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未必一定就能取得教学的成功,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面存在着高低优劣之别。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努力追求教学设计的艺术性和科学性。高明的教师,常常在教学设计上独具匠心,能够抓住“一根筋”,用这根筋串起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给学生提供一把解读文本的钥匙,有序、连缀、层进地“走一步,再走一步”,步步为营。泉眼找准了,凿下去便会有清泉喷涌;串联课堂的那根筋揪住了,衍生开来自然也会有激情勃发。所谓课堂的“一根筋”,就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制约整个课堂的一个字,一句话或一段话,它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文章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抓住了这根筋,就等于你的课堂就有了灵魂。
巧抓“一根筋”教课文,可以制繁从简,制杂从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从文章关键词中找“一根筋”
关键词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是文眼,透过文眼这个窗口,可以鸟瞰文章“全景”;它是线索,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它是主题内容的高度浓缩,是其他词语所不能替代的。比如《口技》中的“善”、《春望》中“望”、《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狂”、《愚公移山》中的“平险”、《行路难》中的“难”、《伟大的悲剧》中的“伟大”等,都是绝无仅有且独具实质意义的关键词。文本是由许许多多的词语构成的,但是只有那些关键词才是进入文本的金钥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从文章关键词中抓“一根筋”,以点突破,逐步延伸,以点带面,进而理解全文。
如在教学《老王》一课时,可以抓住“愧怍”这个关键词,让它成为串起课堂的“一根筋”。笔者从“愧怍”一词切入,引导学生讨论:愧怍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觉得愧怍?使学生明确文章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这样一个主题:一个社会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究文本的欲望,接下去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为什么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而作者认为老王不幸的理由又是什么?等。通过一步步引导、品读,学生可以认识到老王是一个真纯善良、人格高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他虽然贱为一个三轮车夫,但他却活成了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灵魂高大的人。与此同时,学生也明白了作者一家并不“幸运”:“文化大革命开始,默村不知怎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表明杨绛夫妇受到了迫害;“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你还有钱吗?”可见作者经济的窘迫;一对以笔墨为重的夫妻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可见他们的身心俱疲;再联系她的女婿在那个时代死于非命,可见她实际上是不幸的。而不是教学参考书上说的那样:“老王是物质生活的‘不幸者’,我是精神生活的‘不幸者’。只不过就生存条件而言,我是‘幸运者’。”那么,我们要追问,不幸的杨绛为什么还说自己是“幸运的人”呢?巧抓“一根筋”,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作者的善良和人道主义精神,更让学生挖掘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观,深入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不但加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加深了教学深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文章关键句中找“一根筋”
从文章的关键句中找“一根筋”,需要教师吃透文本,透析作者行文之奥妙,对文本各个部分之联系明了于胸,在解构文本之后于心灵中重建文本,然后抽丝剥茧般找到这根筋,带动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如在执教《夏》时,就可以抓住“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个关键句,让它成为串起课堂的那根筋。为什么说“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而且“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个问题直接关乎文本的思想内容,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整篇文章完全可以用这个问题来统领。学生围绕这根筋自主合作、探究就能分析出:“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既包括了“夏”的地域性特点(北方的夏季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也包括了深层次的隐喻义,即对劳动者创造者的赞美,他们美好的品德和创造的精神就像黄金一样闪光。而“紧张、热烈、急促”既指自然界中各种生命的生长状态,也指农民在夏季到来时的忙绿劳作。显然,抓住了“一根筋”,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就找到了一条解读文本的捷径。
