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把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我国教育部明确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即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符合个人成长需求的必备品格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其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包括三个主要部分:文化基礎、自主发展及社会参与。本文将从这三大方面对英语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力求在教学中做到融合渗透知识和技能,兼顾情感态度教育与价值观培育。
一、文化基础的核心素养培育
早在1972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便提出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强调语言既要合乎语法,又要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情境中具备得体性和实践性。笔者通过检索剑桥期刊全文数据库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发现近期有美国语言学者Kostadinova V就对英语运用的看法以及其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统计,见下图:
图1对字面词义不同用法的使用频率的跨时间分布
Figure1Distribution of the different uses of literally across time
上图中,basic为对基本词义的运用,dual为对双重词义的运用,nonliteral为对非字面意思的词义运用,从其使用频率(frequency)在过去两个世纪的变迁可看出,对基本词义的运用(basic)呈现萎缩的趋势,而对双重词义的运用(dual)占据了主要地位,Kostadinova V提出:对语言字面意义的运用方式揭示了语言语义的潜在发展。这一结论表明,最终可能影响语言语义变化的不是通过使用制度化指南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规范,而是更广泛的社会语言学过程,即语言使用者日常语言实践和经验的核心(This,I believe,potentially indicates the development of possibly covert prestige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literally.This conclusion suggests that what ultimately may influence processes of language change is not top-down prescriptive attitudes institutionalized through usage guides,but wider sociolinguistic processes that are at the core of speakers’ everyday linguistic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可见对英语的学习,不能脱离语言的实践性。转换到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中看,主要表现为尊重学生主体性,即保障英语学科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文化背景,符合其思维发展特性,尤其是能激发其求知欲增加其参与感。有鉴于此,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综合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过滤筛选,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注重文化渗透,作为外语学科,必然会带来文化差异性,需尽量消除学生的文化障碍,吸收语言学习之余的文化资源;体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知识传授要接地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得以运用语言参与生活,产生共鸣。例如,情态动词的学习向来是高中及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对情态动词分辨运用往往是微妙的,只有代入各种社会情境,让学生有所体会,方能真正使其掌握知识点并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教师有的放矢地创设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点。笔者在讲解could和would的情态动词时,曾节选引用在美国屡获大奖的热播喜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里面的片段。在该剧生活化的情景中,角色Penny向Sheldon请求帮助,Sheldon是位科学家,对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十分较真,仅仅因为Penny两次提问中把“could you”改成了“would you”,一字之差,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情节十分幽默,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却又在欢笑中身历其境,切身体会不同的情态动词带来的语感差别。这样,既避免了灌输式的知识生硬植入,又让同学们印象深刻活学活用,真正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其后,笔者将此优秀课件扩展与深化,制作成微课范例,并在2018年广州市英语语法教学微课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奖。而通过微课的形式宣传,亦更利于优秀教学经验的传播与广泛应用,让更多的学生受惠。
二、自主发展的思维品质培养
我国教育部指出核心素养的性质特征还体现在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在思维的逻辑性及思辨性方面得以发展与提升,在学习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如此方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发展,获得持续终身的学习能力。分析哲学派曾提出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即是发现假设(hunting assumption)、检验假设(checking assumption)、多角度看问题(seeing things from different viewpoints)及做出明智行动(taking informed action)的过程。
