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盐类的水解继学习了平衡理论,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本质后,讨论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变化,体现了学科知识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运用。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巩固之前内容,对于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能够理解盐类的水解的原理,实质及规律。
过程与方法: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探讨不同盐类的酸碱性;归纳总结,能将信息有效的分类和提炼;类比分析,将盐类的水解的知识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体会表象与内在的联系,体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喜悦感。
教学中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
难点:盐类的水解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基本具备本节内容所需的理论基础,但是知识储备,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有合作探究的必要。
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有分类和归纳的基础。
心理层面:学生对实验探究有一定的熟悉,本节中实验与理论、理论与生活的联系,能让学生有积极的参与心态。
三、教学设计
分发学案,回顾旧知:
课前分发学案,要求学生完成旧知回顾部分,为本节课所需基础知识进行回顾。
实验设疑,引入新课:
展示一幅火灾图片,问大家“火灾来了怎么办?”学生可能会回答,打119,用灭火器,提水灭火,组织大家正确的逃离等等。继续问“泡沫灭火器大家知道是怎么工作的么?我现在模拟一次灭火器灭火的过程。”展示教具,同时说明其中一种液体NaHCO3,实验演示灭火过程。然后问大家猜想另一种液体可以用什么,同学可能会说盐酸、硫酸等,进而告诉大家是一种盐Al2(SO4)3,引起学生的疑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刚才大家的猜测比较;大家可以猜想Al2(SO4)3有什么性质”,学生不难猜测它呈酸性。转而让学生利用桌面上的Al2(SO4)3和PH试纸实验验证问题,Al2(SO4)3确实呈现出酸性。产生疑惑,它不是盐么,为什么是酸性的呢?进而提出问题:盐溶液会呈现出怎样的酸碱性呢?
★实验探究盐溶液酸碱性
分组组织学生实验测定盐溶液的PH(包括NaCl、 Na2CO3、NH4Cl、CH3COONa、Na2SO4、(NH4)2 SO4、),完成学案第一部分,每组请低层面的一名学生来诉说自己本组内的实验情况,汇报它的实验结果。让低层面的学生叙述自己实验的情况,能够增强自信心,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在学案的这一部分中,除了要求测定几种盐的PH之外,要求分析组成盐的酸碱的酸碱性强弱,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组成盐的酸碱的酸碱性强弱,将盐分为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学生汇报分析结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以口诀的形式让学生掌握规律:谁强显谁性;都强呈中性。
分析盐类的水解的实质:
在得到上诉结论之后,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我们已经知道了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规律,那么大家是否想知道其本质原因呢?我们先以CH3COONa溶液为例讨论以下问题。
(1)溶液呈现酸碱性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2)CH3COONa溶液中有哪些离子?
(3)溶液中的H+和OH-来源于哪里?
(4)纯水中C(H+)与C(OH-)的大小是什么关系? 加入CH3COONa后它们的大小又是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分析: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部分电离出H+和OH-、CH3COONa完全电离出Na+和CH3COO-,一方面,由于CH3COOH是弱酸,所以CH3COO-与H+能结合成CH3COOH,我们把像CH3COO-这样的弱酸阴离子或者弱碱阳叫做弱离子; CH3COOH也能部分电离出CH3COO-与H+,由于CH3COO-与H+的结合使得溶液中的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将得到促进,C(OH-)将增大,大于了H+浓度,所以溶液呈现出碱性,另一方面,C(OH-)的增加,又会和CH3COOH反应,因此抑制了CH3COO-与H+的结合,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让一高层次的学生上台板演CH3COONa的水解方程式,教师充分肯定后,让大家来找这个方程式代表的含义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通过问题的形式适当引导,CH3COONa能与H2O完全反应成CH3COOH和NaOH么?反过来看是什么?通过分析,让学生充分注意水解反应通常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由于酸碱中和一般彻底,那么水解反应就很微弱,强调(不论学生是否写对)上诉水解方程式要用可逆符号表示。然后将水解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完成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分析NH4Cl溶液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的原因,请一个中层面的学生汇报,教师展示。通过模仿体验过程,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通过分析以上两个实例得出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教师归纳总结,上诉两个例子中都是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得到促进,使C(OH-)≠C(H+),导致溶液呈现酸碱性。对盐类的水解下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的弱酸根或者弱碱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进而得出实质: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总结盐类水解的规律,教师总结以口诀记忆: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升华
(1)家里人做馒头或者面条时,放的碱是什么?它不是碱为什么叫纯碱?