再者,在教学《河中石兽》一课时,笔者紧扣关键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与”巧做文章。引导学生讨论,“天下之事”在文中具体指哪件事?围绕找石兽这件事,主要出现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样找石兽的?如果是你,你会去哪里找石兽?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认知体验,拉近了学生的距离,学生很快就能进入文言文的情境,主体参与投入热情大增,紧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石兽最终是在哪儿找到的?它为什么能逆流而上?学生根据文本边说边画,通过画出的石兽逆流而上的示意图,就明确了为什么庙僧和讲学家都错了,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课堂最后,在回到关键句上做文章。原来“可据理臆断与”是“不可据理臆断”!那么文章为何说“天下之事”而不说“寻兽之事”?作者通过这件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脱口而出。
三.从文章流露的情感中找“一根筋”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透过它可以窥视文章全部的内在气息,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抓住文章的灵魂,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感悟、想象,学生的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就能水乳交融,这是学生走进作者心灵的一条捷径。
比如,教学词五首时,就可将《望江南》和《武陵春》放在一起教。《望江南》写的是“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女子相思之愁,而《武陵春》抒发的是词人“欲语泪先流”的国破家亡之愁。同样是愁,笔者抓住了“一根筋”,带动这两个文本的解读。这根筋是:这两首词中的女子哪个更愁,为什么?在这根筋的引领下,用若干个小问题启思、发悟、引探,从而把词的欣赏阅读推向更高深的层次。再者,在教学《狼》时,笔者抓住了郭沫若先生评价蒲松龄文章的一句话:“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用这句话做“筋”,串起课堂。写鬼写妖侧重是故事层面,而刺贪刺虐侧重于故事的主题层面,那么我们先来分析故事,分析故事是如何写狼和屠户的?经过分析讨论,文章的前四段,用狼和屠户两条线索,将故事写得一波三折。同时,100多字的篇幅,便将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作者用词言简意赅,微言大义,不得不说,作者写故事的能力实在是“高”。那么如何体现对联中的“入木三分”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明确通过文章,我们看到蒲松龄高人一等的写作技巧,但我们更应该从故事中体会作者入木三分的讽刺与鞭挞。在蒲松龄的笔下,狼其实是贪官污吏的代表,他们凶狠狡诈,欺压百姓,而文中杀狼的过程实际上正寄寓着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教师紧紧抓住“一根筋”来组织教学,学生则始终围绕它阅读文本,思考交流,争论辨析。这样的教学,教学目标明确集中,教学内容简约,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文章的表层含义,又领悟到了它的内在韵味,这是一种高屋建瓴、更有品味的教学。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教师是课堂对话的首席,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否有效,学生思想是否有深度、表达是否有高度,往往取决于教师能否抓住课堂的“这根筋”。课堂教学中的“一根筋”是驱动教学进程、促进课堂对话、提高学习效率的载体,也是展开思维活动、涵育人文素养、提高语文水平的载体。它是一堂好课的精要所在,是整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抓住“一根筋”来进行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以简驭繁的有效方法,也是引导学生总揽全文、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准确领会文章主旨的一条捷径。
陈春芬,教师,现居浙江宁波。
巧抓“一根筋”教课文,可以制繁从简,制杂从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从文章关键词中找“一根筋”
关键词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是文眼,透过文眼这个窗口,可以鸟瞰文章“全景”;它是线索,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它是主题内容的高度浓缩,是其他词语所不能替代的。比如《口技》中的“善”、《春望》中“望”、《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狂”、《愚公移山》中的“平险”、《行路难》中的“难”、《伟大的悲剧》中的“伟大”等,都是绝无仅有且独具实质意义的关键词。文本是由许许多多的词语构成的,但是只有那些关键词才是进入文本的金钥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从文章关键词中抓“一根筋”,以点突破,逐步延伸,以点带面,进而理解全文。
如在教学《老王》一课时,可以抓住“愧怍”这个关键词,让它成为串起课堂的“一根筋”。笔者从“愧怍”一词切入,引导学生讨论:愧怍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觉得愧怍?使学生明确文章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这样一个主题:一个社会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究文本的欲望,接下去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为什么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而作者认为老王不幸的理由又是什么?等。通过一步步引导、品读,学生可以认识到老王是一个真纯善良、人格高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他虽然贱为一个三轮车夫,但他却活成了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灵魂高大的人。与此同时,学生也明白了作者一家并不“幸运”:“文化大革命开始,默村不知怎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表明杨绛夫妇受到了迫害;“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你还有钱吗?”可见作者经济的窘迫;一对以笔墨为重的夫妻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可见他们的身心俱疲;再联系她的女婿在那个时代死于非命,可见她实际上是不幸的。而不是教学参考书上说的那样:“老王是物质生活的‘不幸者’,我是精神生活的‘不幸者’。只不过就生存条件而言,我是‘幸运者’。”那么,我们要追问,不幸的杨绛为什么还说自己是“幸运的人”呢?巧抓“一根筋”,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作者的善良和人道主义精神,更让学生挖掘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观,深入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不但加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加深了教学深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文章关键句中找“一根筋”