批判性思维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体现。批判性思维在英语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属于隐性内容,未必能在成绩中直接体现,却能让学生受益终身,因此在确定英语学科的学习目标时就应以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思辨能力为导向。教师应尝试避免以往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模式,从教案设计到课堂讲解,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对于学习目标的设置应该分层次多维度,激发学生自我思考,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教师往往容易在专业发展中出现思维固化的现象,在课堂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能动性,这点笔者认为有必要纠正。高中和中职阶段的英语教育不全然为高考服务,更多的是为了他日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因此英语教师更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权利,努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以适应个人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课堂传道受业解惑上,教师应改变习惯,避免一味进行对词汇、语法、句型等知识的生硬输出,而应该逐步向学生提出“信息筛选性”“细节理解类”等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对作者出发点、文章主旨及语篇逻辑等关键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善用提问,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提问,还应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发表观点,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在提问的基础上使学生对两种或以上的平行性观点进行辩论,使其形成多元化的英语思维习惯。同时,任务型教学应贯穿课堂始终,设计多样化的串联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兴趣,让其在课堂活动中学会沟通协调,接受不同观点的碰撞,自主找寻问题的答案,并通过演讲的模式展示任务成果,使个人能力得以锻炼。此外,英语教师还可筛选归纳语篇中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知识点,对其体现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加以总结提炼,甚至结合日常生活的知识点加以延伸,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辩证性的价值观。这些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方式,学生的思辨能力体现了英语学科教学的深度,只有教师自身重视,转变教学观念革新课堂模式,方能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落实在日常教学中。 例如,在学期伊始时,笔者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演讲作为开学第一课,此篇演讲正是当年奥巴马在任时为美国中学生开学所作的演讲。他一开始便分享自己童年时家境贫穷母亲交不起学费而在家中辅导他的经历,说自己当时也很不喜欢那么早就起来读书,生活化的语言很快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接着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人们总是强调政府、学校、教师等对教育的责任,那么你们对自己教育的责任又是什么(What is the responsibility each of you has for your education to yourself)? 这个句子词汇简单,同学们都听懂了,马上引发了他们的思考,他们这个年纪还少有被人提到责任,于是笔者引导同学们进行了讨论。紧接着,奥巴马的演讲指出,学生的责任是要找到自己擅长的事物,并且把其发展为技能,因为学生不仅肩负着自己的未来更肩负着国家的未来(The future of country depends on you)。藉此,笔者再提问,若个人放弃学业对社会意味着什么,家庭困难、个人条件等这些能否作为放弃学习的理由?希望从反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结合接下来的演讲内容,找到了答案:对于学业不应该有任何借口,放弃学业实则也是放弃了自己的家国(There should be no excuse.If you quit on school,you’re not just quitting on yourself,you are quitting on your country)。然后在讲到学习中会遇到的困难处,奥巴马引用了迈克尔·乔丹的例子,著名球星乔丹曾经被高中篮球队拒绝入队,后来乔丹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涯,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我成功(I have failed over and over again in my life,and that’s why I succeed)。这时,笔者故意问:这句名言是不是指,如果英语再挂几次科,离成功便不远了?学生立刻哄堂大笑,便各抒己见来“说服”笔者。但是仅仅得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结论,还不足以启发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辨能力。于是笔者建议把讨论的内容更具体化,引导学生用一句英语道出关键所在:别让失败来定义你,而让失败来教会你(Don’t let failure define you,let failure teach you)。最后笔者聯系英语学科知识,鼓励学生日后把这个句子运用到英语写作当中,言简意赅又可为文章增色不少,至此同学们对这次头脑风暴的印象便更为深刻。
三、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提高其实践能力,使新一代青少年成长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人,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教育为社会实践服务,这是国外先进的中高等教育一直探讨的问题。