(2)判断KI,FeBr3,NaClO溶液的酸碱性;
(3)书写Al3+、HCO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4)农业有句谚语:灰混粪,粪混灰,灰粪相混损肥分。为什么会“损肥分”?(提示:灰指草木灰“K2CO3”,粪指含有铵根的氮肥,比如NH4Cl)
在以上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活动起到调控的作用,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给予适合的引导;学生的汇报和课堂的练习起到反馈的作用,教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和评价。
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让学生对应教学目标,审视自己是否完成。
四、教学预评估
我预计,在此次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完成各个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它可能在教学中出现的情况:
教学的开始, 采用实验自主探究的方式,课堂可能会较为活跃,此时要及时的调控,避免学生脱离目标。
在分析盐的酸碱性与其所对应的酸碱的强弱之间的关系时,由于只分析强酸强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对于弱酸弱碱盐情况又是如何呢?此处若有学生提问,对学生先予以鼓励,再提示同学们可以下来先查阅资料,然后设计实验测定,结合我们今天所学知识给予解释。使学生自主学习,锻炼思维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盐类的水解继学习了平衡理论,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本质后,讨论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变化,体现了学科知识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运用。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巩固之前内容,对于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能够理解盐类的水解的原理,实质及规律。
过程与方法: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探讨不同盐类的酸碱性;归纳总结,能将信息有效的分类和提炼;类比分析,将盐类的水解的知识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体会表象与内在的联系,体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喜悦感。
教学中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
难点:盐类的水解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基本具备本节内容所需的理论基础,但是知识储备,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有合作探究的必要。
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有分类和归纳的基础。
心理层面:学生对实验探究有一定的熟悉,本节中实验与理论、理论与生活的联系,能让学生有积极的参与心态。
三、教学设计
分发学案,回顾旧知:
课前分发学案,要求学生完成旧知回顾部分,为本节课所需基础知识进行回顾。
实验设疑,引入新课:
展示一幅火灾图片,问大家“火灾来了怎么办?”学生可能会回答,打119,用灭火器,提水灭火,组织大家正确的逃离等等。继续问“泡沫灭火器大家知道是怎么工作的么?我现在模拟一次灭火器灭火的过程。”展示教具,同时说明其中一种液体NaHCO3,实验演示灭火过程。然后问大家猜想另一种液体可以用什么,同学可能会说盐酸、硫酸等,进而告诉大家是一种盐Al2(SO4)3,引起学生的疑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刚才大家的猜测比较;大家可以猜想Al2(SO4)3有什么性质”,学生不难猜测它呈酸性。转而让学生利用桌面上的Al2(SO4)3和PH试纸实验验证问题,Al2(SO4)3确实呈现出酸性。产生疑惑,它不是盐么,为什么是酸性的呢?进而提出问题:盐溶液会呈现出怎样的酸碱性呢?
★实验探究盐溶液酸碱性
分组组织学生实验测定盐溶液的PH(包括NaCl、 Na2CO3、NH4Cl、CH3COONa、Na2SO4、(NH4)2 SO4、),完成学案第一部分,每组请低层面的一名学生来诉说自己本组内的实验情况,汇报它的实验结果。让低层面的学生叙述自己实验的情况,能够增强自信心,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在学案的这一部分中,除了要求测定几种盐的PH之外,要求分析组成盐的酸碱的酸碱性强弱,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组成盐的酸碱的酸碱性强弱,将盐分为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学生汇报分析结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以口诀的形式让学生掌握规律:谁强显谁性;都强呈中性。
分析盐类的水解的实质:
在得到上诉结论之后,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我们已经知道了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规律,那么大家是否想知道其本质原因呢?我们先以CH3COONa溶液为例讨论以下问题。
(1)溶液呈现酸碱性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2)CH3COONa溶液中有哪些离子?
(3)溶液中的H+和OH-来源于哪里?
(4)纯水中C(H+)与C(OH-)的大小是什么关系? 加入CH3COONa后它们的大小又是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分析: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部分电离出H+和OH-、CH3COONa完全电离出Na+和CH3COO-,一方面,由于CH3COOH是弱酸,所以CH3COO-与H+能结合成CH3COOH,我们把像CH3COO-这样的弱酸阴离子或者弱碱阳叫做弱离子; CH3COOH也能部分电离出CH3COO-与H+,由于CH3COO-与H+的结合使得溶液中的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将得到促进,C(OH-)将增大,大于了H+浓度,所以溶液呈现出碱性,另一方面,C(OH-)的增加,又会和CH3COOH反应,因此抑制了CH3COO-与H+的结合,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让一高层次的学生上台板演CH3COONa的水解方程式,教师充分肯定后,让大家来找这个方程式代表的含义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通过问题的形式适当引导,CH3COONa能与H2O完全反应成CH3COOH和NaOH么?反过来看是什么?通过分析,让学生充分注意水解反应通常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由于酸碱中和一般彻底,那么水解反应就很微弱,强调(不论学生是否写对)上诉水解方程式要用可逆符号表示。然后将水解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完成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分析NH4Cl溶液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的原因,请一个中层面的学生汇报,教师展示。通过模仿体验过程,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通过分析以上两个实例得出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教师归纳总结,上诉两个例子中都是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得到促进,使C(OH-)≠C(H+),导致溶液呈现酸碱性。对盐类的水解下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的弱酸根或者弱碱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进而得出实质: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总结盐类水解的规律,教师总结以口诀记忆: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升华
(1)家里人做馒头或者面条时,放的碱是什么?它不是碱为什么叫纯碱?
(2)判断KI,FeBr3,NaClO溶液的酸碱性;
(3)书写Al3+、HCO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4)农业有句谚语:灰混粪,粪混灰,灰粪相混损肥分。为什么会“损肥分”?(提示:灰指草木灰“K2CO3”,粪指含有铵根的氮肥,比如NH4Cl)
在以上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活动起到调控的作用,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给予适合的引导;学生的汇报和课堂的练习起到反馈的作用,教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和评价。
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让学生对应教学目标,审视自己是否完成。
四、教学预评估
我预计,在此次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完成各个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它可能在教学中出现的情况:
教学的开始, 采用实验自主探究的方式,课堂可能会较为活跃,此时要及时的调控,避免学生脱离目标。
在分析盐的酸碱性与其所对应的酸碱的强弱之间的关系时,由于只分析强酸强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对于弱酸弱碱盐情况又是如何呢?此处若有学生提问,对学生先予以鼓励,再提示同学们可以下来先查阅资料,然后设计实验测定,结合我们今天所学知识给予解释。使学生自主学习,锻炼思维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