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把文学文本细读的方法和比较阅读的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到了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的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教学主要从字、词、句、方面解析文本,更深入的理解文本。
关键词:古代论说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的散文源远流长,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古代文人创作散文或叙事、或状景、或议论、或抒情,虽历经千百年变换,至今仍闪烁着动人的魅力。古代论说文是古代散文的组成部分,它主要以议论和说理为主,丰富了古代散文的表达方式。
一、古代论说文的生成
古代论说文文体的起源必须追溯其发展的原始时期,它萌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其中经历了多少岁月已很难知晓,不过并不妨碍我们去探寻它是怎样生成的。
第二,古代论说文的生成是由士阶层的力量促成的。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解体,贵族政治崩坏,有的贵族失势致使他们已经无法专养那些有才能的平民,于是这些有才能的平民以卖知识技能为生,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级,便是“士”。门徒的增多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士阶层开始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研究制度与文化,发表看法和主张,也就是“思以其道易天下”。士人的生活需要和社会责任感促使论说文的产生,有出谋划策的“劝谏之文”,有游说列国的“游说之文”,为了实现自己的救世怀抱。但学说常常不被统治者所接纳,各家又著书立说,用来寄托自己的救世情怀。士阶层地位的上升,言语受到重视是古代论说文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三,古代论说文的生成与教育制度密切关联。西周实行“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解体,私学盛行,尤以大思想家孔子为代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较大发展。《论语》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孟子》运用对话体的形式,在一问。
二、细读法在古代论说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教师的文本细读以语言的理解为基点,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解析释义入手,仔细分析全篇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段,对其内在的组织结构深入剖析,挖掘出言语的多层内涵,其与新课标中重视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找到了恰当的契合点。不同的是,教师的文本细读要以此作为凭借进入到作品的艺术世界,实现与作品和作者的双重对话,用心体悟感受,于细节处体查入微,于宏观处整体把握,自由的在文本间“出”“入”,获得审美体验。文本细读教学法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文本的复义,如何指导学生去体悟语文的美学意蕴。
1.从字切入
古代论说文中单个的字与现代汉语的单个字存在差异,这是因为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并且义项较多、涵义宽泛,各个义项之间的“迥异”和“微殊”都要细细地品。古人做文章特别讲究“炼字”和“推敲”,借助字词以达意,作者在选词时必定经过一番苦心琢磨,有强烈的主观成分。所以,在阅读文本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含义,即“文从字顺各识职”。教师要在一个字上仔细的咀嚼,揣摩出其中的真实意图,这里的真实其实就是“审美体会”。有了审美体会,便会自然的产生审美情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从词切入
古代由一个字表达的内容越来越宽泛,使得表达的思想含混不清,于是从单音节词衍生出了多音节词,使语言的运用更加精密准确。教师在细读文本词义时,除了要了解词语本身的客观含义外,还要注意作者和读者主观上赋予它的特别含义,这里指的特别意义包括作者选词和用词时赋予的含义,读者自己的发挥也包含在内。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作者用词激发读者的想象,读者也可发挥充分的联想加以补充,丰富文本的内涵。 拿《兰亭集序》来说,作者一开头便交代了集会的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在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日,这里的“暮春之初”指的是阴历三月初,作者为什么用“暮春”一词?这个季节好吗?发挥读者的想象,从细微处着手。“暮春”是指春季的末一个月,即农历三月。由下文可知,集会的目的是“修禊事也”,古时会在这一日祭祀,以祈福消灾,用此词恰当。“暮春”已是春之末尾,与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万象更新,仲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芬芳鲜妍和晚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万般凋零相比,暮春之时,所有的生命都在此时淋漓尽致得怒放,绽放出了全部的美好,但终归是春之末,难免有些凄凉。作者智慧的添加了“之初”顿时没有了凋零凄切之感,正如《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恰到好处。
3.从句切入
句子是由一个个词连缀组合起来的,但句子的意思并不是所有词义的加法总和。古代论说文特别讲究逻辑性与条理性,教师在品读时要以字词为基点,审视句与句之间、句与章之间的关联。
以《逍遥游》为例,文章汪洋捭阖,仪态万方,选材极“散”,读起来不易,对学生来讲极易头绪混乱。若以“小大之辩”为突破口,进一步思考: “辩” 为何义?“小” 为何义?“大” 为何义?再细读文本可知,蜩、学鸠、朝菌、蟪蛄、斥鷃是为“小”者,鲲、鹏、冥灵、大椿是为“大”者,“辩”就是区别,意思是“小”于“大”在自然万物中都是“有所待”的,是不自由的。自然界尚且如此,那么人类社会的情况呢?“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推理出庄子是崇“大”抑“小”。既然万事万物都是“有所待”的,想要得到绝对的自由,就要做到“无己”才能“至人”。联系到现实的生活,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人们要摆脱身心的牵绊,追求自己的幸福与自由。 古代论说文的论点一个句子便可直接点明,其位置或在文章开头、或在行文之中、亦或在文章结尾处。作者“一言以蔽之”,高度的凝练概括,教师可从直接呈现的中心论点出发去细读文本。
三、结语
笔者主要从字、词、句、三个角度切入到古代论说文的细读,目的只是给教师一个可借鉴的提议,绝非细读古代论说文就框定在这几个方面。实际上,细读的视角十分的宽广,需要教师不断的去探索开发。从字、词、句、章、意的角度切入对教师来说,不仅要静心的潜入文本中的每个字词,挖掘特殊语境下的深意,还要胸怀“全局”从篇章的宏观角度去把握,体会作者特意安排的妙处,这样才能透彻的把握文本。
参考文献:
[1] 林中伟.基础教育教学基本功(中学语文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2] 廖良国.魅力语文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1