2015年第29届国际项目管理协会世界大会(IPMA)上,有美国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探究,他们指出:许多行业,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技术人才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或即将出现的巨大的差距……美国工业的未来及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能力取决于其员工的能力和技能,而教育将在其中发挥极其关键的作用……如果教育工作者无法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制造商将越来越多将大学或职业学院视为无关紧要之处(Many industries,countries,and regions are recognizing a dramatic extant or upcoming gap between the demand for and availability of skilled talent…the future of American industry and its ability to compete in a global market is contingent on the competence and skill of its workforce,educators will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ts success or failure…If educators are unable to meet industry’s talent demands,manufacturers will increasingly view colleges as irrelevant.)。可见中高等教育、人才输送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而有学者提出教师应进行深度教学,对学生的教育不可仅仅停留在知识符号学习的层面,而应借助活动情景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内在价值,通过学科学习带动学生实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价值。笔者认为,要培育学生实践创新的思维品格与能力,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的点与线扁平化模式,而应该构造立体化的三维教学模型,不一味追求教学内容的难度,而重在通过知识内涵的广度、深度及内在联系的纵横交织互通互融,使教学体现其丰富性及可持续性。立体化教学模式相较于普通教学,具备三个特点:首先,立体化教学注重技能与实践能力,思辨方法与过程,协调合作与情感态度构建等多维度来订立教学的目标。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立体化教学强调揭示各种知识体系的关联性,体现英语学科知识、应用思维与现实意义的融合。再次,在教学方式方面着重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把英语学科知识迁移至个人生活及现实实践当中。因此,实施纵横立体的教学活动是开展立体化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各种英语学科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的英语语言能力,并开发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多层次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团队合作、沟通互助、实践创新的能力。在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应尽可能地再现各种语篇所呈现的主题语境,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实践语言技能,进行多维度的英语学习活动,在小组及团队合作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及健康的社会价值观,深入理解英语语篇的主题意义,并尝试在新的语境中把创意层层推进,达到立体化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教材选修6Unit 5 The Power of Nature时,结合单元关于火山爆发和熔浆的主题,笔者引入了迪士尼皮克斯公司的优秀歌曲作品《Lava》(熔浆,也译为火山恋曲),该短片以3D动画加歌曲的形式,讲述了夏威夷的两座火山相爱千年的故事。片长仅6分多钟,语速不快,把故事娓娓道来,诉说着自然万物相亲相爱的基本道理,词汇量与该单元完美契合,是语言知识深化与延伸,歌词简单易懂,仅仅用“You are here with me and I’m here with you”和“You’ll grow old with me and I’ll grow old with you”便对爱进行了纯粹而真挚的描述,容易引发学生的深思与共鸣,更让学生了解到爱是陪伴的重要道理。而歌曲中的点睛金句“I lava you”,更是朗朗上口。Lava是本單元的新单词,本意指熔浆,多作名词用,可是该歌曲却把这个词用作动词,把它解作热恋,通过火山的熔浆来刻画爱的热度。本来“I love you”是无人不知的句子,可是该作品却创新性地使用了“I lava you”不仅使人耳目一新,还给人形象深刻的体会。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学生切身体会到对词汇的活学活用、不墨守成规、创新实践的魅力,他们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亦牢牢记住创新的重要性。此外,笔者的学生学习的是美术专业,当中许多人都以成为设计师为梦想,这首歌的创作团队便是世界最为知名的动画设计公司之一,笔者借此机会让同学们对该歌曲MV画面设计的细腻和动感,对故事叙述形式的新颖性,栩栩如生的情感展示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让同学们联系实际,对理想的追求有了更真实具体的方向。
当然,教学推进到这步依然未够,因为同学们还是缺乏自主实践的机会。有鉴于此,笔者结合学校的文艺汇演,向学生提议排练一场《Lava》的英语歌舞剧,把这个故事搬上舞台。过程中笔者做得更多是启发与引导,而把主导权给予了学生,而同学们在团队合作的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了超乎预料的想象力、创造性和协作力。他们结合本身的美术专业特长,按照原型利用铁丝网、纸皮、固化的纸巾、画笔颜料制作了两座惟妙惟肖的火山,利用吹风和灯光效果,通过人手舞动,把蓝色的布匹演绎成海浪,把红色的布匹变成火焰,再设计制造了若干海洋生物的面具配合尤克里里的乐器弹奏把原故事中的夏威夷背景文化渲染出来。有30多人参加了这次排演,其中不乏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男生,都能绘声绘色地把这首长达6分钟的英文歌演唱完整,当晚的表演声色俱佳,效果惊艳,让人眼前一亮,大受好评并一举获得了全校节目的第二名。同学们通过自身的合作、设计、实践与创新,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备受鼓舞深受启发,从此提高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团队合作与创新实践的力量。
综上所述,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是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要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则需实现教师的教学意识及教育模式的转型。“授人以材,不如授人以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更改以往与语境剥离的、碎片化符号化的知识点讲授方式,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策略和多维度的学习方式,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及批判性的思维模式;教师应拟定立体化的教学目标,融合课程内容及语篇内涵的深入探究,形成知识联系实际的教学体系,开展从传授知识、实践应用到知识点的整合与创新等逐步递进的立体化的语言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深度而具体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适合人生及社会发展的跨文化思维品格及英语运用能力,并把核心素养的培育看作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一、文化基础的核心素养培育
