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推广,我国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要求教师利用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策略
初中阶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情感价值与认知观念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教育资源,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开展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全面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影响学生的思想认知与情感价值观念,陶冶情操,使学生能正确认知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古文,引导感受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古文,引导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古文体现着古人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背景,方便我们直观地了解古代社会,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虽有嘉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积累文言词语”“感知文章内容”“品味文化意蕴”。然后要利用文章中的词句,比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等等,带领班级学生一边朗读古文,感受古文韵味,一边理解古文,感受文中表达的“要自我勉励,不断提高”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能利用这一文章勉励自己,激发学生的自我进步、自我审视与自我约束意识,促使学生感受古代文人在面临学习与进步时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开展古诗词教学,培养良好精神品质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形成传统文化素养、提高精神品质的教学内容。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利用古诗词教学,结合古诗词的创作背景、社会环境、作者生平、作者创作情感等,从多个角度切入进行古诗词教学,促使学生能更全面地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情感与文化内涵,感受作者在创作时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志向。
在《木兰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创作背景,比如“这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等,通过这种较为直观的表达吸引学生的关注,并且提出“为何要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深思,促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然后,要带领学生逐句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木兰”的热血情怀,使学生感受到当时背景下作者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及对和平的向往。通过这一诗歌教学,对学生传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女子有责”的思想,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国家的精神品质,形成民族自豪感。
三、发掘文章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白话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主要部分,教师可以利用白话文,发掘其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开展课堂渗透教育。
在《苏州园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了解苏州园林的总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等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关于“苏州园林”的小视频,并且结合课文段落,逐步给学生讲解苏州园林的发展历程、园林特色、文章中景观等内容,梳理文章中描写苏州园林的顺序,感受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在感受苏州园林画意美的过程中,学生能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认同感与崇敬感,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国家自豪感。
四、整合教材单元主题,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渗透教育
要想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结合教材知识点结构,优化整合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形成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开展主题课堂教学。
以第八册语文教材为例,其中的第五单元教学内容包含了《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等文章,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集中在一堂课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思维,对学生的思维造成冲击,促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的智慧,帮助学生积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渗透传统文化,展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将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作为文化渗透教育介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古文开展古诗词教学,发掘课文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化整合教材单元主题,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 梁维林《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2期。
[2] 张录寿《初中语文教學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学周刊》2020年第1期。
[3] 马鹏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9期。
[4] 李举旗《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9期。
[5] 曹阳《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探析》,《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34期。
(奚玲燕,1975年生,女,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策略
初中阶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情感价值与认知观念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教育资源,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开展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全面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影响学生的思想认知与情感价值观念,陶冶情操,使学生能正确认知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古文,引导感受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古文,引导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古文体现着古人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背景,方便我们直观地了解古代社会,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虽有嘉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积累文言词语”“感知文章内容”“品味文化意蕴”。然后要利用文章中的词句,比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等等,带领班级学生一边朗读古文,感受古文韵味,一边理解古文,感受文中表达的“要自我勉励,不断提高”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能利用这一文章勉励自己,激发学生的自我进步、自我审视与自我约束意识,促使学生感受古代文人在面临学习与进步时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开展古诗词教学,培养良好精神品质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形成传统文化素养、提高精神品质的教学内容。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利用古诗词教学,结合古诗词的创作背景、社会环境、作者生平、作者创作情感等,从多个角度切入进行古诗词教学,促使学生能更全面地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情感与文化内涵,感受作者在创作时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志向。
在《木兰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创作背景,比如“这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等,通过这种较为直观的表达吸引学生的关注,并且提出“为何要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深思,促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然后,要带领学生逐句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木兰”的热血情怀,使学生感受到当时背景下作者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及对和平的向往。通过这一诗歌教学,对学生传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女子有责”的思想,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国家的精神品质,形成民族自豪感。
三、发掘文章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白话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主要部分,教师可以利用白话文,发掘其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开展课堂渗透教育。
在《苏州园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了解苏州园林的总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等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关于“苏州园林”的小视频,并且结合课文段落,逐步给学生讲解苏州园林的发展历程、园林特色、文章中景观等内容,梳理文章中描写苏州园林的顺序,感受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在感受苏州园林画意美的过程中,学生能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认同感与崇敬感,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国家自豪感。
四、整合教材单元主题,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渗透教育
要想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结合教材知识点结构,优化整合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形成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开展主题课堂教学。
以第八册语文教材为例,其中的第五单元教学内容包含了《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等文章,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集中在一堂课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思维,对学生的思维造成冲击,促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的智慧,帮助学生积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渗透传统文化,展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将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作为文化渗透教育介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古文开展古诗词教学,发掘课文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化整合教材单元主题,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 梁维林《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2期。
[2] 张录寿《初中语文教學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学周刊》2020年第1期。
[3] 马鹏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9期。
[4] 李举旗《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9期。
[5] 曹阳《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探析》,《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34期。
(奚玲燕,1975年生,女,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