从文章的关键句中找“一根筋”,需要教师吃透文本,透析作者行文之奥妙,对文本各个部分之联系明了于胸,在解构文本之后于心灵中重建文本,然后抽丝剥茧般找到这根筋,带动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如在执教《夏》时,就可以抓住“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个关键句,让它成为串起课堂的那根筋。为什么说“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而且“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个问题直接关乎文本的思想内容,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整篇文章完全可以用这个问题来统领。学生围绕这根筋自主合作、探究就能分析出:“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既包括了“夏”的地域性特点(北方的夏季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也包括了深层次的隐喻义,即对劳动者创造者的赞美,他们美好的品德和创造的精神就像黄金一样闪光。而“紧张、热烈、急促”既指自然界中各种生命的生长状态,也指农民在夏季到来时的忙绿劳作。显然,抓住了“一根筋”,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就找到了一条解读文本的捷径。
再者,在教学《河中石兽》一课时,笔者紧扣关键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与”巧做文章。引导学生讨论,“天下之事”在文中具体指哪件事?围绕找石兽这件事,主要出现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样找石兽的?如果是你,你会去哪里找石兽?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认知体验,拉近了学生的距离,学生很快就能进入文言文的情境,主体参与投入热情大增,紧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石兽最终是在哪儿找到的?它为什么能逆流而上?学生根据文本边说边画,通过画出的石兽逆流而上的示意图,就明确了为什么庙僧和讲学家都错了,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课堂最后,在回到关键句上做文章。原来“可据理臆断与”是“不可据理臆断”!那么文章为何说“天下之事”而不说“寻兽之事”?作者通过这件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脱口而出。
三.从文章流露的情感中找“一根筋”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透过它可以窥视文章全部的内在气息,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抓住文章的灵魂,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感悟、想象,学生的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就能水乳交融,这是学生走进作者心灵的一条捷径。
比如,教学词五首时,就可将《望江南》和《武陵春》放在一起教。《望江南》写的是“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女子相思之愁,而《武陵春》抒发的是词人“欲语泪先流”的国破家亡之愁。同样是愁,笔者抓住了“一根筋”,带动这两个文本的解读。这根筋是:这两首词中的女子哪个更愁,为什么?在这根筋的引领下,用若干个小问题启思、发悟、引探,从而把词的欣赏阅读推向更高深的层次。再者,在教学《狼》时,笔者抓住了郭沫若先生评价蒲松龄文章的一句话:“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用这句话做“筋”,串起课堂。写鬼写妖侧重是故事层面,而刺贪刺虐侧重于故事的主题层面,那么我们先来分析故事,分析故事是如何写狼和屠户的?经过分析讨论,文章的前四段,用狼和屠户两条线索,将故事写得一波三折。同时,100多字的篇幅,便将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作者用词言简意赅,微言大义,不得不说,作者写故事的能力实在是“高”。那么如何体现对联中的“入木三分”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明确通过文章,我们看到蒲松龄高人一等的写作技巧,但我们更应该从故事中体会作者入木三分的讽刺与鞭挞。在蒲松龄的笔下,狼其实是贪官污吏的代表,他们凶狠狡诈,欺压百姓,而文中杀狼的过程实际上正寄寓着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教师紧紧抓住“一根筋”来组织教学,学生则始终围绕它阅读文本,思考交流,争论辨析。这样的教学,教学目标明确集中,教学内容简约,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文章的表层含义,又领悟到了它的内在韵味,这是一种高屋建瓴、更有品味的教学。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教师是课堂对话的首席,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否有效,学生思想是否有深度、表达是否有高度,往往取决于教师能否抓住课堂的“这根筋”。课堂教学中的“一根筋”是驱动教学进程、促进课堂对话、提高学习效率的载体,也是展开思维活动、涵育人文素养、提高语文水平的载体。它是一堂好课的精要所在,是整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抓住“一根筋”来进行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以简驭繁的有效方法,也是引导学生总揽全文、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准确领会文章主旨的一条捷径。
陈春芬,教师,现居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