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m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青年教师不注意使用语言,结果不少学生反映历史课枯燥无味,没兴趣。鉴于此因,本人就如何使用语言这个问题提出一点点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语言要科学准确
  首先,教学语言必须科学。因为中学历史课所传授的历史知识,只有史实、
  有观点、有概念的知识,也就是史论要有真实性。它与文学语言不一样,文学语言可以想象与发挥,但是历史语言不能有任何程度的虚构。对历史过程的讲述,人物生平的介绍,必须符合史实,在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提示历史规律的时候,必须从史实出发,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因此,历史教学语言必须多用真实之言。
  那么要使语言具有真实性,要求教师做到两点:一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所讲的内容非常熟悉,补充材料真实可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语言的真实性,或避免语言表达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二是使用直率而朴素的教学语言。勿妄溢文采,因美辞而害意,华而不实,很容易丧失历史的真实性。
  其次是语言要准确。包括:所讲的内容准确,用词严谨;读音准确。
  对所讲的内容表述要准确。恰当;要有科学性。例如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或“君主制度”,但倘若说成推翻了“封建统治”,则是错误的了。因为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君主制度,无论是旧军阀还是新军阀的统治,都没有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封建社会。“封建君主制度”和“封建统治”,文字相差无几,可概念却完全不同,表述时用词要严谨。
  历史教学中语言读音的准确,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是每个字词的发音要准确。2、是注意掌握某些历史专有名词的特殊读音。如“阿房宫”,“阿房”不读āfáng 而读 āpáng。3、是正确辨别某些容易混淆的历史名词的读音。如“夫差”不读fúchāi 而读fúchā;“陆贾”不读陆 jiǎ 而读陆gǎ。当然,要做到读音准确,一方面要加强普通话训练;另一方面对历史专有名词的读音要注意平时的认真查对和积累。
  声情并茂,形象生动
  所谓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指的是适当的声调、情感、音色、语态、词汇等。
  如果教师运用得当,可以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起来孜孜不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注意语言的速度、音调和深度。在教学过程中语速不宜快。教学不同于茶余饭后的讲故事,天南海北的侃大山。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讲课的字字句句都应该让学生听清楚,接收进去。如果语速过快,会使人疲于理解,什么也没有听懂,教学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音调方面不能滥用高音和强音。讲课声音太高,语音的刺激太强,会使学生很快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注意力不能持久,必然降低听课的效果。有的是高八度和惊叹号,以“镇”学生。相比之下,有的教师用低音、中音讲课,慢慢地道来,缓缓地诉说,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叙事说理,像涓涓清泉于碎石上轻轻流淌,学生惟恐把老师的声音滑了过去,听得就更加聚精会神了。
  当然,讲课语言的快慢、高低,要根据内容 不同而随时调节、变化。务使声音跌宕起伏,疾徐有间,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如讲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革命斗争,不防音调激昂,声音铿锵有力;讲奸臣当道,百姓受苦,可音调低沉,声音凝重等等;情感激烈之处,语速要快些,情感悲伤之处,应语速缓慢;讲重点、难点、疑点时需减速;讲到需要学生消化吸收的内容时,可作适当的停顿。总之,只有运用得当,才能使学生听课进入最佳状态,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不能晦涩艰深,要适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因为中学生对抽象化的
  大道理和空洞的说教不易接受,而生动感人的史实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以形象化的语言传授知识,使学生愿意听,喜欢听。同时也应把教材的书面语言加工成口语化,使之通俗易懂。
  2.注意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体态语言作为一种无声语言,主要包括人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等方面。
  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它集中体现在眼神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信任的目光,微带笑意的面容对对待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而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励起学生巨大的学习意志。
  动作主要指手势,它在加强情感力度,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对配合课本内容的讲解能起很好的辅助作用。当然,手势和动作必须恰到好处,适度。不宜过于频繁,过于活泼,否则就显得轻率,矫揉造作,有损教师的威信。
  3.语言的情感色彩。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是充分挖掘历史知识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只有用充满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在情感 共鸣的语境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中学历史教科书由于受篇幅的限制,许多内容只是浓缩提炼后的简单概括。教师应创设鲜明的历史情境,营造感人的历史气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课本内容作必要的补充,使学生对课文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起。
  语言要精炼简洁
  历史内容广泛,包罗万象。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要求教师讲课时语言简炼、干脆、明确,提纲挈领,牵一而动全身,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针对性。
  1.对课本内容有很深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整理,使史实高度浓缩,观点高度概括,问题层次分明。如讲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可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这就使内容高度浓缩,条理清晰。
  2.内容要讲到点子上。历史课时少,内容多。针对这一点,教师应采取这样的办法:对重点、难点要详细讲解,面对次要内容则少讲或不讲。切忌啰啰嗦嗦,不然只会使学生听了厌烦,产生厌学情绪。
  以上是我从教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其他文献
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基本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主的科目。男生好动,多半男生在体育课上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或擅长项目。积极、主动、活跃的参与活动,主动与教师配合,所以男生的体育课比较易上好。而女生就不好动、怕脏、怕累,对有难度的技术动作畏惧心特别明显。女生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自身素质的训练与提高,使自己胆量越来越
【摘要】张洁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先锋,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的地位不断提升,她的创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从她创作的三个阶段说明她在女性文学创作主题的继承与开创:首先,述张洁之前女性文学发展及研究情况,其次,张洁的创作是对以前女性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三、张洁之后女性文学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张洁女性文学创作主题    20世纪初, “五四” 运动爆发,中国开始了真
当代教育对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历史教师的教育行动与教育活动才是历史教师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表现的主要领域。换言之,中小学历史教师应该以教育为其专业领城.而不是以任教学科为其专业领域。教育所关切的是如何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以传授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之满足。况且,社会飞速发展,我们合着时代的步伐,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任何历史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掌握的
目的:该实验通过深入探讨中药复方酒客乐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证明酒客乐具有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广大饮酒者提供一种有
【摘要】实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增长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兴趣    高中地理课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
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有。有一部分学生地理基础差,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学习缺乏动力,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对地理课望而生威,影响地理课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些同学甚至学业水平测试都不能通过,因此影响了学生学业的进步。如何提高地理学困生学习动力,在初中学习中非常重要。   一、首先学困生要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
历史课在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我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模式,寻求历史课导入方式、方法。根据体会,结合历史教学的经验,对历史教学的导入法作一些探讨。   “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其中,历史教学导入法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