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的探讨与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mlove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一种善于表达和激发思想情感的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给人以直击心灵的力量。在音乐欣赏课中,应使学生陶醉于音乐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被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所吸引,以此产生情感共鸣。本文对如何上好职校音乐欣赏课作简要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促使其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职业 学校 音乐 欣赏
  
  音乐鉴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充分体验和领悟音乐的审美活动。音乐欣赏可以满足欣赏者心理上的快感,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向预定的创作目的,启发欣赏者的智慧,丰富其精神生活,使其产生思想感情共鸣,提高其精神境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达到精神愉悦。结合自身实际,笔者对职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音乐欣赏课提出了新的思考。
  一、关于职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单一
  职校音乐教学只是注重音乐本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联系较少,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职校的最终教学目的,更不能完全表达音乐的思想情感。表面形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对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作品造成了影响。
  2.缺乏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门具有情感的艺术,对音乐的欣赏就是对音乐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由于对音乐的认识不够深刻,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体验,无法触动学生的情弦,不能激起学生心中层层涟漪,一味地为教学而教学,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
  3.题材与体裁联系不紧密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音乐作品的内容范围广泛,是音乐创作的源泉。由于多民族文化形成音乐品种的多样性,对音乐多元化的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真挚的感情。但在职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效地将题材与体裁联系,依题材不注重体裁,导致学生的才能得不到发挥。
  4.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不够
  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新时期培育综合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管什么学科都应将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重点来培养。尤其对于音乐学科来说,音乐具有特殊的作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有一定的作用。而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更深层次地挖掘音乐的内涵,只是强调要注意的重点,该如何注意音符、音色、音调的变化。这一停留在表面形式的音乐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关于音乐欣赏课的新思考
  1.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地融入一些与音乐主题相关的文学知识,对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本质有很大的帮助。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可融入红袖添香里花丁的关于乡愁的诗歌,“我又经过那片荷塘,数杆老柄灰叶苍茫,我又想起儿时院门,旧燕不见巢落墙断”,让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大屏幕展示出诗中的情景,“眉间恍惚倦了怨,南路北道一样孤清,风中失散又一个背影,群星开始模糊地哼唱”。这样使音乐与文学相融合,置情于景,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注重音乐情感体验
  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是音乐的艺术,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自始至终是一种同形同构现象。音乐欣赏的过程是欣赏者体验音乐内涵的过程,也是与音乐情感相互交融、产生共鸣的过程。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通过学生的“想”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活学生的情感活动,培育学生丰富的情感。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方式有很多:情绪式想象,情景式想象,类比式联想等。
  其中情景式想象包括:时间、地点、情节等。《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配合“敦煌杯华音国际网络古筝大赛”中的古筝与交响乐演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要求学生进行情景表演,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音乐形式中体验其中的复杂凄美情感,深刻领会故事中“继续爱在明天,就算流泪也在所不惜,有多少四季能浪费在思念和犹豫,后来此恨綿绵无尽期”的爱情宣言,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
  3.题材与体裁有效结合
  题材与体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题材指的是作品的内容范畴,而体裁指的是音乐的品种。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中,积累了作品的存在形式。一些体裁因为其起源或是习惯,专用于特定的题材,而在音乐中有所不同的是,“题材”只适用于有文学内容的作品和标题音乐,对于无标题的“纯音乐”来说,“题材”和“内容”一样难以用语言描述。
  如中国民歌欣赏课——陕北民歌《三十里铺》。这是根据陕西省绥德县三十里铺村的一件真人真事编成的,篇幅较长的叙事民歌,曲调属信天游的一种。故事讲的是一对男女相恋,由于其他原因而分开时难舍难分的情节,整个曲调舒展、开阔,速度悠缓,加上恰到好处的切分节奏的运用和调性的变化。故事真实的反映,题材与体裁的有效结合,优美动听的旋律,深切真挚的感情,突出了旋律的抒情性,集中抒发了年轻恋人的离别之情。
  4.通过即兴创编和表演培养学生的
  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即兴创编和表演。在音乐鉴赏中,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可以采用节奏、律动、线条、色彩、绘画等方式,以创造实践的目的进行自填歌词、创编故事、自勾画面、自编律动,达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即兴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创造精神,有利于学生灵活自如、自由地表达情感,以及学生敏捷思维的发展、快速反应的能力。音乐训练赋予学生积极想象与创造的方式,提高创造能力,发展创造思维。所以创造性教学的新举措是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即兴创作与表演能力。如在《影视音乐》的鉴赏中,通过激烈、和谐温馨、幽默滑稽、热烈欢腾的场面,让学生努力用音乐来烘托情绪,塑造形象,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每个场景会因学生的想象、联想和个性化认知的不同,对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受不同而产生多种结果,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创造发展。
  音乐欣赏是职校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与文学的有效结合,注重音乐情感体验,题材与体裁的结合,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扩大音乐视野,体现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并用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音乐素养,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东琦.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主要性.舞蹈,2006年第7期.