早在1972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便提出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强调语言既要合乎语法,又要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情境中具备得体性和实践性。笔者通过检索剑桥期刊全文数据库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发现近期有美国语言学者Kostadinova V就对英语运用的看法以及其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统计,见下图:
图1对字面词义不同用法的使用频率的跨时间分布
Figure1Distribution of the different uses of literally across time
上图中,basic为对基本词义的运用,dual为对双重词义的运用,nonliteral为对非字面意思的词义运用,从其使用频率(frequency)在过去两个世纪的变迁可看出,对基本词义的运用(basic)呈现萎缩的趋势,而对双重词义的运用(dual)占据了主要地位,Kostadinova V提出:对语言字面意义的运用方式揭示了语言语义的潜在发展。这一结论表明,最终可能影响语言语义变化的不是通过使用制度化指南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规范,而是更广泛的社会语言学过程,即语言使用者日常语言实践和经验的核心(This,I believe,potentially indicates the development of possibly covert prestige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literally.This conclusion suggests that what ultimately may influence processes of language change is not top-down prescriptive attitudes institutionalized through usage guides,but wider sociolinguistic processes that are at the core of speakers’ everyday linguistic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可见对英语的学习,不能脱离语言的实践性。转换到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中看,主要表现为尊重学生主体性,即保障英语学科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文化背景,符合其思维发展特性,尤其是能激发其求知欲增加其参与感。有鉴于此,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综合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过滤筛选,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注重文化渗透,作为外语学科,必然会带来文化差异性,需尽量消除学生的文化障碍,吸收语言学习之余的文化资源;体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知识传授要接地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得以运用语言参与生活,产生共鸣。例如,情态动词的学习向来是高中及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对情态动词分辨运用往往是微妙的,只有代入各种社会情境,让学生有所体会,方能真正使其掌握知识点并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教师有的放矢地创设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点。笔者在讲解could和would的情态动词时,曾节选引用在美国屡获大奖的热播喜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里面的片段。在该剧生活化的情景中,角色Penny向Sheldon请求帮助,Sheldon是位科学家,对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十分较真,仅仅因为Penny两次提问中把“could you”改成了“would you”,一字之差,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情节十分幽默,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却又在欢笑中身历其境,切身体会不同的情态动词带来的语感差别。这样,既避免了灌输式的知识生硬植入,又让同学们印象深刻活学活用,真正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其后,笔者将此优秀课件扩展与深化,制作成微课范例,并在2018年广州市英语语法教学微课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奖。而通过微课的形式宣传,亦更利于优秀教学经验的传播与广泛应用,让更多的学生受惠。
二、自主发展的思维品质培养
我国教育部指出核心素养的性质特征还体现在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在思维的逻辑性及思辨性方面得以发展与提升,在学习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如此方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发展,获得持续终身的学习能力。分析哲学派曾提出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即是发现假设(hunting assumption)、检验假设(checking assumption)、多角度看问题(seeing things from different viewpoints)及做出明智行动(taking informed action)的过程。
