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工作中,常听见学生说生物难学,生物成绩差。究其根源,主要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努力和钻研不够,学习生物和听课不得法,等等。听课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预习、复习、作业和应考都是围绕听课这一环节展开的,所以提高四十五分钟生物课的学习效率是优化学习效果的关键。我结合多年教学实际,谈谈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希望能给广大师生以有益启示。
一、听课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
观察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活动,有一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课前无准备,一无知识上的准备,没有预习习惯;二无物质上的准备,连教材、资料等都没有提前摆好;三无思想上的准备,思维的兴奋点没有转向课堂学习。
2.课上不专心,一心二用,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没有互动,甚至背道而驰;机械记录,被动接受,教师写什么就抄什么,思维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听评书型,上生物课没有动手的习惯。只有彻底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和方法,才能具备改进学习方法的前提保证。
二、提高生物课学习效率的方法
从生物的学科特点和生物规律出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应把握以下几点。
1.预习后再听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课前预习是上好生物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提条件,在教师围绕“四精”开展教研教学活动的要求下,预习显现出了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学生课前应根据教师安排的预习提纲和问题,认真预习。预习的重点对象是教材,做到预习后思考及课后练习,做到预习有笔记,带着疑问听课。
2.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同步
在生物课中,学习活动是围绕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的,学习方法体现在教法的设计中,而教法的实施又促进了学法的转变。因此,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调动自己的一切积极因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自己的学习活动与整个班级教学活动保持同步,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局外人和旁观者,从而达到师生互动、和谐共鸣的效果。
3.学会听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十万个为什么?”“问题是学习生物的心脏”。解决问题是生物学习的首要任务,通过解题巩固和检查了所学知识,一定程度上说,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生物能力高低的标准。学会生物解题,提高解题能力一般都要经历从简单模仿到反复练习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长期过程。从解题能力形成发展过程分析,在新课、作业和测试讲评课中,学生应主动与教师配合,积极参与解题思路探索,积极完成课堂练习。学生要注意理解教师对例题中已知条件与设问间内在必然联系的分析,重视教师对解题思路和步骤的归纳,重视在讲解典型例题中对各种解题模式的归纳,就相当于延长了思考时间,也就等于提高了学习效率,重视养成解题的自觉领悟和自觉分析习惯,不搞“题海战术”,从而形成解题先易后难、“先死后活”。在解题学习活动中应区分例题的“分析过程”和“解题过程”的不同,既要学习怎样解题,更要理解教师为什么这样解题。不但要学习教师对例题解法的分析,而且要领悟教师对概念、定律的理解,实际应用过程中知识发生、发展、形成中所蕴含的生物思想方法。
4.主动暴露自己的思维活动,提升思维品质
“教学是思维的体操”。生物教学的本质就是生物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可见思维能力培养应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三种思维活动:生物学家的思维活动(体现在教材中)、生物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创造,在生物活动中揭示和暴露生物家的思维活动使生物学家的思维活动复苏,然后指导、调节、控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实现师生思维活动的同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学习中起到主体作用,而教师则具有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生物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多角度、多层次的启发、诱导、提问下主动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主动暴露自己的思维活动,这样教师才能通过对信息的反馈把握住思维方向的调控,培养收敛思维能力。同时应敢于猜想和善于质疑,遇到与自己的不同见解,可举手提问,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增强自己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5.重视小结,优化认知结构
按照教学环节,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教师都会对整节课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通过小结使整节课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全面深刻。此时,同学们可不能因快下课而放松,反而应认真听讲,逐步养成独立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6.笔记少而精
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生物课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听教师的讲解,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积极动手训练上。而笔记只要提纲挈领地记下补充的结论和例题及主要步骤,课下再详细补充完善。这样做才能既保证听课质量,又再一次思考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其结果必然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要想取得好的生物成绩,应该重视课前预习,还应加强课外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经常归纳总结,特别是进行一定量的课外解题训练及自觉领悟和自觉分析,思维方法的培养锻炼。当然任何科学有效的方法,也只有持之以恒地实践才能取得突出效果。