[3] 彭小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
关键词:古代论说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的散文源远流长,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古代文人创作散文或叙事、或状景、或议论、或抒情,虽历经千百年变换,至今仍闪烁着动人的魅力。古代论说文是古代散文的组成部分,它主要以议论和说理为主,丰富了古代散文的表达方式。
一、古代论说文的生成
古代论说文文体的起源必须追溯其发展的原始时期,它萌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其中经历了多少岁月已很难知晓,不过并不妨碍我们去探寻它是怎样生成的。
第二,古代论说文的生成是由士阶层的力量促成的。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解体,贵族政治崩坏,有的贵族失势致使他们已经无法专养那些有才能的平民,于是这些有才能的平民以卖知识技能为生,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级,便是“士”。门徒的增多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士阶层开始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研究制度与文化,发表看法和主张,也就是“思以其道易天下”。士人的生活需要和社会责任感促使论说文的产生,有出谋划策的“劝谏之文”,有游说列国的“游说之文”,为了实现自己的救世怀抱。但学说常常不被统治者所接纳,各家又著书立说,用来寄托自己的救世情怀。士阶层地位的上升,言语受到重视是古代论说文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三,古代论说文的生成与教育制度密切关联。西周实行“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解体,私学盛行,尤以大思想家孔子为代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较大发展。《论语》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孟子》运用对话体的形式,在一问。
二、细读法在古代论说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教师的文本细读以语言的理解为基点,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解析释义入手,仔细分析全篇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段,对其内在的组织结构深入剖析,挖掘出言语的多层内涵,其与新课标中重视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找到了恰当的契合点。不同的是,教师的文本细读要以此作为凭借进入到作品的艺术世界,实现与作品和作者的双重对话,用心体悟感受,于细节处体查入微,于宏观处整体把握,自由的在文本间“出”“入”,获得审美体验。文本细读教学法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文本的复义,如何指导学生去体悟语文的美学意蕴。
1.从字切入
古代论说文中单个的字与现代汉语的单个字存在差异,这是因为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并且义项较多、涵义宽泛,各个义项之间的“迥异”和“微殊”都要细细地品。古人做文章特别讲究“炼字”和“推敲”,借助字词以达意,作者在选词时必定经过一番苦心琢磨,有强烈的主观成分。所以,在阅读文本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含义,即“文从字顺各识职”。教师要在一个字上仔细的咀嚼,揣摩出其中的真实意图,这里的真实其实就是“审美体会”。有了审美体会,便会自然的产生审美情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从词切入
古代由一个字表达的内容越来越宽泛,使得表达的思想含混不清,于是从单音节词衍生出了多音节词,使语言的运用更加精密准确。教师在细读文本词义时,除了要了解词语本身的客观含义外,还要注意作者和读者主观上赋予它的特别含义,这里指的特别意义包括作者选词和用词时赋予的含义,读者自己的发挥也包含在内。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作者用词激发读者的想象,读者也可发挥充分的联想加以补充,丰富文本的内涵。 拿《兰亭集序》来说,作者一开头便交代了集会的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在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日,这里的“暮春之初”指的是阴历三月初,作者为什么用“暮春”一词?这个季节好吗?发挥读者的想象,从细微处着手。“暮春”是指春季的末一个月,即农历三月。由下文可知,集会的目的是“修禊事也”,古时会在这一日祭祀,以祈福消灾,用此词恰当。“暮春”已是春之末尾,与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万象更新,仲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芬芳鲜妍和晚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万般凋零相比,暮春之时,所有的生命都在此时淋漓尽致得怒放,绽放出了全部的美好,但终归是春之末,难免有些凄凉。作者智慧的添加了“之初”顿时没有了凋零凄切之感,正如《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恰到好处。
3.从句切入
句子是由一个个词连缀组合起来的,但句子的意思并不是所有词义的加法总和。古代论说文特别讲究逻辑性与条理性,教师在品读时要以字词为基点,审视句与句之间、句与章之间的关联。
以《逍遥游》为例,文章汪洋捭阖,仪态万方,选材极“散”,读起来不易,对学生来讲极易头绪混乱。若以“小大之辩”为突破口,进一步思考: “辩” 为何义?“小” 为何义?“大” 为何义?再细读文本可知,蜩、学鸠、朝菌、蟪蛄、斥鷃是为“小”者,鲲、鹏、冥灵、大椿是为“大”者,“辩”就是区别,意思是“小”于“大”在自然万物中都是“有所待”的,是不自由的。自然界尚且如此,那么人类社会的情况呢?“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推理出庄子是崇“大”抑“小”。既然万事万物都是“有所待”的,想要得到绝对的自由,就要做到“无己”才能“至人”。联系到现实的生活,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人们要摆脱身心的牵绊,追求自己的幸福与自由。 古代论说文的论点一个句子便可直接点明,其位置或在文章开头、或在行文之中、亦或在文章结尾处。作者“一言以蔽之”,高度的凝练概括,教师可从直接呈现的中心论点出发去细读文本。
三、结语
笔者主要从字、词、句、三个角度切入到古代论说文的细读,目的只是给教师一个可借鉴的提议,绝非细读古代论说文就框定在这几个方面。实际上,细读的视角十分的宽广,需要教师不断的去探索开发。从字、词、句、章、意的角度切入对教师来说,不仅要静心的潜入文本中的每个字词,挖掘特殊语境下的深意,还要胸怀“全局”从篇章的宏观角度去把握,体会作者特意安排的妙处,这样才能透彻的把握文本。
参考文献:
[1] 林中伟.基础教育教学基本功(中学语文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2] 廖良国.魅力语文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1
[3] 彭小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