批判性思维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体现。批判性思维在英语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属于隐性内容,未必能在成绩中直接体现,却能让学生受益终身,因此在确定英语学科的学习目标时就应以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思辨能力为导向。教师应尝试避免以往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模式,从教案设计到课堂讲解,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对于学习目标的设置应该分层次多维度,激发学生自我思考,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教师往往容易在专业发展中出现思维固化的现象,在课堂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能动性,这点笔者认为有必要纠正。高中和中职阶段的英语教育不全然为高考服务,更多的是为了他日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因此英语教师更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权利,努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以适应个人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课堂传道受业解惑上,教师应改变习惯,避免一味进行对词汇、语法、句型等知识的生硬输出,而应该逐步向学生提出“信息筛选性”“细节理解类”等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对作者出发点、文章主旨及语篇逻辑等关键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善用提问,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提问,还应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发表观点,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在提问的基础上使学生对两种或以上的平行性观点进行辩论,使其形成多元化的英语思维习惯。同时,任务型教学应贯穿课堂始终,设计多样化的串联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兴趣,让其在课堂活动中学会沟通协调,接受不同观点的碰撞,自主找寻问题的答案,并通过演讲的模式展示任务成果,使个人能力得以锻炼。此外,英语教师还可筛选归纳语篇中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知识点,对其体现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加以总结提炼,甚至结合日常生活的知识点加以延伸,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辩证性的价值观。这些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方式,学生的思辨能力体现了英语学科教学的深度,只有教师自身重视,转变教学观念革新课堂模式,方能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落实在日常教学中。 例如,在学期伊始时,笔者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演讲作为开学第一课,此篇演讲正是当年奥巴马在任时为美国中学生开学所作的演讲。他一开始便分享自己童年时家境贫穷母亲交不起学费而在家中辅导他的经历,说自己当时也很不喜欢那么早就起来读书,生活化的语言很快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接着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人们总是强调政府、学校、教师等对教育的责任,那么你们对自己教育的责任又是什么(What is the responsibility each of you has for your education to yourself)? 这个句子词汇简单,同学们都听懂了,马上引发了他们的思考,他们这个年纪还少有被人提到责任,于是笔者引导同学们进行了讨论。紧接着,奥巴马的演讲指出,学生的责任是要找到自己擅长的事物,并且把其发展为技能,因为学生不仅肩负着自己的未来更肩负着国家的未来(The future of country depends on you)。藉此,笔者再提问,若个人放弃学业对社会意味着什么,家庭困难、个人条件等这些能否作为放弃学习的理由?希望从反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结合接下来的演讲内容,找到了答案:对于学业不应该有任何借口,放弃学业实则也是放弃了自己的家国(There should be no excuse.If you quit on school,you’re not just quitting on yourself,you are quitting on your country)。然后在讲到学习中会遇到的困难处,奥巴马引用了迈克尔·乔丹的例子,著名球星乔丹曾经被高中篮球队拒绝入队,后来乔丹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涯,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我成功(I have failed over and over again in my life,and that’s why I succeed)。这时,笔者故意问:这句名言是不是指,如果英语再挂几次科,离成功便不远了?学生立刻哄堂大笑,便各抒己见来“说服”笔者。但是仅仅得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结论,还不足以启发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辨能力。于是笔者建议把讨论的内容更具体化,引导学生用一句英语道出关键所在:别让失败来定义你,而让失败来教会你(Don’t let failure define you,let failure teach you)。最后笔者聯系英语学科知识,鼓励学生日后把这个句子运用到英语写作当中,言简意赅又可为文章增色不少,至此同学们对这次头脑风暴的印象便更为深刻。
三、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提高其实践能力,使新一代青少年成长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人,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教育为社会实践服务,这是国外先进的中高等教育一直探讨的问题。2015年第29届国际项目管理协会世界大会(IPMA)上,有美国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探究,他们指出:许多行业,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技术人才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或即将出现的巨大的差距……美国工业的未来及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能力取决于其员工的能力和技能,而教育将在其中发挥极其关键的作用……如果教育工作者无法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制造商将越来越多将大学或职业学院视为无关紧要之处(Many industries,countries,and regions are recognizing a dramatic extant or upcoming gap between the demand for and availability of skilled talent…the future of American industry and its ability to compete in a global market is contingent on the competence and skill of its workforce,educators will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ts success or failure…If educators are unable to meet industry’s talent demands,manufacturers will increasingly view colleges as irrelevant.)