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提出了一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以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以渔”的智者。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应对此次教学改革呢?
1.注重基础,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质量是否真正提高明显体现于学生素质是否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表现于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基础知识包括:拼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乃至细小的标点等。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严把关,是提高毕业成绩的关键。在处理复习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则在字、词、句、段、篇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锤炼和掌握。应依据教材结构分章节进行归类复习,每一个知识有它的特点及规律,老师必须把握,对学生要讲清、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讲练结合、举一反三,切忌应付了事。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迁移运用的培养,在阅读和写作中巩固、运用。在完成一些复习题以后,老师不能一味地在黑板上讲,这样会劳而无功、枯燥无味。历届毕业班,学生做的复习题,我几乎没有对改过,都是让小组合作对改,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举手示意,老师立刻帮助解决。因为争论中解决了的问题,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学习起来不感到疲乏。
2.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读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深知落实好一个“读”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会收到丰厚知识积累的效果。一直以来,我都坚持利用安排的早读课时间。早读课,我会早早来到教室,要求学生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学习伙伴互相听写昨天所教的生字、生词或是古诗,生字、古诗要求会默写,默写生字时,要写拼音、生字、组书中的词,书中的生词要求互相听写,两人听写完后,互相批改。如有错,再把错的抄写三遍,然后把错的默写一遍,做到字、词、古诗人人过关。第二件事,要求学生读记本单元该背的内容。第三件事,预习今天要上的新课,主要是把新课读熟。陪随学生晨读,师生共同践行古人的教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会慢慢地感受到语文内涵丰富、外延广阔、魅力无穷,为升入中学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充分利用课堂渗透德育。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面对教材中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需要用心灵去同作者对话,同学生对话,真正地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的环节之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与其他学科相比,其特殊优势就在于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它是直观、形象、整体的,对学生影响深远。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得到了深刻的情绪体验。这样的课堂,语文教学与道德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得到了道德与美的熏陶。以人物形象的人格美、品质美,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激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写景的文章,可以配以挂图或利用现代媒体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先看图或欣赏录像片段,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4.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欲望。
心理学告诫我们: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主动思考,主动创新,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给同学们讲清创新意识的含义;利用古今中外新人才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设置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学生的原有基础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4.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例如,在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时,针对宋诗说理性强的特点,我让学生即兴运用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古诗句。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运用五个手指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将五指聚拢,掌心成窝状,形成山峰环绕,人处山中的感觉。一看便马上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这样,既理解了诗句又帮助了背诵。还有的同学几个人排列一起,先横后竖,然后围成一圈,再让一名矮个儿同学站在中间,很形象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诗句的意蕴。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就具有创造性。它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紧密相连,为今后学习古诗,形象地理解文章、语言提供了方法。
4.2.重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全过程的培养。
具体而言,既有发散,从多角度寻找答案、方法,又有集中,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答案。在《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你认为东吴和曹操哪一方应该获得胜利?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佩服东吴方面的知己知彼、扬长避短。这一问题引发了全班的争论,形成了三种意见:A认为东吴应获胜,这是历史事实;B认为曹操应获胜,中国就可以统一了;C认为谁胜了也不好,反正只要打仗,老百姓就遭殃。我又引导大家展开讨论,逐步统一了认识,第二种意见是对的。曹操获胜就可以统一中国,结束分裂,符合历史趋势和人民渴望安定的愿望。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对成年人很容易,但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没有这个观念。建立起这种观念对学生的思维就是个突破性的提高,今后他们就会学着用这种观点去评价、看待历史、现实、人和事。学生再看这类问题,就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辩证地去看,而不是只停留在为东吴喝彩。这是从发散到集中的思维训练过程。
5.注重课堂情景表演
课堂情景表演兼顾了教学目标中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三个方面,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它是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个人表演、小组合作、综合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文(或只是其中的词句、片断),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在体悟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肖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OL].