一、听课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
观察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活动,有一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课前无准备,一无知识上的准备,没有预习习惯;二无物质上的准备,连教材、资料等都没有提前摆好;三无思想上的准备,思维的兴奋点没有转向课堂学习。
2.课上不专心,一心二用,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没有互动,甚至背道而驰;机械记录,被动接受,教师写什么就抄什么,思维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听评书型,上生物课没有动手的习惯。只有彻底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和方法,才能具备改进学习方法的前提保证。
二、提高生物课学习效率的方法
从生物的学科特点和生物规律出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应把握以下几点。
1.预习后再听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课前预习是上好生物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提条件,在教师围绕“四精”开展教研教学活动的要求下,预习显现出了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学生课前应根据教师安排的预习提纲和问题,认真预习。预习的重点对象是教材,做到预习后思考及课后练习,做到预习有笔记,带着疑问听课。
2.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同步
在生物课中,学习活动是围绕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的,学习方法体现在教法的设计中,而教法的实施又促进了学法的转变。因此,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调动自己的一切积极因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自己的学习活动与整个班级教学活动保持同步,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局外人和旁观者,从而达到师生互动、和谐共鸣的效果。
3.学会听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十万个为什么?”“问题是学习生物的心脏”。解决问题是生物学习的首要任务,通过解题巩固和检查了所学知识,一定程度上说,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生物能力高低的标准。学会生物解题,提高解题能力一般都要经历从简单模仿到反复练习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长期过程。从解题能力形成发展过程分析,在新课、作业和测试讲评课中,学生应主动与教师配合,积极参与解题思路探索,积极完成课堂练习。学生要注意理解教师对例题中已知条件与设问间内在必然联系的分析,重视教师对解题思路和步骤的归纳,重视在讲解典型例题中对各种解题模式的归纳,就相当于延长了思考时间,也就等于提高了学习效率,重视养成解题的自觉领悟和自觉分析习惯,不搞“题海战术”,从而形成解题先易后难、“先死后活”。在解题学习活动中应区分例题的“分析过程”和“解题过程”的不同,既要学习怎样解题,更要理解教师为什么这样解题。不但要学习教师对例题解法的分析,而且要领悟教师对概念、定律的理解,实际应用过程中知识发生、发展、形成中所蕴含的生物思想方法。
4.主动暴露自己的思维活动,提升思维品质
“教学是思维的体操”。生物教学的本质就是生物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可见思维能力培养应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三种思维活动:生物学家的思维活动(体现在教材中)、生物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创造,在生物活动中揭示和暴露生物家的思维活动使生物学家的思维活动复苏,然后指导、调节、控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实现师生思维活动的同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学习中起到主体作用,而教师则具有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生物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多角度、多层次的启发、诱导、提问下主动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主动暴露自己的思维活动,这样教师才能通过对信息的反馈把握住思维方向的调控,培养收敛思维能力。同时应敢于猜想和善于质疑,遇到与自己的不同见解,可举手提问,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增强自己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5.重视小结,优化认知结构
按照教学环节,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教师都会对整节课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通过小结使整节课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全面深刻。此时,同学们可不能因快下课而放松,反而应认真听讲,逐步养成独立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6.笔记少而精
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生物课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听教师的讲解,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积极动手训练上。而笔记只要提纲挈领地记下补充的结论和例题及主要步骤,课下再详细补充完善。这样做才能既保证听课质量,又再一次思考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其结果必然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要想取得好的生物成绩,应该重视课前预习,还应加强课外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经常归纳总结,特别是进行一定量的课外解题训练及自觉领悟和自觉分析,思维方法的培养锻炼。当然任何科学有效的方法,也只有持之以恒地实践才能取得突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