。可见中高等教育、人才输送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而有学者提出教师应进行深度教学,对学生的教育不可仅仅停留在知识符号学习的层面,而应借助活动情景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内在价值,通过学科学习带动学生实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价值。笔者认为,要培育学生实践创新的思维品格与能力,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的点与线扁平化模式,而应该构造立体化的三维教学模型,不一味追求教学内容的难度,而重在通过知识内涵的广度、深度及内在联系的纵横交织互通互融,使教学体现其丰富性及可持续性。立体化教学模式相较于普通教学,具备三个特点:首先,立体化教学注重技能与实践能力,思辨方法与过程,协调合作与情感态度构建等多维度来订立教学的目标。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立体化教学强调揭示各种知识体系的关联性,体现英语学科知识、应用思维与现实意义的融合。再次,在教学方式方面着重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把英语学科知识迁移至个人生活及现实实践当中。因此,实施纵横立体的教学活动是开展立体化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各种英语学科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的英语语言能力,并开发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多层次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团队合作、沟通互助、实践创新的能力。在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应尽可能地再现各种语篇所呈现的主题语境,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实践语言技能,进行多维度的英语学习活动,在小组及团队合作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及健康的社会价值观,深入理解英语语篇的主题意义,并尝试在新的语境中把创意层层推进,达到立体化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教材选修6Unit 5 The Power of Nature时,结合单元关于火山爆发和熔浆的主题,笔者引入了迪士尼皮克斯公司的优秀歌曲作品《Lava》(熔浆,也译为火山恋曲),该短片以3D动画加歌曲的形式,讲述了夏威夷的两座火山相爱千年的故事。片长仅6分多钟,语速不快,把故事娓娓道来,诉说着自然万物相亲相爱的基本道理,词汇量与该单元完美契合,是语言知识深化与延伸,歌词简单易懂,仅仅用“You are here with me and I’m here with you”和“You’ll grow old with me and I’ll grow old with you”便对爱进行了纯粹而真挚的描述,容易引发学生的深思与共鸣,更让学生了解到爱是陪伴的重要道理。而歌曲中的点睛金句“I lava you”,更是朗朗上口。Lava是本單元的新单词,本意指熔浆,多作名词用,可是该歌曲却把这个词用作动词,把它解作热恋,通过火山的熔浆来刻画爱的热度。本来“I love you”是无人不知的句子,可是该作品却创新性地使用了“I lava you”不仅使人耳目一新,还给人形象深刻的体会。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学生切身体会到对词汇的活学活用、不墨守成规、创新实践的魅力,他们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亦牢牢记住创新的重要性。此外,笔者的学生学习的是美术专业,当中许多人都以成为设计师为梦想,这首歌的创作团队便是世界最为知名的动画设计公司之一,笔者借此机会让同学们对该歌曲MV画面设计的细腻和动感,对故事叙述形式的新颖性,栩栩如生的情感展示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让同学们联系实际,对理想的追求有了更真实具体的方向。
当然,教学推进到这步依然未够,因为同学们还是缺乏自主实践的机会。有鉴于此,笔者结合学校的文艺汇演,向学生提议排练一场《Lava》的英语歌舞剧,把这个故事搬上舞台。过程中笔者做得更多是启发与引导,而把主导权给予了学生,而同学们在团队合作的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了超乎预料的想象力、创造性和协作力。他们结合本身的美术专业特长,按照原型利用铁丝网、纸皮、固化的纸巾、画笔颜料制作了两座惟妙惟肖的火山,利用吹风和灯光效果,通过人手舞动,把蓝色的布匹演绎成海浪,把红色的布匹变成火焰,再设计制造了若干海洋生物的面具配合尤克里里的乐器弹奏把原故事中的夏威夷背景文化渲染出来。有30多人参加了这次排演,其中不乏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男生,都能绘声绘色地把这首长达6分钟的英文歌演唱完整,当晚的表演声色俱佳,效果惊艳,让人眼前一亮,大受好评并一举获得了全校节目的第二名。同学们通过自身的合作、设计、实践与创新,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备受鼓舞深受启发,从此提高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团队合作与创新实践的力量。
综上所述,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是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要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则需实现教师的教学意识及教育模式的转型。“授人以材,不如授人以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更改以往与语境剥离的、碎片化符号化的知识点讲授方式,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策略和多维度的学习方式,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及批判性的思维模式;教师应拟定立体化的教学目标,融合课程内容及语篇内涵的深入探究,形成知识联系实际的教学体系,开展从传授知识、实践应用到知识点的整合与创新等逐步递进的立体化的语言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深度而具体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适合人生及社会发展的跨文化思维品格及英语运用能力,并把核心素养的培育看作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