  [2]杨岚.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问题研究.艺术教育,2006年第7期.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获取知识、明确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能否形成数学学习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的中心是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基本点是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和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在此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做好“导演”的角色,即怎样“导”学生来学习数学,怎样“演”来吸引学生学数学。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而且要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处理好探究与接受关系、知识与发展关系、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主宰者与引导者的关系、知识与生活关系、民主与秩序的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合作与价值的关系、媒体与时效的关系、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处理好关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强势推进,教师能注意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爱学习,学生能自主探索,学得主动,教学能做到立足课堂,超越课堂,让课堂呈现出一道亮丽
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么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么课,掌握这门课。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里提出,与大家共同分享。  1、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
【摘要】在学校,与同龄的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承受着更为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的调适需要贫困学生自己与学校、社会两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贫困生 心理压力 调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但进程并不平衡。全国现在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这就使得部分来自这类地区或家庭的学生,家庭经济压力增大,生活贫困,学业难以维系,成为了贫困学生。  为了确保贫困生们安心学习,党、政府和各学
教师以“舌耕为业”,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工具。教学语言金声玉震,口耳相传,是连接教与学的主要媒介。无论时代怎样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怎样先进,教学手段怎样现代化,只要是教学就离不开教学语言,教学绝对不能没有教学语言。教学语言的形象就是教师的形象。以下根据我语文教学经历,针对教学语言谈谈自己的意见:  一、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不同于一般的口语,它除了一般口语所拥有的交际功能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其课堂教学必须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信息技术 项目教学 教学模式    为适应时代发展,各中等技工学校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它完全取代了以往的计算机课,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课是怎样一门课?它同以往开设的计算机课有什么不同?技工技术学校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行和深入之下,高中地理教改工作同样面临着以“发展与创新”为主题的重大挑战。通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教学质效的提升和学生地理文化素养的形成,首先教师必须全面树立新课程标准理念,并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去不断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在重视理论和实践并重过程中,更要注重稳妥适度的个性创新与总结,以推动地理教改的良性运行,为谋求学科工作发展进一步挖潜增效。  【关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无论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还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都有着主要作用。  我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利用教材的创造性因素,运用参与式教学注重学生动手、动脑引发讨论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培养了创新能力。  一、转变观念,大胆尝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了教师一言堂,学
网络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角色观,从传统教育的教师角色观有效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化,应着重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由塑造者向知己者转变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有意无意地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往往以塑造者的形象站在学生面前,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朋友、知己来对待。而网络教育则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改变师生关系,绝对与学生平等相处,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尊重每一位学生,充分信
【摘要】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恐怕都有一种感受,即作文难教,其操作性较语文知识的教学弱得多。至于初执教鞭 的教师,有的简直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我的切身体会是:作文教学是一件费时长、投入多、很难见到大面积丰收的艰苦工作。正如有些老师总结的那样,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长期处于“ 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的“四不”状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自信心,才能让学生逐步突破作文这个语文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