[2]张淑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OL].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应对此次教学改革呢?
1.注重基础,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质量是否真正提高明显体现于学生素质是否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表现于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基础知识包括:拼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乃至细小的标点等。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严把关,是提高毕业成绩的关键。在处理复习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则在字、词、句、段、篇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锤炼和掌握。应依据教材结构分章节进行归类复习,每一个知识有它的特点及规律,老师必须把握,对学生要讲清、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讲练结合、举一反三,切忌应付了事。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迁移运用的培养,在阅读和写作中巩固、运用。在完成一些复习题以后,老师不能一味地在黑板上讲,这样会劳而无功、枯燥无味。历届毕业班,学生做的复习题,我几乎没有对改过,都是让小组合作对改,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举手示意,老师立刻帮助解决。因为争论中解决了的问题,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学习起来不感到疲乏。
2.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读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深知落实好一个“读”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会收到丰厚知识积累的效果。一直以来,我都坚持利用安排的早读课时间。早读课,我会早早来到教室,要求学生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学习伙伴互相听写昨天所教的生字、生词或是古诗,生字、古诗要求会默写,默写生字时,要写拼音、生字、组书中的词,书中的生词要求互相听写,两人听写完后,互相批改。如有错,再把错的抄写三遍,然后把错的默写一遍,做到字、词、古诗人人过关。第二件事,要求学生读记本单元该背的内容。第三件事,预习今天要上的新课,主要是把新课读熟。陪随学生晨读,师生共同践行古人的教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会慢慢地感受到语文内涵丰富、外延广阔、魅力无穷,为升入中学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充分利用课堂渗透德育。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面对教材中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需要用心灵去同作者对话,同学生对话,真正地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的环节之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与其他学科相比,其特殊优势就在于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它是直观、形象、整体的,对学生影响深远。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得到了深刻的情绪体验。这样的课堂,语文教学与道德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得到了道德与美的熏陶。以人物形象的人格美、品质美,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激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写景的文章,可以配以挂图或利用现代媒体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先看图或欣赏录像片段,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4.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欲望。
心理学告诫我们: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主动思考,主动创新,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给同学们讲清创新意识的含义;利用古今中外新人才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设置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学生的原有基础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4.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例如,在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时,针对宋诗说理性强的特点,我让学生即兴运用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古诗句。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运用五个手指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将五指聚拢,掌心成窝状,形成山峰环绕,人处山中的感觉。一看便马上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这样,既理解了诗句又帮助了背诵。还有的同学几个人排列一起,先横后竖,然后围成一圈,再让一名矮个儿同学站在中间,很形象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诗句的意蕴。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就具有创造性。它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紧密相连,为今后学习古诗,形象地理解文章、语言提供了方法。
4.2.重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全过程的培养。
具体而言,既有发散,从多角度寻找答案、方法,又有集中,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答案。在《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你认为东吴和曹操哪一方应该获得胜利?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佩服东吴方面的知己知彼、扬长避短。这一问题引发了全班的争论,形成了三种意见:A认为东吴应获胜,这是历史事实;B认为曹操应获胜,中国就可以统一了;C认为谁胜了也不好,反正只要打仗,老百姓就遭殃。我又引导大家展开讨论,逐步统一了认识,第二种意见是对的。曹操获胜就可以统一中国,结束分裂,符合历史趋势和人民渴望安定的愿望。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对成年人很容易,但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没有这个观念。建立起这种观念对学生的思维就是个突破性的提高,今后他们就会学着用这种观点去评价、看待历史、现实、人和事。学生再看这类问题,就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辩证地去看,而不是只停留在为东吴喝彩。这是从发散到集中的思维训练过程。
5.注重课堂情景表演
课堂情景表演兼顾了教学目标中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三个方面,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它是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个人表演、小组合作、综合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文(或只是其中的词句、片断),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在体悟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肖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OL].
[2]张淑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