞,物我一也”的心态,去关照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同胞,由人到己,临其境,念其忧,获得一种跨越历史的心境。此时,诗人的心境,就成了你自己的心境。这才是真正深入诗人骨髓的理解,或者说——共鸣。
又例如苏轼的诗,读他的《惠州一绝》初读此诗,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你以为你读懂了苏轼对荔枝的偏爱,当你联系他的“黄州惠州儋州”的功业以后,才想起,这里是岭南,当时被称为蛮荒之地,只有罪臣才被流放至此,而苏轼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写出如此悠闲自适的诗句,他的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品行还需要解释吗?因此,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我们要去“侦查”情感的来龙去脉,“情”到底是为何而来,又是什么处境中的“情”,然后试着去身临其境,去关照诗人的内心。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的是“兴趣”的重要性。同样的,在诗歌的学习中,也应该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忽视这一部分,强调的往往是诗歌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甚至有时候学生连这首诗的意思也不懂,更不用谈自主解读诗歌了。诗歌在学生就像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他们费尽心思去触摸、剖析,挖掘,似乎快要直达诗歌的“心”,才想起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个“心”长什么样子,哪个才是诗歌的“心”。
只有当阅读诗歌的我们,设身处地地去体察诗人,甚至把自己当做写诗之人,去获得这种跨越时空的与诗人的共鸣,我们才能真正地敲响诗人们心灵的大门,才能走进去,看到这些情感丰富的诗句的“心”。
作者简介:朱勤,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